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抗戰:我有個軍火庫 > 第676章 全體警戒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抗戰:我有個軍火庫 第676章 全體警戒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大驚的日軍急忙轉向槍響的方向。

負責保護炮兵的一個中隊日軍,依托卡車剛擺出迎擊的陣型,暴風驟雨的槍聲卻猛地從他們身後響起。

“突突突突突……”

“嗵嗵、嘭嘭嘭……”

衝鋒槍,全都是衝鋒槍。

李伯謙帶走的這兩個排,每個弟兄都是雙槍將。

此刻他們背著步槍,然後端著mp28是瘋狂的掃射,剛一冒頭就打了日軍一個措手不及。

另外還衝鋒槍當中還有擲彈筒,幾枚擲彈是狠狠的砸在卡車附近,用衝天而起的煙塵、彈片是掀翻了大批敵人。

“射擊,立刻射擊!”

“叭叭叭叭叭……”

“噠噠、噠噠噠噠……”

日軍畢竟還是人多,在一名軍官的指揮下,他們匆匆轉身,馬上就朝著弟兄們開火還擊,架在卡車旁邊的歪把子也掃射了起來。

誰知李伯謙設下的圈套卻不僅僅是一層。

“哢哢……砰、當……”

半人高的荒草中,一隻大手拉動槍栓,m24再次上膛後,果斷一槍就打碎了歪把子機槍手的後腦勺。

緊接著李伯謙身邊,又是幾聲槍響,躲在卡車旁的日軍軍官就跪到了地上。

兩麵夾擊。

並且還是距離不過100多米的兩麵夾擊。

李伯謙的偵察營實在玩的太花了。

一般情況下的伏擊戰,指揮官是絕不會把人員同時佈置在兩側的,更不要說區區100多米的距離了。

因為左邊的開槍,很有可能會打到右邊的自己人。

不過李伯謙卻完美的解決了這個難題。

他命令衝鋒槍手在一側掃射,自己則帶著幾個神槍手躲在另一側,這麼一來自己人的子彈就會從他們頭頂飛過,而他們卻能一個個的點名,專門挑高價值目標打。

就這樣被兩頭折磨,日軍的抵抗是越來越微弱了。

“突突突”

“叭叭、叭叭叭……”

“轟!”

冷不丁一聲巨響。

一門92步兵炮直接飛了起來,傾斜著落到了十來米外,順便還砸死了一個倒黴的日軍。

原來是擲彈筒命中了卡車、引爆了卡車上的彈藥。

這麼一來日軍的抵抗意誌終於崩潰了,也不知道是誰領的頭,還活著的人且戰且退,拚命朝不遠處的樹林逃去。

而這邊李伯謙他們也沒有追趕,迅速把戰利品一收,將其餘幾輛卡車點燃,弟兄們就攙扶著傷員離開了原地。

至於偵察營主力所在的樹林那邊,看到天邊的滾滾濃煙,弟兄們立刻組織撤退,幾桶油、一把火,將樹林點燃之後日軍也就沒法子再追了……

第十一軍的清鄉行動居然失敗了?

並且還損失了四門92步兵炮、170多名士兵?

這份戰報實在太難看了!

剛剛上任的阿南惟幾無法忍受這種屈辱,隨即就命令清鄉行動全麵升級,出動的部隊不再是二線的治安部隊,統統都換成了真正的野戰軍。

並且還從3000人增加到6000多,直接變成了兩個聯隊的規模,並且還配備了全套的騎兵、炮兵與輜重部隊。

就這樣,當日軍大規模調動的情報送到潭州,放在薛長官的桌子上,第九戰區也就迅速做出了反應。

部隊取消休假。

全體官兵進入警戒狀態。

接觸線上的弟兄更是迅速做好了抵禦敵人突然襲擊的準備。

然後當這個訊息傳到山城,通過各種渠道擴散開,人人都以為第二次潭州會戰即將打響時,身在川地的楊鋒也準確的把握住了機會……

某天,在《山城日報》的頭版頭條上,一組血淋淋的照片讓人們是義憤填膺。

照片上是一個被日軍燒毀的村莊,那些屍體、鮮血、灰燼都強烈刺激著人們的情緒,不少人更是一邊哭泣一邊大罵。

而在這組照片下麵則是一份請戰書,不過這卻難倒了不少人……

“阿牛哥,這寫的是什麼呀?”

“你問我,我還想問你哪。”

“這照片我看的明白,可是這字……”

“哎,咱們幾個加起來,認識的字都沒有一籮筐呀……”

在山城那千萬條台階中,有一條上麵是坐滿了苦力,其中幾個人正在愁眉苦臉的議論。

他們不知從哪弄了份報紙,可惜卻沒有人識字。

正當他們抓耳撓腮時,一個身穿長衫的男人湊巧路過,結果一個苦力就壯著膽子、擠出討好的笑容湊了上去。

“先生先生,幫幫忙,能不能告訴我們,這上麵都寫了些什麼?”

“我看看啊,這是一份請戰書。”

“那能不能給我們念念?”

“也好,今悉日寇再犯,兆青願再赴沙場,率新一旅健兒與敵死戰,碎骨千遍毅不悔……”

長衫男舉著報紙,一開始還是一副應付了事的神情。

不過念著念著,慢慢可就被這封請戰書的文字給感染了,隻見他越念越大聲,到最後更是難以自抑的揮舞起了拳頭。

“……兆青敬上。”

“好!”

“啪啪啪啪啪……”

這邊長衫男念出落款,突然就聽到一聲叫好,接著便是一片密集的掌聲。

原來在不知不覺當中,路過此地的人都被請戰書的內容所感染,停下腳步來傾聽,最後更是被感動的拚命拍手。

“楊將軍可是名將,他一定能打敗日本人。”

“可是我聽說,楊將軍正在建鋼鐵廠呀?”

“哎!鋼鐵廠可以先打跑了日本人,然後再建嘛!”

“說的對,我們支援楊將軍的請戰,我們支援楊將軍上前線……”

也不知是誰帶頭,可這口號一喊,漸漸的就從這條台階這條街道,擴散到了整個山城……

鼓動民意這招果然奏效。

當那封請戰信在全國各地傳頌,人人都為楊鋒字裡行間的獻身精神所感動,不少老師甚至在課堂上宣讀時,軍委會的命令終於來了,他們決定調楊鋒回潭州、回去繼續指揮新一旅作戰。

於是楊鋒立刻交代了一番。

讓黃縣長努力發展三王山的經濟。

讓錢俊俠儘快擴大對軍火,特彆是火炮的生產。

讓周青雲以民團的名義再訓練一支2000人的部隊。

讓黃先生不惜代價的開荒屯田。

讓楊副廠長管理好花郎……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