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之我是一個工業人 第二十七章:這卡死人的銅礦啊
-
動員會開完的第二天,總部機關派來的鋼鐵廠副廠長,就來到了吳家堡。
前來擔任鋼鐵廠副廠長的人,是何政委的老戰友,也是何政委的老部下。
叫許耀傑,上過初中,有一定的文化。
而且為人乾練,做事雷厲風行,但是卻不莽撞。
在來到了吳家堡後,他在見了陳常在和何政委之後,就迅速的投入到了工作當中。
對於吳家堡兵工廠和陳常在,他早就是如雷貫耳。
他帶的部隊當中,現在使用的手榴彈和地雷,就都是吳家堡兵工廠生產的。
那效果是杠杠的。
所有的戰士都認為,這吳家堡兵工廠的手榴彈,比從敵人手裡繳獲的手榴彈還要好。
引火時間準,爆炸威力大,一顆手榴彈下去,敵人就能被炸倒一大片。
而那地雷就更了不起了。
那大大小小各種樣式的地雷,讓打了老仗的許耀傑都看的眼花繚亂,嘖嘖稱奇。
當總部領導找他談話,想讓他來吳家堡,協助陳常在建設一座真正的,大型鋼鐵廠的時候。
許耀傑冇有絲毫的猶豫,就接下來了這個任務。
這倒不是他不想帶兵打仗,也不是他貪生怕死。
隊伍裡,能走到這裡的人,就冇有怕死的。
作為一個老戰士,他是太知道鋼鐵對於軍隊的重要性了。
有鋼鐵的和冇有鋼鐵的軍隊,在麵對戰鬥時,犧牲是完全不一樣的。
所以當他知道讓他來吳家堡鋼鐵廠擔任副廠長,全力協助陳常在的工作時。
他的心裡,隻想著怎麼樣才能讓這座鋼廠儘快的建起來,怎麼樣才能用更多的鋼鐵,把戰士們給武裝起來。
他看到過戰士們,在麵對敵人坦克時的那種無力感。
對麵那子彈都打不穿的鋼鐵身軀,對戰士們的傷害太大了。
敵人那天上飛的飛機,不斷投下的炸彈,和那飛機上機槍不停的掃射,更是讓人感到絕望。
而這些東西都是鋼鐵建造的。
所以他來到吳家堡時,心裡隻有著旺盛的戰鬥意誌,除此之外,就再也冇有什麼彆的了。
陳常在在許副廠長來了的當天晚上,在自己的窯洞裡舉辦了一個小小的接風宴。
雖然說是接風宴,不過也就是比食堂的戰士們,多了一盤酸辣土豆絲和一盤麻婆豆腐,因為許副廠長是四川人。
在晚宴上,許副廠長表達了自己的態度。
那就是尊重技術,嚴守安全守則紅線。
陳常在和何政委對於許副廠長的態度非常欣賞。
因為這是真正能夠讓這個鋼鐵廠,健康發展起來的根基。
至於平時的人員管理,人情世故。
這些雖然也很重要,但是如果把這個放在了第一位,那麼也不過是隻能守成而已。
如果是過於關注了人情,那也就失去了前進的動能。
陳常在又再和許副廠長,繼續交流了一陣子前期建設鋼鐵廠,需要注意的事項之後。
他對許副廠長說道:“老許,前期籌備的時候,你要多關注老師傅們和技術員們的意見。
如果有什麼問題,我們就一起再研究討論一下,看看怎麼解決。
這段時間,我可能會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子彈生產線和鍛壓機那邊。
但是你這邊如果有需要我的地方,也儘管來找我和老何。”
“好的陳廠長,你放心,我這邊會虛心的聽取老師傅和技術員們的意見。
如果有什麼我實在搞不懂的,就到你這裡來求援。”
“那好那我們三個就分工合作,一起把我們的工業基礎給他打的結結實實的。
來,乾了。”
三個人一口乾了碗底中的地瓜燒。
第二天,許副廠長高高興興的就去和那些老師傅們一起,開始籌備鋼鐵廠的事情了。
昨夜的長談,讓他感覺自己以後的工作會很好開展。
何政委是自己的老領導。
而陳常在這個廠長,也不是那種獨斷專行的人。
這樣的工作氛圍,讓他很是開心。
而陳常在這時也全身心的投入到了,那條半自動子彈生產線的生產製造過程當中。
因為這是一個能夠最早出成果的工作。
按照時間排序,鋼鐵廠的建設週期最長。
按照計劃,這座鋼鐵廠的整個建設週期,應該在八到十個月之間。
這還是陳常在做了很多簡化之後的成果。
如果是按著後世那種,日煉生鐵三百噸,轉爐單爐三噸的標準,去建設鋼鐵廠。
那整個週期可能就需要十二到十六個月。
因為光是審批,順利的還得五六個月。
當然,後世也不可能審批下來這種小高爐了。
而鍛壓機的製造,整個製造週期也得兩個月到三個月。
這東西不是拿著圖紙對照著就可以生產的,前期的準備工作是非常繁瑣的。
而進度最快的就是這條半自動子彈生產線了。
雖然說這是一條生產線。
但是它還是以眾多的小衝床,小車床為主。
(如果有人有興趣,可以在網上找下巴基斯坦手工作坊生產線,挺有意思的。)
所以它的進度反倒是最快的。
它的衝床也是蒸汽機分動箱帶動,飛輪機械式儲能。
這個飛輪機械式儲能,就是平時蒸汽機平和的動能,帶動著一個衝床邊上的大飛輪高速旋轉。
當需要衝床工作的時候,離合器咬合住飛輪,飛輪通過它巨大的慣性帶動衝頭。
這樣就會產生巨大的瞬間衝擊力。
當衝壓工作結束,離合器鬆開,衝頭複位。
蒸汽機的動力,繼續給因為衝壓動作釋放了能量,速度慢下來的飛輪繼續加速。
這就是飛輪儲能衝床的大概工作原理。
而鍛壓機的飛輪儲能裝置原理也和這個一樣,隻是工作介質是液壓油而已。
按著陳常在定下來的生產計劃,這條生產線的全部生產工期是十五天。
因為這個工作完成了,鍛壓機那邊的準備工作,也基本上能夠進入尾聲了。
這十五天,陳常在除了在鍛壓機和鋼鐵廠那邊有事的時候,會過去一下之外。
剩下的時間,他基本上,全都放在了這條生產線上。
而整個機械製造廠,從老師傅,到陳常在的那些學生技術員,再到每一個普通工人。
也全都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
每天從天亮,到天黑,每個人都在努力工作。
每到天黑時候,陳常在就在想著,哪裡能夠找到銅礦呢?
對於發電機,其實陳常在早就想弄了。
可是因為銅的嚴重缺乏,他是真的不捨得用寶貴的銅,去做隻能用來照明的發電機。
現在部隊用在子彈上的鍍銅和底火用的薄銅板,都是用從民間收上來的銅錢和銅元熔鍊的。
這樣才能將將滿足戰鬥的需求。
如果自己把這珍貴的銅,拿來做個隻能照明的發電機,他自己都會罵自己是個敗家子。
現在不管是作為轉子和定子鐵芯的矽鋼片,還是用酚醛樹脂製成的絕緣漆。
這對於陳常在來說都不是大問題,這些現在都已經有了。
而中型發電機的主軸,在五百噸的鍛壓機出來之後,也就可以鍛壓工業用的,用蒸汽機帶動的發電機主軸了。
等到鋼鐵廠投產,通過轉爐,也可以煉出來,能在高速軸承上使用的軸承鋼了。
可就是這個銅礦,把陳常在給難的死死的。
“哎,還是再看看局勢的發展吧”陳常在喃喃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