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局女員工 第455章 圓夢航天3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林喬從王老師手中接過那張印著紅標頭檔案的報名錶,手指微微發顫。
王老師推了推眼鏡,語氣嚴肅:“省裡給了我們學校兩個名額。我想推薦你去試試。如果能拿到名次,高考可以加分。”
林喬的心怦怦直跳。她知道這個機會有多珍貴——在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高考中,哪怕隻是0.5分的加分,都可能改變命運。
“謝謝老師!我一定努力!”她緊緊攥著報名錶,彷彿攥著一張通往夢想的門票。
從那天起,林喬的生活又多了一項內容:物理競賽培訓。每天放學後,她都要留在實驗室多待一個小時,王老師專門為她開小灶。
“注意看這個電路圖。”王老師在一塊小黑板上畫著圖示,“競賽實驗題最喜歡考這個...”
實驗室裡彌漫著淡淡的酒精味和舊木器的氣息。林喬專注地聽著講解,不時在筆記本上記錄。這些基礎知識對她來說不算難,但80年代的實驗裝置和教學方法,需要她重新適應。
“林喬,你這個計算速度...”王老師有一次忍不住感歎,“比我都快。”
林喬心裡一驚,連忙找補:“我就是...平時練習得多。”
好在王老師沒有深究,反而欣慰地點頭:“勤能補拙,好樣的。”
週末的航天愛好者聚會上,林喬把參賽的訊息告訴了鄭老。
“物理競賽?好事啊!”鄭老拍腿叫好,“要不要我給你講講流體力學?這可是航天的關鍵!”
於是,在文化館後的小院裡,一場特彆的輔導課開始了。鄭老用樹枝在地上畫圖,講解著伯努利原理和空氣動力學基礎。其他幾位愛好者也湊過來,不時補充幾句。
林喬如饑似渴地吸收著這些知識。讓她驚訝的是,雖然這個時代的理論相對基礎,但這些業餘愛好者的實踐經驗卻十分寶貴。有人甚至自己製作過小型火箭模型。
“小林啊,理論知識重要,但動手能力也不能差。”一位姓李的工程師提醒她,“競賽實驗環節最考驗這個。”
這句話點醒了林喬。回到家裡,她翻箱倒櫃,找出弟弟的玩具小車、母親的縫衣線、甚至廚房裡的食用油,開始自製簡單的實驗裝置。
“姐,你把我小車輪子拆了乾嘛?”小軍抗議道。
“借姐用用,以後給你買新的。”林喬頭也不抬,專注地調整著她自製的“加速度測量裝置”。
母親看著滿桌的“破爛”,無奈地搖頭:“這丫頭,魔怔了。”
比賽日終於到來。林喬和學校另一名參賽者——高三的學長張誌強,在王老師的帶領下,坐上了前往省城的班車。
車上,張誌強好奇地問林喬:“聽說你最近物理進步特彆快?有什麼訣竅嗎?”
林喬笑笑:“就是多做題,多動手實驗。”
省實驗中學的考場外,人頭攢動。來自全省各校的精英學子齊聚一堂,氣氛緊張而肅穆。
筆試環節,林喬下筆如有神。那些在前世已經融入本能的物理原理和公式,此刻清晰地浮現在腦海中。她甚至忍不住在最後一道大題——關於火箭推進效率的計算上,多寫了幾種優化方案。
“完了完了,最後那道題我完全沒思路。”走出筆試考場時,張誌強哀歎道,“林喬你做得怎麼樣?”
林喬正要回答,卻被監考老師叫住:“第三考場的林喬同學,請留一下。”
她的心猛地一沉——難道是因為最後那道題寫太多了?
辦公室裡,兩位評委老師好奇地看著她:“林同學,最後那道題的第三種解法,你是怎麼想到的?”
林喬緊張地攥著衣角:“我、我就是平時喜歡看航天方麵的書,自己瞎想的...”
兩位老師對視一眼,其中一位溫和地說:“彆緊張,你的思路很新穎,我們隻是好奇。下午實驗環節加油。”
實驗考試被安排在一個寬敞的實驗室裡。每張實驗台上都擺放著相同的器材:電源、導線、各種電阻、彈簧秤、滑軌...
“實驗題目:測量當地重力加速度,並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主考官宣佈試題。
實驗室裡頓時響起一片竊竊私語。這道題看似簡單,實則暗藏玄機——如何精確測量成為關鍵。
林喬深吸一口氣,冷靜下來。她先仔細檢查了所有器材,然後開始組裝實驗裝置。她的動作流暢而精準,完全不像一個高中生。
當其他考生還在手忙腳亂地連線電路時,林喬已經開始記錄第一組資料了。她不僅用了常規的測量方法,還巧妙地利用實驗室提供的有限器材,設計了一個輔助裝置來減小誤差。
“老師!”突然有考生舉手,“我的電流表好像不準。”
監考老師走過去檢查後,無奈宣佈:“第三組器材的電流表確有故障,使用這組器材的同學可以申請更換。”
不幸的是,林喬用的正是第三組器材。但她並沒有慌張,而是舉手道:“老師,我可以不需要電流表完成實驗嗎?”
在監考老師驚訝的目光中,林喬改用純機械方法繼續進行測量。她精準地測量擺錘週期,巧妙地利用彈簧振子,甚至用自己的手錶作為計時工具——這是她從鄭老那裡學來的土辦法。
當林喬第一個提交實驗結果時,主考官特意看了看她的資料記錄:不僅測量結果精確,誤差分析也做得極為專業。
“同學,你以前做過類似實驗?”主考官忍不住問。
林喬謙虛地低頭:“在學校練習過幾次。”
返程的班車上,王老師難掩興奮:“林喬,聽說你實驗環節表現很出色?好幾個監考老師都誇你呢!”
張誌強也佩服地說:“你真行!我當時慌得手都抖了。”
林喬望著窗外飛馳而過的田野,心中湧起一股暖流。這是她穿越以來,第一次真正感受到自己的價值——不僅是為夢想奮鬥的價值,更是能夠在這個時代發光發熱的價值。
三週後,競賽結果公佈。林喬獲得全省二等獎,是學校有史以來最好的成績。
校長親自在週一升旗儀式上表揚了她:“林喬同學為我們學校爭了光!希望同學們都能學習她這種刻苦鑽研的精神!”
下課後,王老師把林喬叫到辦公室,神秘地笑著:“有個好訊息。省理工大學的招生老師聽說了你的競賽表現,特意來信詢問你的情況。如果你高考成績達標,他們願意優先錄取你到航天相關專業。”
林喬愣在原地,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省理工大學!那可是全國航天研究的重鎮啊!
“謝謝老師!我一定更加努力!”她的聲音因激動而微微發顫。
那天晚上,林喬在日記本上工整地寫下:
“今天,我離星空又近了一步。重力加速度g=9.8m\\/s2,這是地球對我的牽引,也是我要掙脫的力量。終有一天,我會跨越這個數字,飛向更廣闊的天空。”
煤油燈下,她的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物理競賽隻是一個開始,真正的挑戰還在後麵。但她已經準備好了,就像準備好掙脫地球引力的火箭,蓄勢待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