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才的力量 說話要有閃光點
-
說話要有閃光點
一個京城的官吏,要調到外地上任。臨行前,他去跟恩師辭彆。恩師對他說:“外地不比京城,在那兒做官很不容易,你應該謹慎行事。”官吏說:“現在的人都喜歡聽好話,我準備了一百頂‘高帽子’,見人就送他一頂,應該不會有什麼麻煩。”
恩師聽了這話很是生氣,訓斥他說:“我反覆告誡過你做人要正直,你怎麼能這樣呢?”官吏說:“請您息怒,這也是冇有辦法的辦法啊。要知道,天底下像您這樣不喜歡戴高帽的人,能有幾位呢?”恩師得意地點點頭:“你說的倒也是。”從恩師家出來,官吏對朋友說:“我準備的一百頂高帽,現在已經剩下九十九頂了!”由此可見高帽子人人都喜歡戴,在人與人的交往中,任何人都喜歡被人奉承。
任何人都不會拒絕彆人真誠的奉承,包括領導。拿破崙對善於奉承的人也很是反感,這一點是大家都知道的。可是有一個士兵卻來到拿破崙麵前說:“將軍,您最不喜歡聽奉承的話了,您是真正英明的人啊!”拿破崙聽了之後不僅冇有斥責他,反而十分自豪。
這位士兵對拿破崙的脾氣秉性摸得很透,深知他討厭奉承的話,但是這位士兵又是絕頂的聰明,他準確地捕捉到了拿破崙的這一性格特點。
由此可見,奉承可以改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實際上世界上是冇有人能對奉承無動於衷的,隻不過是奉承的技巧高低不同。大文豪蕭伯納曾經說過:“每次有人吹捧我的時候我就會頭痛,因為他們吹捧得都不夠。”人人都喜歡聽奉承的話,可是奉承卻並非人人都會。
有一位頗具文才的作家叫霍爾·凱因,他的作品很有生命力,他出身卑微,隻唸了8年就輟學找事做。不過,他很喜歡十四行詩和民謠,特彆崇拜詩人但丁和欣賞羅塞迪的文學與藝術修養。他一時興起,寫了一封信給羅塞迪,讚美他在藝術上的貢獻。羅塞迪非常高興,心想:“如此讚美我的人,一定也是很有才華的人”。
於是就請霍爾·凱因來倫敦當自己的秘書。
這是凱因一生的轉折點。自就任新職後,他和當時的文學家密切往來,得到他們的支援和鼓勵,再加上自己不斷努力,不久,其文學名聲便遠揚各地。
誠心的讚美就有這樣不可思議的威力。凱因的奉承,可以說是說到點子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