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從1937當德械軍,軍長 第3章 鐵龍疾馳代海路
-
一九三七年一月的廣州,晨霧裹著潮濕的寒意,浸透了北郊六十八軍軍營。天未亮透,通訊兵小李已抱著一份譯電本,踩著濕滑的碎石路衝向軍部指揮室,急促的軍靴聲驚破了黎明的寂靜。他手裡的電文,是汕頭情報站發來的最高等級警報。
指揮室內,陳默正站在巨幅東南沿海地圖前,紅藍鉛筆的筆尖懸在上海吳淞口之上。昨夜與蔡廷鍇敲定的海路協通計劃細節還在腦中盤旋,桌上攤著後勤處送來的“海路物資清單”,五萬發75山炮彈、200萬發792步槍彈、兩萬支為19路軍備下的毛瑟98k,都已在汕頭港碼頭上整裝待“船”。
“軍座!急電!”小李幾乎是撞開門,“日軍向舟山海域增派‘夕立’、‘春雨’、‘村雨’三艘驅逐艦,並有水上偵察機每日在預定航線上巡航!”
陳默倏然轉身,一把接過電文紙,目光銳利地掃過那些潦草卻致命的字句。指尖因用力而微微發白。
“舟山…”他低聲重複,海路被截斷的風險像冰冷的針紮進腦海。曆史上多少物資連通運輸船一道沉入海底的景象瞬間浮現。蔡廷鍇緊握他手說“有彈藥就能守住左翼”的聲音言猶在耳。
“海路絕不能走。”陳默的聲音斬釘截鐵,他猛地抬頭,目光卻並未落在周遭任何人身上,而是彷彿穿透了牆壁,望向更遙遠的北方。“周振華!”
“到!”副官周振華應聲而入。
“立刻給我接粵漢鐵路局廣州辦事處,最高優先級!我要找他們王主任!”
周振華一愣,但立刻抓起手搖電話機,飛快地搖通轉接。幾聲忙音後,電話被接通。
陳默一把拿過聽筒,語氣不容置疑:“王主任?我是國民革命軍的數字和短碼。他猛地摘下耳機,衝向隔壁的密碼分析室。
“科長!截獲到不明短波信號!信號源模糊,但發射規律符合軍事通訊特征,內容加密,無法破譯!發射方位……大致在粵東沿海!”
情報科長臉色一變,拿起電文紙看了一眼,立刻起身:“我立刻向軍座彙報!繼續監聽,加大偵測力度,務必摸清信號源大致區域和發射規律!”
他快步走向指揮部,心中蒙上一層陰影:海路被封鎖,鐵路剛啟動,敵人的無線電波卻已悄然而至。這場奔赴淞滬的遠征,從一開始就註定了不會平坦。
陳默接到報告時,正看著地圖上那條蜿蜒北上的鐵路線。他沉默了幾秒,眼神冰冷。
“告訴情報科,這是日軍特務在試圖定位和報告我們的動向。他們猜到了我們可能走鐵路。命令特種兵大隊趙剛,派偵察中隊精銳,攜帶無線電測向設備,乘摩托車沿鐵路線巡邏,給我把這些藏在暗處的老鼠挖出來!”
“命令全軍,加強無線電管製,非必要不得發射信號。我們要讓敵人變成聾子和瞎子!”
“鐵路,必須暢通!物資,必須按時抵達!”
“絕不能讓鬼子掐斷我們的血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