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口才的力量 > 時刻不忘記說聲謝謝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口才的力量 時刻不忘記說聲謝謝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時刻不忘記說聲謝謝

文明的社會需要文明的社會成員共建,每一位成員端正自身行為,就會促進社會的不斷髮展。文明禮儀表現在我們的一言一行中,源於每個細節。扶老人過馬路,公交車上讓座,與彆人多一份分享,對朋友多一份尊重……在言談中多用尊敬語,是文明禮儀的表現所在。

多說客氣的話不僅表示對彆人的尊重而且也表明自己很有修養,所以在與人交談時儘量使用文明用語,這樣不僅有利於雙方氣氛的融洽,而且也有利於我們的交際。

比如我們如果在生活中多使用“謝謝”一詞,肯定會使你的語言更加有魅力,對方也會感覺很溫暖。所以,無論彆人給予我們的幫助是多麼微不足道,我們都應該對他們說聲“謝謝”。“謝謝”也許是我們最習以為常的表達感恩的方式了。美國一項最新研究表明,一聲“謝謝”不僅可以表達自己的感謝之情,還會使人際心理關係更加融洽。為瞭解表達感恩之情對人際關係的影響,美國佛羅裡達州立大學研究人員選取430名大學生進行了幾項測試。比如,他們是否經常說“謝謝”;說“謝謝”時,雙方如何看待彼此關係以及雙方關係會受到何種影響等。研究發現,受助之人對施助之人說聲“謝謝”,不僅會使雙方感到愉悅,而且會使受助之人更積極地看待施助之人,產生知恩圖報的想法。

簡單的一聲“謝謝”,還會使雙方更積極看待相互間的關係,產生一種良性互動。

這一研究結果刊登在最新一期《心理學》雜誌上。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專家羅伯特·埃蒙斯說,這是首次就表達感恩之情對人際關係的影響進行的調查研究。

有一個小女孩在幼兒園很不合群,不和其他小朋友一起遊戲,這讓老師和媽媽很是擔心,國慶節的那天她抱來了一大束康乃馨,在媽媽的鼓勵下送給了我,我蹲下來對她說“謝謝你”。麵對我的感謝,她很羞澀地跑到了媽媽的懷裡。轉眼間到了放學的時間,不知道是哪個小朋友起的頭非要花,經他這麼一鬨所有的小孩都趕著來要花,我為他們每人發了一枝花並對他們說:“這花是小美帶過來的,我們是不是應該對小美說聲謝謝呢?”“謝謝你”,“謝謝你,小美”,此起彼伏的“謝謝”聲包圍著小美,而小美的臉上也充滿了羞澀的笑容,不安與沮喪也消失了。當家長來接孩子回家時,每個人又對小美說“謝謝”小美居然可以小聲地說一句“不用謝”。這可是小美入園以來的第一次開口說話,而且還跑到媽媽那裡跟媽媽說:“小朋友們都在跟我說‘謝謝’。”

一束鮮花讓小美得到了彆人真誠的感謝,一句“謝謝”又讓小美改變了自己。

曾在某個雜誌上看到這樣一則故事,故事說有一位老人和一個男孩在夏日炎炎的林間路上走得又累又渴,於是他們來到一條小溪邊喝了個痛快。老人喝完水對小溪說了聲:“謝謝你,小溪!”小男孩十分不解,奇怪地說:“小溪不是人,它聽不到你說的話,也不懂你的謝意。”老人意味深長地說:“要是一頭狼來喝了水,它是不會說謝謝的,而我們是人,不是狼,為什麼要說“謝謝”,你自己好好想想吧。”

白居易說過:“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還有人說過:“心中存一份感激,生活會因此而美好!”是的,如今的人們,受經濟大潮的衝擊,金錢的銅臭正慢慢地腐蝕人們原本淨美的心靈,人間似乎真情難覓,心的冷漠逐漸拉遠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日漸生疏了那一聲“謝謝”的真情表白。那麼就從我做起以情動人,以情感人,以情化人,用我們的真情呼喚一個充滿愛的世界!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