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從遠征軍開始在東南亞崛起 第5章 訓練計劃
-
訓練計劃
中緬邊境,鬆山。
鬆山屬於橫斷山係高黎貢山山脈,海拔兩千兩百米左右。
怒江從山下翻湧而過,扼守住了進入滇省的咽喉要衝,也是滇緬公路最後一段天然屏障,有個外號叫做東方的直布羅陀。
“這裡以後就是你們軍營了!”
山腳下的一處用木柵欄圍起來的空地之上,李幼盛率領著自己六百團在這裡駐紮了下來。
“軍營?房子呢?”
“這不就是一塊野地嗎?”
“連個遮風擋雨的地方都冇有!”
“靠,還不如禪達的收容所!”
看著眼前的空地,所有士兵都開始在心中抱怨了起來,以前怎麼說也有房子遮風擋雨,現在就一片空地,還冇有帳篷。
不過李幼盛卻冇有管這些抱怨的聲音,而是命令人抬過來一頭豬。
“我答應過你們,每週至少吃一次肉,不過我覺得吃肉這種事情,是給有能力人吃的,每天進行訓練,以連為單位,成績最好的連,有肉吃,
訓練計劃
很快一份份訓練手冊被下發到了各個連長的手中。
“爬樹?”
“挖地道?”
“偽裝?”
“製作陷阱?”
“???”
當這些連長看著李幼盛發給他們的訓練手冊的時候,全部都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甚至有人懷疑這個手冊是錯誤的,畢竟他冇有聽說部隊訓練要訓練這些東西。
“團長,這樣真的行嗎?”
一直跟著李幼盛的少校參謀李鶴清低聲詢問道。
李鶴清李幼盛是同宗,來自一個地方,是李幼盛的親信,絕對可以信任的人,包括李幼盛的警衛連裡的人,大部分都是來自桂省老家附近的親戚朋友。
不是李幼盛搞特殊,而是這個年頭所有人都這麼搞,身邊都有一個小團體,這些人都是同宗同族的人,也是他們最後的底牌,哪怕部隊都打冇了,這些人還在,都能東山再起,也就是所謂的嫡係。
李幼盛是個團長,嫡係是一個連,如果是師長,可能嫡係就是一個團,更高的位置,嫡係更多。
“鶴清,我們都是在桂省出來的,適應了這山林,但是這些士兵來自全國各地,讓他們一頭栽入這山林之中有幾個人能活下來?”
參謀點了點頭,指了指爬樹這個項目,還是有些想不明白,不訓練射擊,站軍姿,挖戰壕這些,居然要士兵會爬樹,爬樹和打仗有什麼關係嗎?
“鶴清,我們團大部分士兵不適應,同樣的小鬼子也不適應,我們武器裝備,人員訓練程度都不如小鬼子,想要打贏小鬼子隻能出其不意!”
整個六百團一共有一千四百四十二人,分為三個營十個連。
其中五百人為新兵,是從原部隊後勤處換來的壯丁,這些壯丁大部分來自雲貴川地區,還有七百一十二人則是來自禪達的收容所,都是老兵油子。
最後一百二十人則是李幼盛的警衛連。
這些人之中,李幼盛的警衛連不參與這一次的比賽,前身李幼盛雖然是一個混蛋,吃空餉,倒賣軍事裝備,但是卻冇有虧待過自己的警衛連,因為李幼盛也很清楚,自己這條命都要靠警衛連來護著。
李幼盛除了製定了訓練計劃之外,還找人製定了一些特殊的裝備。
大約十天之後,第一批定製的裝備被送到了李幼盛的軍營之中。
不是什麼先進的武器裝備,而是一種專門為了方便爬樹特意製造的一種釘鞋。
實際上就是幾根被磨尖的鐵釘加一塊木板,可以將木板綁在鞋底,這樣爬樹的時候,就可以將鐵釘刺入樹乾之中。
除了爬樹變得方便之外,使用這種釘鞋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戰士們爬上樹之後,可以利用武裝帶將自己固定在樹上,甚至可以在樹乾之上瞄準射擊。
這些釘鞋是李幼盛花了不少錢,找了不少人才製造出來,主要是鐵這玩意實在是太珍貴了,現在國土淪陷大半,**控製區域鋼鐵產量還趕不上西漢,鐵成了稀罕玩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