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生子躺贏 第20章 順便上炷香
……
看著正德和淑妃離開的身影,皇後挺的直直的背脊一瞬間鬆懈下來。
“皇後娘娘?”女官擔憂的詢問。
皇後失落中帶著羨慕,“本宮這個皇後,除了皇上的一些尊重什麼都沒有,真是羨慕淑妃,皇上雖然也不是多寵愛她,可她運氣很好,竟然有了身孕。”
雖然陛下來她坤寧宮少了一點,但也隻比去淑妃那少了一點點而已,可她……
皇後手忍不住撫上平坦的小腹,表情很是失落。
“皇後娘娘,您彆傷心,淑妃有孕沒法伺候陛下,您有更多機會,想來不久後嫡皇子就來找您了。”女官安慰道。
聞言,皇後苦笑,“你這話,本宮是聽了卻也沒辦法信,劉美人未進宮前,淑妃漸漸失寵時,皇上也不曾多來坤寧宮。想來這次淑妃有孕,陛下也不會因此多來本宮這裡。”
女官:“……呃,這孩子的事情,主要還是看緣分,先前淑妃和劉美人盛寵的時候,也不見傳出有孕,反倒是淑妃不怎麼得寵後,有孕了。或許,不久後,皇後娘娘您的緣分就來了!”
皇後聽了這話,心裡也隱隱有點期待,但她想了想,還是將這期待往心底深處壓了壓。
她到底心態有些悲觀,到底入宮三年了,一開始進宮的時候,以及出孝的時候,陛下都是先來她坤寧宮住了段時間的。
分彆獨寵了她一個月,可她依然沒有那個好運氣懷上孩子。
有了期待,最後期待落空,隻會使她越加的失落。
她還是彆妄想了,不然,她這內心恐怕難以維持安寧平靜。
慈寧宮
太後收到淑妃思寧有孕的訊息後,既高興又憋屈。
高興的是,她終於要有孫輩了,也打消了她心裡時不時的冒出兒子會不會是不能生的念頭。
憋屈的是居然是淑妃這個她看不慣的懷上了。
可再憋屈,看在她未來孫兒的份上,她也不會為難有孕的淑妃,同意淑妃好好待在永和宮坐胎滿三個月,等三個月後再去慈寧宮給她請安。
隨後,更是破天荒的送了很多賞賜過去給淑妃思寧,當然有點小心思的張太後,送過去的賞賜多數是她未來孫兒用得上的,隻有少量賞賜是思寧用得上的。
思寧對此,並未有不高興,開開心心的收下了。
畢竟張太後送來賞賜前,皇帝也讓人送來了許多賞賜。
皇後那邊,在張太後送來賞賜後,緊接著也將賞賜送來了永和宮。
懷一次孕,讓思寧的財富暴增!
思寧氣質上帶著點仙氣,可她實際性子有些俗,對於錢財寶物這些俗物,看的有些重。
她也沒有在正德跟前掩飾這俗氣的愛好,正德還曾當麵吐槽過思寧這愛好太過低俗,思寧卻是麵不改色的承認。
還開玩笑“陛下若不愛,不若大方些給萬兩黃金臣妾如何”,猶記得正德一副你想的倒是美的無語表情。
不過思寧的真誠,讓正德每次給賞賜的時候,總會貼合她有點俗氣的愛好,總會在賞賜裡給上少則百十兩銀子,多則百十兩黃金。
思寧有孕這事,傳到宮外,一些本來還打算早朝時當麵上摺子催生的大臣們,默默的將帶來奏摺攏在袖子裡,然後默默地帶回去。
本打算燒了的,可想了想,若是這次淑妃生的是公主,這奏摺還是得上,所以還是留著吧!
就這樣,正德暫時性躲過了第一波催生大軍。
對於思寧有孕這事,正德一開始是很驚喜很期待,可看著思寧平坦的肚子,他漸漸地又沒什麼感覺了。
不過,三個月後,思寧肚子顯懷了。
正德看著思寧的肚子,特彆是孩子胎動時將肚皮折騰出小鼓起的時候,終於又有了點自己要當爹的感覺。
自此後,他一個月裡總要來永和宮大半個月,哪怕隻是隔著思寧的肚皮,感受未出生的孩兒伸手伸腳跟他玩鼓掌,這樣簡單重複的活動,他卻樂此不疲。
一點也不像他好動沒有耐心的個性。
不過,大臣們樂得他如此耐心的宅在皇宮裡,謝天謝地,他們終於能安心一段時間了!
嗚嗚嗚……他們都想哭了,攤上這麼愛玩愛鬨離家出走的皇帝,簡直心累!
老天啊,大明的列位先帝,一定要保佑下一位大明繼承人,可千萬彆像陛下啊!
大臣們,現在已經不操心陛下生不生的問題了。
這些大臣們互相一交流,很有默契的一個個或是去廟裡找大師談論佛法,或是去找哪位高道談玄論道,呃,順便上炷香--陛下這樣的,一個就夠了。
回來後,互相對暗號似的一交流,若是發現哪位沒有去過寺廟或者道觀,立馬就被眾位大臣們群起而攻之,特彆是京官!
直到對方也去談佛法或者論道一番回來後,才放過對方。
嗯,外地的官員,隻能靠友人們暗示,他們理解了去做了更好,不理解也沒事。
為此,吏部尚書已經決定搞個潛規則,在政績的基礎上,優先提拔跟他們目標一致的官員。
錦衣衛收到這些訊息的時候,不知道該不該稟報陛下。
糾結中,見陛下沒問,想了想,就沒有主動稟報。
罷了,不是什麼大事,等陛下主動開口問,他們再答就是了。
宮裡一片平靜,皇後、賢妃、德妃等人即使羨慕思寧有孕,也從未使用過手段對付她,也沒有對她說過酸話,簡直賢惠大度的讓思寧很不習慣。
等思寧肚子更大些更沉些後,大概七個多月快八個月的時候,皇後和太後再次恩典她不必去請安了。
而正德,在消停了幾個月安心宅在宮裡後,又開始偷溜出宮玩去了。
不過,也並未像從前那般頻繁,這讓大臣們看到了希望。
“陛下快要當爹了,所以懂事成熟了!”
宮外,壽寧侯府
建昌侯張延齡坐在張鶴齡旁邊的太師椅上,邊吊兒郎當的把玩著剛得來的羊脂玉佩,邊意味深長的說道:
“大哥,宮裡太醫把脈可是說了,淑妃這胎是個皇子,這可是皇長子啊,若是皇後沒有生下皇子,那這皇長子就是太子的最佳人選。”
壽寧侯張鶴齡神色微動,“你的意思是?”
張延齡壓低聲音說了句話,張鶴齡聽了後,眼神瞬間鋥亮。
“隻是,怕皇帝侄子他……”
張鶴齡抬手阻止了弟弟即將出口的話,當即道:“先嘗試了再說!到時候見招拆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