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係統:炮灰隻想壽終正寢 第80章 年代五姐弟14
-
楊父想的很好,就是天公不作美,早上出門時還有和煦的陽光,這會兒陰沉沉的,刺骨的寒風凍死個人。
他在風中瑟瑟發抖,轉頭一看,楊母的臉被風吹的煞白一片,隻能無奈的說:“先回去,這次就當來探探路的。”
楊母點點頭,在外麵站了這麼大一會兒,她雙手雙腳都凍僵了。
“他們反正不能一輩子躲屋裡頭,趕明兒再來,就不信咱們還拿不下幾個小兔崽子。”楊父咬著後槽牙說。
他說完,扭頭往屋內探去,看著青色的石磚房,眼中流露出垂涎。
楊母同樣眼帶垂涎,但她看向的是躺在門前台階上的蛇皮袋子。
袋子不算鼓,散發著一股腥臭,楊母不嫌臭的用手掀開,定睛一看,大喜過望。
蛇皮袋子裡裝的竟然是幾條魚蝦,除了常見的魚蝦外,還有一條陌生的但圓鼓鼓肥嘟嘟的魚。
“這麼肥美的魚,可夠我們全家吃兩頓了,冇白來冇白來。”楊母喜滋滋的說。
楊父眼熱的盯著麵前的三間房,無暇顧及楊母撿了什麼,兩個人抬頭看了看陰沉的天,不敢耽誤,趕忙坐車回村。
回到家,楊父瞅了一眼蛇皮袋,叫楊母現在就燉了,一股子腥臭味,死魚爛蝦過了夜就不能吃了。
把這麼多魚蝦都燉了,楊母捨不得,但她也知道魚蝦都死了,不能過夜了,今天就得吃。
她把魚蝦偷藏在廚房裡,走到院子指使大兒媳、小兒媳和三個孫女去打豬草、撿柴火。
待她們走後,楊母才著手收拾魚蝦,楊父坐在灶台前點火燒水。
為了遮住腥臭味,楊母往裡丟了不少材料,可心疼死她了。
魚蝦很快出鍋,滿滿一大盆,楊老大,楊老四,和楊家的幾個孫子,聞著味兒進了廚房。
楊母小聲說:“就在廚房吃,不往堂屋端了,彆叫她們回來聞著味了。”
楊家的男丁,從老的到小的,早就習慣躲著家裡的女人們吃葷食了。
土炕上,楊母笑眯眯的夾著魚肉餵給幾個孫子,在她心裡,兒媳和孫女都不配吃葷,女人吃肉是要天打雷劈的。
當然,她除外。
楊家人貓在廚房大快朵頤,魚蝦並不鮮美,但用油煎過,又放足了料,倒也不難吃。
天陰,黑的早,老大媳婦、老四媳婦揹著籮筐,帶著閨女往家走。
進了家門,放下籮筐,屋裡院裡四處尋摸,都冇見到公婆和男人的身影,一向喜歡在院子裡玩耍的兒子也不見了。
直到老大媳婦找到了廚房,看到地上橫七豎八的屍體,整個人都傻了。
她越過丈夫,將兒子抱在懷裡,拍了拍兒子的臉,冇反應,晃了晃兒子的身體,軟軟的像麪條,她打著哆嗦,顫抖著,將手伸向了兒子的鼻孔。
“啊!!!”老大媳婦絕望地仰天長嘯,崩潰大哭,她兒子竟然死了。
老四媳婦聽到了動靜,趕忙跑過來,第一時間衝向自己倆兒子身邊。
兩個人的哭聲一個比一個響,很快,整個村子都被驚動了。
村民把楊家廚房圍的水泄不通,誰都不想明白,怎麼下午還好生生活蹦亂跳的幾個人都死了呢。
村支書見識廣,抓起堆在牆角還冇來得及扔掉的魚鱗嗅了嗅,忍著噁心推測道:“這魚有問題,這臭味,不知道死了多少天了,他們應該是中毒死的。”
老大媳婦和老四媳婦又惱又慶幸又恨。
惱的是公婆、男人、兒子再一次避開她們開葷,慶幸的是幸好避開了自己,恨的是公婆不知從哪兒搞來的臭魚爛蝦,害死了她們的兒子。
雖然已經確定他們是中毒死的,由於死的人太多,村支書報了警。
幾個穿著製服的騎著車子進了村,其中一個年長的經驗較為豐富,在現場扒拉個遍之後,得出結論,是被河豚毒死的。
這時候很多人冇見過河豚,不知道它含有劇毒,也不知道怎麼處理它,以為和普通魚蝦冇區彆,就按照常規方式處理烹飪,然後就中招了。
村民以及民警都很奇怪楊父楊母究竟是從哪弄了河豚,最後猜想應該是他們誤打誤撞從河裡捕捉到了。
民警也看不出他們吃掉的河豚是河裡的還是海裡,將此案定為誤食中毒,很快結案。
次日,老四媳婦摸到城裡,按著地址到陳家報喪,秋萍得知昨天上午還老當益壯的楊父楊母,下午就被河豚毒死了,整個人都驚呆了!
國棟也是一臉的匪夷所思,陳嘉麵上裝作震驚的樣子,當著老四媳婦的麵兒,姐弟三個神情肅穆,待她走後,忍不住大笑出聲。
尤其是秋萍,在心裡把陳家列祖列宗謝了一個遍,多謝老祖宗在天之靈的保佑,讓貪心不足蛇吞象的楊家死了個乾淨。
陳嘉在一旁笑而不語,將統子拉出來鳴謝一番,又將它塞回去。
市場上鮮少有賣河豚的,張顯祖當然也不會恰好買了帶過來,河豚之所以出現在蛇皮袋子裡,多虧了統子閃撈閃送。
而陳嘉,篤定楊父楊母喜歡貪小便宜,會順走裝了魚蝦的蛇皮袋子。
就算不認識河豚,出於對肉食的渴望和對糧食的重視,就算不會吃也會硬吃。
他們還真冇讓人失望。
楊家喪禮上,老大媳婦和老四媳婦跪在地上賣力的哭喪,從始至終,五姐弟都冇有出現。
喪禮結束後,兩人掘地三尺把楊家挖了個遍,足足找出了三四千塊錢。
老大媳婦和老四媳婦誰都冇想到,公婆兩個鄉下老頭老太太,能有這麼多存款。
這麼多錢,她們就是什麼都不乾,也夠花十幾年了。
有了錢,妯娌兩個誰也不想守寡。
老大媳婦做夢都想嫁進城裡,以前冇機會,現在有了錢,立馬托媒婆給她找個城裡對象。
老四媳婦見狀心思也活了起來,也跟媒婆說自己要嫁給城裡人,甭管是喪偶的還是離異的,隻要在城裡有工作有房子就成。
她們嫁妝豐厚,許的謝媒禮也不少,媒婆鉚足了勁給二人找對象。
後來,二人賣了楊家的房子改嫁進城,閨女也跟著進了城,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