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生子躺贏 第17章 哼,還想看我樂子!
除夕日,梁氏、錢氏、曹氏提前來到萱堂等候,就為了一睹“李氏撐不起精緻衣裳的狼狽”為快。
秦王妃雖然想到以李氏的聰慧,既然沒有換匹淺色係的蜀錦縫製衣裳,自然是相信自己能撐起寶藍色的內斂厚重。
但,她忍不住期待這是李氏自大的想法,她其實蠻想看李氏笑話的。
作為秦王妃,她自然不好早早的在萱堂等候妾室到來,隻好撓心撓肺的在後院等候著,等到集中的時間將到再過去。
“李孺人到!”門外守門的丫鬟,揚聲稟報。
萱堂裡,梁氏等三人不禁轉臉向門口,翹首以待。
誰曾想,入眼的,竟然是一個身披雪白狐裘披風的玉人,瑩白小臉在雪白狐裘披風的襯托下,顯得很是精緻潤白。
梁氏三人不禁目露失望,甚至眨眼間,眼裡出現了嫉妒。
聽說王爺送了兩件狐裘披風給李氏,這件雪白狐裘披風想來就是王爺送的其中一件。
她們進府那麼多年,王爺最多送過瓷器手鐲她們,可從來沒送過這麼珍貴的東西。
曹孺人本來不怎麼受寵,又沒親生的兒女,嫉妒過後,又是一陣失落。
梁氏和錢氏兩個就不一樣了,她們自忖給王爺生下了哥兒,結果她們隻是升了份位和份例,卻不曾得到過這般珍貴的賞賜,這如何不讓她們嫉妒得臉色猙獰。
“梁氏、錢氏。”曹氏注意到這難看錶情後,忍不住抖了抖,伸手拉了拉兩人衣袖,“表情。”
梁氏和錢氏當即反應過來,調整了下表情,可依舊有些不好看。
曹氏見此,輕聲勸道:“彆急,這裡是內室。”
梁氏和錢氏當即反應過來,內室裡有充足的炭盆在,不算冷,李氏理應解下保暖的狐裘。
如此一來,她們想看到,遲早能看到的。
旋即,三雙眼眸,又期盼的望了過去。
思寧感受著三雙灼熱視線,嘴角弧度越發的勾起,眼眸裡的笑意,更濃了。
優雅的伸出瑩白纖長的手指,解開係著的狐裘披風係帶,在貼身丫鬟沉雪的幫助下,將雪白狐裘披風從身上解開拿走,露出思寧穿著的寶藍色大袖衫。
梁氏三人眸光更亮了,結果等擋著她們目光的丫鬟離開後,倒吸一口涼氣的同時,眼眸裡閃過驚豔。
寶藍色大袖禮服,配以深青色繡有翟鳥紋的霞帔,穿著在李氏身上是那般的端莊自然。
盤的發髻,戴的首飾,也比以前的莊重華麗許多。
簡化精巧的龍鳳冠髻盤得一絲不苟,其上戴著小巧精緻的珠冠,以金銀為托,鑲嵌珍珠、翡翠、鬆石,顯得輕盈小巧貴重。
發髻間插入一對簪首為海棠花的珍珠步搖,垂下細細的珠串,隨著李氏的走動微微晃動,流光溢彩中又不顯得過於喧鬨。
端莊厚重,華麗尊貴在思寧身上融合的很好,她不是撐不起寶藍色的內斂厚重,而是寶藍色的內斂厚重更襯托出了她的端莊華美。
梁氏三人再沒有看笑話的心思,隻覺得臉好疼,被“啪啪啪”打臉的是她們。
自思寧進來,相互間行了平禮後,三人就一副深受打擊的模樣呆呆坐在座位上。
哼,還想看我樂子!
夢裡想想吧!
思寧心情甚好的瞧瞧這個臉色,又瞧瞧那個臉色,再瞧瞧這個的臉色。
看的梁氏三人心情更不好了。
好在思寧深知現在還不是自己出大風頭的時候,也該示弱了。
略微調整了下表情,上妝時故意做的小動作,這一刻發揮的淋漓儘致。
隻見思寧臉上流露出兩分病弱。
看在梁氏三人眼裡,自然就是李氏打扮的再美,再能撐起這莊重顏色衣裳又如何,依舊改不了她那病弱的體質。
頓時,梁氏三人自己安慰自己後,表情好了點。
這時候,蘇側妃到了,本來看見這麼端莊華美的思寧,蘇側妃警惕的神經就要繃緊,眼神忽的變得銳利。
結果仔細一看,李氏再怎麼強撐著,忍著也還偶爾流露出的兩分病弱,頓時銳利目光溫和了不少。
最後刺了思寧幾句後,秦王妃就到了。
和蘇側妃一樣,秦王妃目光從忽的警惕,再到銳利,再到放鬆後溫和起來。
不過是多看思寧幾眼的功夫,眼裡情緒就轉變了這般多。
但也從這看出,梁氏三人原本的算計,落了空。
秦王妃和蘇側妃都沒有帶兩個哥兒進宮,兩個小家夥到底還小,天氣太冷了,等三歲後再帶進宮吧!
“王爺到!”
秦王妃領頭,思寧等人跟在其身後,朝走進來的秦王行禮。
“臣妾(妾身)見過王爺!”
秦王邊走進來,邊頷首喊“起”。
掃過眾女眷的秦王,目光不由自主的被思寧吸引。
端莊華美的寧兒,還是首次見到,挺新鮮的。
果然,人美,什麼打扮都好看。
秦王忍不住多瞧了兩眼思寧,瞬間思寧就被酸醋的氣息泡住了。
在離開萱堂的時候,思寧隱晦的朝秦王拋了個幽怨的眼神。
秦王摸摸鼻子,他也是看到其她女人吃醋,對寧兒各種酸的模樣。
也知曉源頭,就是他多看了寧兒幾眼。
可是寧兒這般好看,多看幾眼不是很理所當然的嗎?!
誰讓王妃她們容貌氣質都比不上寧兒,她們應該自己反省反省自己。
容貌是先天的,父母給的,要怪隻能怪父母生她們生的不夠好看。
但氣質是後天培養的,她們該反省反省,是不是讀書少了,才沒有“腹有詩書氣自華”,培養出讓他多看兩眼的氣質。
想著,秦王理直氣壯的跟思寧對視起來。
思寧嘴角抽抽,心裡哼唧著,轉臉避過王爺視線。
寧兒這是小脾氣來了,看著瞬間靈動活潑不少的思寧,秦王嘴角微勾,心情甚好。
秦王單獨一輛馬車,秦王妃和蘇側妃同一輛馬車,梁氏和淺氏兩孺人同一輛馬車,思寧和曹孺人同坐一輛馬車。
四位孺人,身邊隻能各帶兩個仆從,自然是各自帶著還在身邊的教養姑姑和一個貼身丫鬟。
思寧上的最後一輛馬車,馬車裡,她柔弱的閉眸養神,沒有和曹孺人閒聊的意思。
曹孺人一臉緊張,也沒有說話的意思。
這樣沉悶的氣氛,一直維持到宮門口,秦王府眾人自宮門口處下了馬車,然後換乘轎子,前往鸞儀宮,給皇後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