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空倒爺,老李要欣賞櫻花 第209章 大規模進攻!
-
尤其是炮彈和火箭彈,體積大、數量多,運輸起來也頗為費勁。
到第五批時,開始運來火箭炮和火炮。
還有一個個油桶也跟著送來,裡麵全是高標號燃油。
這段時間裡,李清河也向隆美爾詳細介紹了這批軍火的具體情況:
“一共帶來了200門122毫米和152毫米的榴彈炮,還有122毫米加農炮。”
“這些火炮效能都相當不錯,尤其是那款122毫米加農炮,最大射程能達到……”
“除此之外,還有150門107毫米輕型火箭炮,外加50輛130毫米自行火箭炮。”
“彈藥方麵也備得很足,打幾場中大規模的戰鬥都夠用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火炮已經成了戰場上的關鍵力量。
一場戰役,誰的火炮多、射程遠,誰就更容易占據戰場主動權。
目前北非軍團總共也才三百多門各種火炮,其中多數是輕型火炮。
而對麵的盟軍在獲得了鷹醬的援助後,不僅數量更多,效能也更先進。
李清河這次提供的這批火炮,可以說是雪中送炭。
總數達到兩百門之多,而且口徑最小也有122毫米。
更難得的是還有加農炮這種高射速、遠射程的利器。
此外,那些火箭炮更是來得正是時候。
國內生產的火箭炮大部分都調往了東線戰場,北非這邊分配到的數量非常有限。
這種武器火力猛、消耗大,隻有在關鍵時刻纔會動用。
有了這批火炮和燃油,隆美爾對接下來的戰局充滿了信心。
裝備升級之後,他們不僅防守能力大幅提升,也重新具備了進攻的資本。
不過眼下最大的問題還是人手不足,這麼多火炮根本無法全部操作使用。
這時,李清河開口說道:“雖然你們的戰友作戰能力不咋地,但他們應該有不少技術兵。”
隆美爾一聽,頓時眼前一亮。
這些意大利部隊的確在前線經常拖後腿,但要是讓他們在後方負責後勤和操作火炮,倒是比彆人更靠譜些。
當然,這也隻是杯水車薪,他還得向國內請求增兵才行。
他也清楚東線戰場的緊張局勢,因此打算要一批新兵過來。
這批物資整整運了一天一夜纔算完成。
而這期間也正如李清河所說,冇有一架盟軍戰機前來乾擾。
這讓隆美爾不禁好奇,李清河到底是用了什麼手段做到的?
他竟然在自己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在附近部署了一支空軍部隊。
不過他也冇有深究。
畢竟他們現在是同一條船上的人,利益深度綁定。
彼此之間也不存在什麼背叛的可能。
之所以加紮拉上空看不到盟軍飛機,並不是他們突然變乖了,
而是所有飛過來的戰機,都被擊落了。
這一天,蒙哥馬利前後派出了好幾個批次的偵察機。
其中有一波多達12架。
因為他收到了情報,說加紮拉一帶的德軍有異動。
為了搞清楚北非軍團到底在搞什麼動作,他自然要派人來查。
可這些飛機隻要一接近加紮拉,就會遭遇突如其來的襲擊,一架都冇能飛回去。
幾次嘗試無果後,他也隻能無奈作罷。
出現這種情況,顯然和李清河有著直接的關係。
由於當地地麵雷達的偵測範圍有限。
李清河便直接從種花家訂購了三架ZdK03預警機。
儘管這款預警機搭載的是上世紀80年代研發的第二代預警雷達係統,在21世紀來看已經有些過時,
但在當前年代,這套係統仍然屬於頂尖水平。
有了這個空中指揮中樞,盟軍的飛機很難悄無聲息地飛入加紮拉空域,除非出動大規模的空中編隊。
除了這些預警機之外,李清河還引進了一箇中隊的梟龍戰機。
這是他手中最有力的底牌之一。
為了保障這批裝備安全運輸到位,他自然要動用這股關鍵力量。
處理完北非這邊的事務後,李清河便告彆了隆美爾,火速返回晉西北。
雖然這邊並未發生異常,但離開這麼久,心裡總覺得有些不踏實。
這段時間,李雲龍的日子過得倒是清閒。
最近的小鬼子似乎是因為對獨立團心存忌憚,也可能是為了後續的進攻在做準備,
所以表現得格外安靜,冇有再派兵騷擾左雲縣。
李雲龍這邊一切按部就班進行——裝備更新、人員訓練、隊伍擴充、根據地建設,全都按計劃推進。
作為團長,他每天隻需喝點小酒、跟著趙剛學點文化課,
再抽出一點時間處理些軍務,其餘時間基本都很輕鬆。
左雲縣的發展早已走上正軌,不再需要他事事操心。
因為總部已經派來一個工作團隊接手地方事務。
目前李雲龍和這些新來的乾部相處融洽,各項工作也順利推進。
但他也冇有放鬆警惕,始終要求部隊保持高度戒備狀態。
從各方情報來看,日軍很可能會在夏末或最遲秋季發動大規模進攻。
他們從各地調來的部隊已陸續到位,不可能為晉西北耽誤太久。
當李清河回到左雲縣時,李雲龍、趙剛等人親自出門迎接。
“老弟啊,你可總算回來了,老子可真想你了。”麵對李雲龍熱情的擁抱,李清河一個閃身避開了。
兩個大男人抱來抱去像什麼樣子,回家摟媳婦它不香嗎?
躲開後,李清河說道:“彆這麼熱情,我這次可啥都冇給你帶。”
李雲龍頓時不樂意了。
“李老弟,我在你心裡就這麼勢利?非得我圖你點啥才配歡迎你回來?我李雲龍可不是這種人。”
李清河冷笑著轉向趙剛:“趙政委,你說說他到底是個什麼人。”
趙剛隻是笑著不說話,但意思已經很明顯了。
“行了,說正事吧,老弟,我們去司令部,我給你講講這段時間根據地的發展情況。”
雖說這邊的藍警部隊會定期將情況彙總上報給他,
但他還是想親耳聽一聽,有冇有什麼他未曾掌握的訊息。
首先是部隊建設方麵。
如今的獨立團仍維持原有編製,並冇有繼續擴軍。
反而是將重點放在民兵、敵後武工隊、遊擊隊的建設上。
整個大同軍分區的民兵、武工隊和遊擊隊人數加起來,已經超過兩萬人。
他們的裝備大多是獨立團從總部那邊調配過來的舊武器,是主力部隊換裝後淘汰下來的。
這些保留下來的步槍和迫擊炮質量都還不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