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生子躺贏 第13章 道謝還禮,作畫題詩
秦王妃看著思寧離去的背影,又看了看手中精緻的黃色緙絲牡丹圖團扇,方纔李孺人敬獻的,說是感謝她關照送的回禮。
但還是忍不住琢磨:“你們說,李孺人是不是要投靠本王妃?”
素蘭:……人方纔不是說了,感激王妃在她生病期間的關照,特意來致歉和致謝的。
素梅卻是直接點頭,“奴婢也這麼認為。”心裡是不是這麼想的,就不一定了。
素蘭眉心微蹙,但很快的又恢複了平靜,“奴婢覺得還是要看之後李孺人的走動情況。”
言外之意,對方若是在請安之餘三不五時的來長春院,那自然就是。
秦王妃皺眉,“不能將她拉到本王妃這邊嗎?”
素蘭、素梅:“奴婢們想想辦法。”
“罷了,她這身體,也就是現在王爺對她還新鮮著,不怎麼能伺候王爺,也能忍著,可時日長了,恐怕又是一個被拋之腦後的人。”
“不必特意在她身上費心思了,若是主動投靠,就收下,若不是,也不必多管她。”
“府裡多這麼一個沒有威脅的人,本王妃又不是不允許。”
……
“主子,這不是回涵清館的路。”跟在思寧身後的桃枝詫異。
“嗯,先不回涵清館,去絳雲軒那邊。”
“我生病的時候,蘇側妃也曾派人送好藥來探望,親自過去致謝一番,更合適。”
“不過,不急著過去,先等等沉雪將我準備的禮物拿過來先。”
她實在不想多走一段路,但多拿著一個匣子去長春院那邊,卻又不是給王妃的,看起來有些難看。
隻好讓沉雪,看著點她回來經過的岔路口,見到她的話,就趕緊將她準備的放著另一柄牙絲編地花卉芭蕉扇匣子拿來。
不一會兒,沉雪帶著匣子過來了,桃枝接過,並跟隨思寧腳步繼續前往絳雲軒。
思寧的請見致謝很順利,蘇側妃沒有為難思寧,也收下了她送的回禮。
至於其她人,等她們有事的時候,她按規矩回禮就是。
身份地位上也沒比自己高,沒必要親自上門。
四月三十,這一日請安的時候,王妃特意提點了下。
“王爺五月初四生辰,王爺雖然不打算大辦,不過太子和幾位王爺,以及他們的王妃側妃均會到來,算是兄弟們小聚一下,你們自然也會出席在位,到時候小心謹慎些,彆丟了秦王府的臉麵。”
“妾身們定當謹記,王妃請放心!”
“還有,李孺人今年才入府的,特意提醒下你,給王爺的生辰禮,我們一般王爺生辰當日,早早的就私下派人送到前院交給王平忠。”
“王爺顧念有些姐妹不慎富裕,宴會當場送禮,送的少了丟臉,送的珍貴了,也太為難她們了。”
“多謝王妃告知!”思寧起身行禮道謝。
王妃擺手,示意思寧可以坐下了。
隨後,又開口說了些其她安排,比如讓蘇側妃在王爺生辰宴會當日,接待太子和幾位王爺的側妃們。
說完事後,王妃沒再留思寧等一眾妾室留下來繼續說話,而是示意她們可以離開了。
回到涵清館,思寧讓沉雪將她準備好的壽禮,再次拿出來檢查一下。
一套石青色常服,她親手做的,沒問題。
一本親手抄寫的佛經,如今還在王府裡設定的佛堂裡供奉著。
一首準備好的誇讚秦王的七言格律詩。
隻是看著這詩,有點單調,想了想,思寧轉身去了西稍間書房。
她準備根據這首七言格律詩,畫上一幅關於王爺的回京圖,最後再提上這首詩,如此就不單調了。
這幅畫,思寧從構思到上手,再到畫完,總共畫了兩天,提上詩並晾乾後,就交給沉雪,讓她趕緊找人幫忙裝裱起來。
因為需要趕工,思寧特意讓她多拿些錢重金開路。
王府裡自然是沒有裝裱畫作的匠師的,所以沉雪去了長春院拿出府的令牌。
思寧沒讓沉雪瞞著,長春院管事的人知曉後,王妃自然知曉了。
“這麼晚纔拿畫作出去找人裝裱?”
素梅端著一碟洗好切好的奈果走近,“主子,李孺人身體病弱,生病養病耽擱了一段時間,而且前些時候才抄了一本經書送到佛堂供奉,時間緊,這畫估計才趕出來的?”
“也對,她入府的時候,都三月底了,給王爺準備生辰禮的時間估計也緊。”
五月初三上午,畫被裝裱好了,沉雪午時前拿回涵清館。
思寧讓沉雪和桃枝合力開啟畫作,仔細檢查了下,發現沒問題後,示意兩人重新捲起畫作,並將其放進紫檀木匣子裡。
下午的時候,思寧讓桃枝去佛堂將供奉的佛經請回來,並將其放置進放畫作的紫檀木匣子裡。
初四清晨,思寧今日早早的就醒了,梳妝打扮的時候,還不忘讓人盯著些長春院和絳雲軒的院子。
待王妃、側妃派的給王爺送生辰禮出發後,當即讓再檢查一遍壽禮沒問題的沉雪和桃枝一起將兩個匣子送過去。
後院其她女人的送禮,秦王已經看膩了,倒是思寧的送禮,還是頭一次,他有些好奇。
親自給他動手做的石青色常服,秦王親自換上試了試,很合身,針腳綿密,這一身衣裳做的挺好的。
“不過,真的是李孺人做的?”
劉有功笑嗬嗬點頭,“據傳來訊息,的確是李孺人親手做的,從一開始的挑選布料,再到裁剪,最後的刺繡和縫製衣裳,全程沒有勞煩手下丫鬟幫襯一點。”
秦王麵上溫柔許多,將目光看向另一個沒開啟的匣子。
另一側的王平忠會意,開啟匣子,隻見裡麵有一本手抄的佛經。
秦王拿到手,隨意翻看了幾頁,全是寧兒的字跡,一個個字大小一致,也沒有一點潦草,顯然是認認真真的抄寫佛經。
雖然他不信佛,但寧兒誠摯祈禱他平安康健的心意,他收到了。
最後,看著匣子裡這麼一卷東西,猜測應該是一幅畫。
果然,畫裡的他騎著棗紅馬回城,身邊跟著一隊府衛,將他眉宇間的英氣與決斷刻畫得入木三分。
更為重要的是,畫作裡的人,無論相貌神態都和他很是相似,一眼就能看出來畫的是他。
秦王驚喜,他是從王平忠稟報的調查裡知曉寧兒琴棋書畫精通,卻不想這畫藝這般高絕。
旁邊,還題著一首詩,顯然這首詩是寧兒親自做給他的。
【弱冠旌旗秋點兵,壯年霖雨濟蒼生。
妾觀翰墨驚鴻處,皆化秦川渭水情。】
摩挲了下畫作上的詩,秦王眼眸中的柔情越發的凝實,嘴角輕揚。
這是將他弱冠之年邊境作戰戰勝匈奴,二十有三的時候賑災濟蒼生的功績用一首詩描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