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民國大醫生 第716章 危機接近,建醫學院
其實日本方麵是有途徑獲取石油的,隻要和美國宣戰,位於東南亞的那些半島本就是石油資源非常豐富的地方,可以給日本提供石油。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這些石油想要去運輸可不是什麼容易的事情。
隻有通過海上運輸的方式,因為沒有大型的遊輪,運輸的效率不高,關鍵是損耗很多。
況且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弊端,取得這塊地方將會徹底的得罪美國人。
美國人可不是那樣好惹的。
其實日本在東北地區是有發現石油的。
阜新油田,雖然石油的儲量不多,而且品質一般,可就是這樣的小油田都讓日本方麵是非常的興奮。
投入了大量的資金進行生產,硬生生的將石油產量提高到五萬噸一年的級彆。
這個數字聽起來好像不小,可是如果去和石油的使用量進行比較就會發現,縱然是全力開采石油,這儲備量也不過是杯水車薪。
日本方麵一年的石油需求量在八百萬噸這樣,就憑借這個小油田是萬萬不可能的。
他們猜測既然能有一個這樣的小油田,那肯定會有更多的油田,於是加大了在勘探上的投入,希望能發現更多的油田。
就算是小油田也可以,隻要能有更多的石油就好了。
可是這一頓找,就是找不到,也曾經找到安達那裡,結果這探井打到接近一千米了都沒有找到石油,無奈之下也是隻能放棄。
當然了誰也不知道再往下兩百米的深度就能找到石油,或許這也算是命運吧。
不過這裡麵的原因很多,首先是技術的問題。
探井深度是有限的,技術也是有限的,目前的技術能探測到八百米左右,極限情況下才能到一千米,與其說是命運決定的,不如說是技術的限製。
不過終究是錯過了發展的時機。
如果日軍找到了油田,會是什麼場景?
首先就是持久作戰將會成為主流思想,一億玉碎不再是空話,甚至能成為現實。
關鍵是在不缺少石油之後,海軍方麵將會有更強的作戰能力。
不過這一切都因為沒有找到石油而無法實現。
陳知文在美國的生活也是越發的好起來。
他明白要去當一個學科的開創者遠比隻是一個頂尖技術的掌握者要好很多,所以積極的去發展腦科醫學。
同時意識到光是這樣似乎並不能很好的將自己的技術給推廣出去。
因為學生們都是來自紐約大學醫學院這樣的院校,和自己並沒有什麼聯係。
所以他也是萌生出一種想法,自己能不能去成立一家學校?這樣一來將會讓自己的思想更加容易的傳播出去。
有了想法,陳知文也是說乾就乾,首先是要得到官方層麵的支援。
他希望將大學設定在紐約這座大城市裡。
原因其實也很簡單,大學隻有在大城市裡才能得到更多的資源。
在紐約的學校,不管是什麼型別,在紐約這樣的大城市中總是能得到最及時的資源。
實習和工作都不用發愁,因為紐約這個地方就會直接承包一切。
在學校發展個幾年之後,在這個城市就能積累一眾的校友資源,到時候聯合起來將會發揮更大的作用。
這種情況不光是在紐約或者是在美國,在全世界都是通用的。
為什麼國內一線城市的大學分數都很高,因為所謂近水樓台先得月,在大城市上大學,畢業前去實習,不用去租房,工作就在學校附近。
到時候自然能得到留任的機會,這種機會是那些偏遠地區的好大學根本就得不到的。
而自己建立的這所學校將會是自己在未來發展途中的重要助力。
關鍵是現在還處於經濟發展的低穀期,在建設成本上還處於低穀,依舊有很多工人找不到像樣的工作,隻要自己有這樣的需求,相比以後,將會直接節約大量的成本。
陳知文和南希講述了自己的想法,南希對此非常的支援,同時還提出了自己的條件。
「我希望你能考慮一下女生的需求,現在的眾多醫學院雖然招收女生,但是在很多程度上我們依舊是受到歧視的,不管我們有多麼的努力,很多機會都不會落在我們手上,但是這個世界一半是女人,如果你能開拓,我想會取得很大的成功。」
南希想到了自己在醫學院上學時的一些不友好經曆,上課時即使自己的回答再優秀,教授也不會去讚揚她,因為他們不相信南希會成為一個醫生——婦產科的醫生不算什麼真正的醫生。
就算南希的理論成績當時在全專業都是數一數二的,可是偏見是無處不在。
在陳知文的幫助下,南希算是打破了施加在自己身上的命運,但是並沒有改變她全部的處境。
南希為什麼會去選擇開設婦幼診所,難道是她喜歡去做這些事情嗎?
實際上更多的是彆無選擇。
開醫院就需要有病人,病人不信任自己,又能有什麼辦法?
所以也就隻有婦幼診所還算是自己的出路,發展到現在南希診所也算是全紐約最為權威的婦幼醫院了。
可是南希當然是不滿足的,她希望能有更大的作為,所以同意陳知文成立這樣的大學,同時希望陳知文能給女性一個公平的對待,讓她們也能有機會去成長為其他領域的專家。
陳知文明白,這對自己來說當然是有利的。
很多時候,人們忽視了女性的消費能力,隻需要給予平等的對待就能得到一個廣闊的市場,這是一個非常劃算的事情。
所以陳知文當然是答應了南希的要求,並且還打算去成立一家附屬的護理學院。
現在全美國的護理學院有很多,因為對女性來說能去做的事情不是很多,文秘、老師、護士,這三種應該說就是她們的主要出路。
也正是因為這樣,出現了大大小小的護理學院,隻不過這些護理學院的培養成果隻能說是一般,根本就沒有什麼像樣的成果,培養出來的護士也隻能進行簡單的包紮和輸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