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口才的力量 > 讚美有時也無須刻意修飾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口才的力量 讚美有時也無須刻意修飾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讚美有時也無須刻意修飾

人都渴望被彆人讚美,因為這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它代表自己被人認同、被人接納、被人欣賞,代表自己的存在價值。

好的讚美使人愉悅、自信,產生希望。對於讚美者來講,一個好的讚美,會迅速拉近彼此的距離,並反過來使對方更加喜歡你,願意與你相處。當然,讚美時要講究技巧和策略,如果你站在為對方設想的角度讚美,將無往不勝。

一位年輕的母親曾經講過這樣一個令人心痛的故事:她的孩子經常因為做錯事而受到她的責備。但是,有一天,孩子冇有做錯一件事。到了晚上,她把孩子放在床上給孩子蓋好被子,隻見孩子正把頭埋在枕頭上,抽噎著說:“難道今天我冇有做一個好孩子嗎?”

“這一問我的全身就像觸了電一樣”,年輕的媽媽說:“當孩子做了錯事時,我總是不放過糾正他,但當他努力往好處做時我卻冇有注意到,我把他放到床上時,我連句表揚鼓勵的話都冇有說。”記住,永遠不要忘記讚美他人,而且還要不止一次地去讚美。

家長要對孩子良好的行為表現給予經常的關注和及時的讚揚。在日常生活中,不少家長總是抱怨自己的孩子毛病太多,諸如吵嘴、打架、亂叫,而實際情況往往並非如此,當孩子安靜遊戲做自己的事情時,家長一向熟視無睹;等到孩子吵嘴了、打架了,纔來充當調解人,進行嚴厲的批評,甚至夾帶武力。在孩子看來,爸爸媽媽總是跟自己過不去,整天板著麵孔訓人,他們一點也不親切可愛。家長應該明白,孩子是多麼渴望自己的行為引起關注,得到讚許。如果他們積極的行為不能達到目的,就會采取消極的行為。如果作為家長的你冇有表揚孩子的習慣,不妨現在試一試,留心孩子在做什麼,如果他現在的表現讓你感到滿意,就馬上提出表揚。萬事開頭難,慢慢地就會變得容易起來。表揚的力量是巨大的,在不斷的表揚聲中,孩子的行為會發生奇蹟般的變化,積極的表現越來越多,消極的行為越來越少。不必擔心孩子會過度依賴表揚,對孩子來說,家長的表揚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

當孩子做錯事時,家長不要氣急敗壞,張口責罵孩子自私、懶惰、頑皮、不聽話,而是多想想怎樣把孩子變得無私、勤勞、溫順。俗話說“江山易改,稟性難移”,一個人的個性是難以改變的,如果把注意力都集中到孩子的行為上,事情就好辦了。對孩子不要說:“你真是好孩子。”而要說:“你幫助彆的小朋友,真好。”或者換個說法:“媽媽喜歡你這樣做。”讚揚的目標指向,使孩子本身可能產生這樣的積極後果,使孩子得到這樣的認識:做得好就是好孩子,做不好就不是好孩子。

每個人都有著愛聽順耳的讚美的話的天性,聽到誇獎的話越多心裡就越高興,信心也會隨著增強。即使明知對方講的是讚美過頭的話,心中還是會沾沾自喜。人總是喜歡被彆人讚美的,我們中國人不習慣讚美彆人,把對彆人的讚美也埋在心底,總是想通過批評彆人來“幫助彆人成長”,其實這個想法是錯誤的。

而且,讚美並不一定總要用一些固定的詞語,有時,投以讚許的目光,做一個誇獎的手勢,送一個友好的微笑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