抗日:民國大醫生 第68章 尋求支援
陳知文表示,自己培養出來的這些醫生原本可以分給海軍一部分,但是要是這邊不同意,那麼這些培養出來的軍醫就隻好都給陸軍了。
大保內久一一想到有這麼寶貴的人纔要被陸軍帶走,內心的抗陸之魂就開始燃燒。
隻要是對陸軍有好處的都應該製止。
要知道日本的海軍還有陸軍真的是最奇葩的一對兄弟。
兩邊最大的精力不是用在戰鬥上,而是用在內耗上。
兩邊都秉持一個道理,絕對不能讓對麵的好過,所以都做出了一些奇葩的事情。
海軍有了海軍陸戰隊,陸軍居然有了自己的艦隊。
更關鍵的是,為了表現出自己與對麵的仇恨,兩邊將自己的零部件都設定成不通用的。
海軍的螺絲是往右的,陸軍的螺絲是往左的。
這樣的後果就是大量的資源被無情地浪費掉。
在得知如果自己拒絕幫助之後,陳知文將帶著學員投向陸軍,大保內久一就決定自己一定要幫助他們,絕對不是因為他不想讓陸軍得逞。
陳知文很快就搞定了這邊的關係,之後他就給自己在東京帝國大學最親愛的老師中島由一夫,發了封電報。
陳知文在電報中講述了自己的想法,他想成立一個由中日還有美國這三個國家的醫生組成的醫生協會,專門救助在戰爭中受傷的平民,他希望中島由一夫能夠幫自己宣傳一下,讓更多優秀的醫學生加入進來。
陳知文將給這些參與的醫生專門的指導,而且這些醫生還能得到戰場救護這樣非常珍貴的醫學知識。
中島由一夫在自己的學生中宣傳了一下,大家都非常踴躍。
這是陳知文之前被天蝗接見的功勞,因為那次接見,他現在在東京的醫生群體中非常有影響力。
當大家知道陳知文將要在上海成立這樣一個協會,在協會裡進行針對戰地醫療的培訓之後,許多人都給陳知文遞交了報名錶。
其中還有許多大一大二的醫學生。
軍方已經在日本國內號召年輕人積極參軍,整個東京都是一種狂熱的氛圍。
東京帝國大學裡的學生們也是這樣的,雖然很多人才大一大二,但是都想著要去參軍。
中島由一夫堅決製止那些激進學生想要退學參軍的行動,因為在他看來,這些學生現在半懂不懂的,比那些獸醫的危害還要大。
但是當得知陳知文將要舉行這樣一個培訓班的時候,中島由一夫認為可以放自己的學生去這個培訓班裡學習一下。
於是陳知文的培訓班很快就滿員了。
陳知文這邊是來者不拒的,但是奈何自己的條件有限,隻能接收五十個左右的學員。
這些學員以為來到陳知文的培訓班之後就可以很快學習到先進的醫學知識,然後他們帶著這些醫學知識去參軍成為軍醫。
但是他們不知道的是,陳知文對於這些學員有更全麵的打算。
首先就是帶著他們去戰場上給平民治病。
所有的戰爭場麵都會對戰爭的殘酷進行渲染,但是他們很少將處於戰火中的百姓的情況給展現出來。
當戰爭開始之後,這些平民基本上是沒有機會躲過戰火的。
在那些山區還能跑到山上,但是在廣大的平原上,這些平民的歸宿就隻有等死。
要是在平時,受傷之後還有土郎中還有藥,但是在這個特殊的時刻,任何有一點經驗的土郎中都被拉到部隊裡,任何一點有價值的藥材都會被部隊收繳。
陳知文不能帶著這些日本鬼子給中國的士兵看病,但是可以帶著他們給百姓看病。
不過這個還沒有結束,因為他還需要得到美國那邊的幫助。
陳知文首先就是向美國醫學會尋求幫助。
現在的西方社會確實還是有點國際主義精神的,美國醫學會在知道陳知文想要成立一個專門組織為在戰爭中被波及的平民提供醫療救助還有人道主義救援之後,沒有太多猶豫就答應下來。
但是美國醫學會隻是一個民間組織,雖然在醫學領域很有影響力,但是他們要參與中國這邊的事情還需要經過政府層麵的同意。
在戰爭過程中出現其他國家的勢力是一件非常敏感的事情,在美國看來,自己是獨立的第三方,完全沒有必要牽扯進這些事情裡。
陳知文對此很是頭疼。
要是沒有美國政府的支援,他想要成立的這個協會就上不了牌麵,也就沒有多少影響力。
陳知文想著這個協會最大的作用就是作秀。
自己帶著中日美三國的醫生去援助中國的平民,要是遇到什麼事情,背後有沒有政府幫忙是完全兩個概念。
他先是去找美國駐上海的總領事約瑟夫先生,這位領事是個中國通,但是並不代表他想深入瞭解中國。
在得知陳知文的來意之後,他沒有太多猶豫就直接拒絕了陳知文。
“陳先生,您是一位善良的醫生,但是請讓我對你說一聲抱歉,我們無法答應在官方層麵上幫助你成立這個協會,我們也不會給予你任何的幫助。”
約瑟夫很有禮貌,他知道陳知文是一個醫術高明的醫生,但是對美國人來說,這些都不算什麼。
陳知文在這裡碰了一鼻子灰,但是他不氣餒。
如果沒有美國方麵的幫助,這個協會還是可以成立,隻不過影響力會削弱很多,而且要是出了事之後,人家也不會給多少麵子。
但是他還是很失落,因為他原本可以拯救更多的生命。
南希知道陳知文被拒絕之後,幫他想到另一個方法,那就是尋求美國教會的幫助。
從近代以來,這些西方的教會都派人進入中國希望通過不同的方式來傳播主的福音。
但是在基督教信仰進入中國的過程中,這些教會還是做了一些事情。
其中就有建立教會學校。
陳知文現在任教的文華大學就是由幾個國家的教會組織一起成立的。
陳知文雖然在美國領事館那裡遭受拒絕,但是他從教會這裡作為切入點,說不定會有所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