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開局保安團,手握生存係統 第304章 山本旅團收到了重創
-
而鬼子的前線部隊,在麵對金州大軍的衝鋒,全都驚慌逃竄,甚至出現了大潰敗,
“快跑啊,金州軍的士兵太凶殘了,我們不能繼續留在這裡,”
還有一些鬼子士兵,因為開戰的時候,直接磕了覺醒藥劑,就像全身都麻木了,根本不知道後退,還拿著三八大蓋步槍射擊,嘴巴裡都高喊著,
“雞蝗黑卡,板碎,”
“大倭帝國,板碎,”
土人敢死隊的成員,手裡拿著的都是李恩菲爾德步槍,或者是m1加蘭德半自動步槍,
還有一部分使用的是司登衝鋒槍,以及布倫輕機槍,
這些武器可比倭軍的三八大蓋好多了,
哪怕是鬼子的軍工部門,後麵研究的倭式九九步槍,都趕不上大鷹的李恩菲爾德步槍,”
金州的軍工部門,還有二十多條生產線,全是生產李恩菲爾德步槍,和司登衝鋒槍,以及布倫輕機槍,
這些工業武器生產線,都是大鷹的龍蝦兵留下得,
他們逃跑是時候,什麼東西都扔了一地,
就把紅茶和啤酒,還有葡萄酒,這些能吃的東西,全部都帶走了,
和花旗軍撤離阿窮汗差不多,各種坦克和裝甲汽車,扔的偏地都是,
還包括這些工廠,以及那些武器生產線,全都留在原地,隻要通一下電,就可以繼續使用,”
李衛國在得到這些工廠和生產線後,並冇有選擇丟棄,反而讓人全部拉到軍工部門,
能使用的東西,全部都安裝好,準備繼續使用,
不能用的裝備,也不能浪費,全部拿去融化,從新生產成鋼鐵,或者其他裝備的零件,
主打的一個就是節約,第二個就是循環利用,”
金州的軍工部還把一些步槍的生產線,全部改成了龍式突擊步槍的產線,
至於那些衝鋒槍的生產,也是從複的利用,能改造的,已經變成了龍式衝鋒槍的生產線,”
至於布倫輕機槍的生產線,和龍式通用機槍的生產線不一樣,就算有現成的也無法改裝,
所以這些生產線,就被擱置在那裡,或者是就地取材,變成其他裝備的零件,”
而金州的軍工部,也在生產一些改造過的李恩菲爾德步槍,
在火力全開的情況下,每個星期都能製造兩千多支,還有五百支司登衝鋒槍,
以及三百多支布倫輕機槍,”
這些裝備基本上都拿去銷售,要麼是給了龍夏的地方軍,要麼就是給了這些土人敢死隊,
龍夏的那些地方軍,手裡的武器都冇有統一,使用的子彈都是五花八門,還有圓頭的步槍子彈,以及各種型號的步槍,
而改造過的李恩菲爾德步槍,能發射6.27毫米兄弟子彈,還能使用7.62,7.7毫米的子彈,
所以李恩菲爾德步槍,能在一定程度上能緩解他們局麵,
隻要步槍通用了,那些子彈才能射出去,”
而有了金州的大力支援,那些地方軍的火力,基本上都提升了好幾個檔次,
已經具備了大規模作戰的實力,開始有建製的打擊倭軍,
這就是一個非常好的兆頭,隻要這些鬼子能多死一點,
哪怕金州多送出去一些武器,那也是值得,更何況這些物資還是鷹軍留下的,不過老佛爺已經付過款了,”
金州軍對那些龍蝦兵,做什麼出格的事情,
都是非常合理的,他們在心裡也不會有愧疚感,畢竟有杏偵這成關係在這裡,”
而隨著戰爭到了最激烈的部分,第一師的火箭車大隊,已經全部就位,把喀秋莎火箭炮全部都裝填好了,
對著鬼子防禦的陣地,開始了第七輪的打擊,
湫湫湫,湫湫湫,湫湫湫,
天空再次冒出燦爛的煙花,火箭筒飛行的樣子,就像短風琴一樣,還會發出,
嗚嗚嗚,嗚嗚嗚的聲音,
而在陣地防守的倭軍士兵,在經曆幾輪步坦作戰之後,
人數已經下降到了四位數,大概也就五六千名士兵,
這些鬼子聽見空中的響聲,紛紛露出驚恐萬分的表情,
他們剛剛已經吃了六輪火箭彈,每次都能體會核彈零距離觀察員的滋味,
那種萬彈齊發,勃勃生機的畫麵,猶在眼前,如同太陽光芒一樣熾熱,”
轟轟轟,轟轟轟,轟轟轟
轟轟,轟隆,轟轟轟,
地麵開始再次搖晃,火箭炮的彈片四處飛濺,
就連那些躲在地溝裡的倭軍,也被炮火洗地板,炸成了一堆又一堆的屍體,”
還有一些倭軍士兵,屍體的下半身都被炸碎了,正趴在地上瑟瑟發抖,
覺醒藥劑的功效早過去了,他們現在感覺到劇烈的疼痛,全身都像是散架了,連說話都是微弱是語氣,
“救命啊小輝君,我們還一起去過慰安suo,那個土人花姑娘你還記得嗎?是我讓給你的,”
一名斷腿的倭軍士兵,正在拚命向著自己的同伴求救,
那名老鬼子,也被高速落下的炮彈,炸的全身焦黑,隨即咳嗽了一下,吐出一口鮮血:
“小林君,實在是抱歉,我的心臟已經被打透了,可能馬上就要死了,阿裡嘎多,”
還有幾名鬼子軍曹,特彆不敢相信眼前的這一幕,直接呆呆的站在原地,
“楠達喲,”
“八嘎,這究竟是為什麼,我們大倭帝國的士兵,什麼會那麼不堪一擊,這究竟是為什麼,”
還有一些鬼子士兵,看著戰線的場景太嚇人了,直接癱軟的坐在地上,
金州士兵發射的炮彈,已經達到了五百多噸,從淩晨開始發射,到了四點多鐘才停止,
鬼子修建的防線,全都被炮火犁地,後麵又被成噸的火箭炮洗地,到處都是一片焦黑,
很多地方都是倭軍的屍體,和一些殘肢碎臂,
空氣中都是燒焦的味道,聞起來非常刺鼻,
還有一些鬼子新兵,直接開始嘔吐了,身體都趴在地上,
嗷嗷嗷,嗷嗷,
“八嘎呀路,我們受不了,現在就要回家,我們要回家,為什麼要來這裡打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