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生子躺贏 第77章 讓寧兒和兒子明淵住了進來
殿內殿外壓抑已久的氣氛瞬間一掃而空,連穿梭其間的腳步聲都變得輕快了許多,彷彿連透過窗欞照射進來的、帶著寒意的初冬陽光,都變得格外明媚溫暖起來。
思寧聽著外麵的動靜,嘴角噙著一抹溫柔的笑意,輕聲對皇帝說:“陛下,臣妾想去看看明淵。”
“一起去。”
顯慶帝牽起她的手,兩人一同走入內殿。
寢殿內,藥味尚未完全散去,但空氣已然清新了許多。
小明淵正安靜地睡在柔軟的錦被中,小小的身子隨著平穩的呼吸輕輕起伏。
他的臉色不再是病中的潮紅或蒼白,恢複了些許健康的粉潤,長長的睫毛像兩把小扇子,在眼瞼下投下安靜的陰影。
思寧輕輕在床邊坐下,伸出微涼的手指,極輕極緩地拂過兒子細嫩的臉頰,感受那正常的體溫,心中一片酸軟。
她俯下身,在兒子光潔的額頭上印下一個輕柔如羽毛的吻,低語道:“母妃的明淵……”
果然,正如徐神醫所預言,接下來的半個月,在思寧親力親為、無微不至的照料下,小明淵的身體一天好過一天。
到了十一月初,小家夥已經能自己抱著特製的小瓷碗,小口小口地喝些清淡的粥羹。
雖然依舊懶洋洋地不愛動彈,大部分時間還是喜歡偎在思寧懷裡。
或者躺在鋪著厚厚狐裘的榻上,慢吞吞地擺弄他的七巧板、魯班鎖。
但那雙烏黑澄澈的大眼睛重新恢複了往日的神采,偶爾還會用軟糯的聲音問些稀奇古怪的問題。
每每此時,思寧都會耐心解答,心中既為他顯露的聰慧感到驕傲,又為這失而複得的安寧倍感珍惜。
半月後,徐神醫最後一次請脈,正式向帝妃二人宣佈:“陛下,娘娘,四皇子殿下身康體健,脈象平和,三歲難關已徹底渡過!
日後隻需循序漸進,好生將養,再安然渡過六歲之難關,必能平安長大成人!”
“六歲難關……”顯慶帝剛剛放下的心又提起了些許,他凝聲問道,“徐神醫,朕想問,明淵的六歲難關,容易渡過嗎?”
徐神醫捋了捋胡須,沉吟片刻,謹慎答道:“回陛下,若此後小殿下也能被照料得像此前那般精心周到,根基穩固,元氣充沛,那麼渡過六歲難關,比之今次的三歲難關,要容易些許,風險亦會降低。”
聽到這話,顯慶帝緊繃的表情明顯鬆快了許多,他看向思寧,眼中帶著詢問和安慰。
思寧一直懸著的心,也因這句“容易些許”而感到了切實的寬慰。
她雖然知曉兒子有鎖血丹護持,性命無虞,但“容易”二字,意味著孩子需要承受的痛苦和折磨可能會減少,可能不必再像這次一樣,纏綿病榻月餘,耗損精神元氣。
這對於一個母親而言,是比任何保證都更重要的訊息。
她忍不住也露出了真切的笑容,對著徐神醫再次頷首致謝:“有勞徐老一再費心。有您這句話,本宮與陛下也能稍感安心了。”
四皇子病情徹底好轉,三歲難關已渡過的訊息,如同長了翅膀,迅速傳遍了前朝後宮。
宮人們大多是發自內心的高興,這位小殿下身份尊貴卻性情安靜,不似尋常孩童吵鬨。
凝華宮待遇又好,他若能平安,大家的日子也都好過。
然而,訊息傳到芷蘭宮、瓊芳居等地,卻如同投入冰湖的石子,隻激起了片刻虛偽的漣漪。
安嬪正對鏡梳妝,聽著心腹宮女的稟報,手中那支赤金點翠步搖頓了頓,隨即被她穩穩地插入發髻,鏡中那張保養得宜的臉上,笑容很有幾分勉強。
運氣良久,才控製著自己淡淡吩咐道:“按製準備一份賀禮,要顯得用心些,送去凝華宮。”
“是。”宮女領命而去。
待殿內無人,安嬪緩緩走到窗邊,看著窗外凋零的枯枝,指尖深深掐入窗欞的木質中。
為什麼?
為什麼不論是她,就算是梁嬪、錢嬪她們的兒子都早早夭折。
李氏那女人的兒子卻能一次次闖過鬼門關?
還得到陛下前所未有的關愛和期望?
不甘如同毒蛇,啃噬著她的心。
梁嬪、錢嬪處,情形大抵相似,麵上帶著勉強到不及眼底的虛假微笑,吩咐宮人準備賀禮。
待轉身回到內室,那笑容便瞬間冷卻,化為扭曲的妒恨,指尖掐入掌心,帶來尖銳的痛感,卻遠不及心中那一片荒蕪的不甘。
她們不甘,憤懣,詛咒著命運的不公。
但她們更深知,此劫一過,四皇子衛明淵“天命所歸”的名聲將更加響亮,地位將更加穩固,淑貴妃母憑子貴,地位也將愈發堅不可摧。
她們那點想著依靠子嗣翻身的想法,在一次次期待著,卻一次次沒有再傳出好訊息的失落中繼續渺茫。
或是暗中攪動風雲的微末指望,在四皇子這一次又一次的“化險為夷”中,變得愈發渺茫。
這深宮的日子,於她們而言,因這四皇子的康複,而變得更加漫長且難熬了。
但總得來說,四皇子安然渡劫的訊息如同春風,吹散了籠罩在皇宮上空的最後一絲陰霾。
顯慶帝衛錚心情大好,連日來眉宇舒展,連批閱奏摺時嘴角都帶著若有若無的笑意。
前朝的百官們都是人精,敏銳地捕捉到了陛下這份難得的愉悅。
某些訊息靈通的一聯想後宮裡隱隱傳出來的訊息,頓時明白四皇子重病痊癒的訊息是真的。
於是,一些平日裡可能引來斥責,需要反複斟酌才能上奏的不好的事,或者說是麻煩事,都被官員們抓緊時機,小心翼翼地呈遞到禦前。
畢竟,在陛下心情好的時候觸黴頭,總比在他心情鬱結時往刀口上撞要明智得多。
與此同時,病癒後的小明淵,出現在皇極殿的頻率越來越高。
顯慶帝已經習慣了兒子每日的陪伴,即使知曉兒子已經痊癒了,可一日不見明淵,心裡就有些不習慣,有些不安。
又想著兒子重病痊癒沒多久,如今正值深冬,太冷了,每日讓人接送明淵過來怕會冷到他。
於是下了個決定,讓人收拾好自己寢宮的偏殿,讓寧兒和兒子明淵住了進來。
這又是一個讓前朝後宮震撼不已的訊息。
反對的意見有,但隻占據少數,也阻擋不了顯慶帝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