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生子躺贏 第54章 太子表態
唐昭先行了禮,這才將兩封奏摺呈上:「父皇,大哥梁王與二哥許王上折,請求回洛安探望您。」
唐治聞言,表情一怔。
接過奏摺,看完後沉默良久,方纔緩緩開口:「昭兒,你覺得該如何處置?」
少年太子站在榻前,身姿挺拔如鬆,語氣平靜無波:
「兩位皇兄這是關心父皇病情,是對您的孝順。
父皇您若是同意,就讓他們回來;若是覺得不妥,就讓他們繼續在藩地待著。
兒臣以為,此事全憑父皇聖裁。」
唐治凝視著太子,目光深邃,帶著幾分試探:「你……就不擔心他們回來另有所圖?」
唐昭聞言,竟輕輕笑了。
那微笑的表情,看著很熟悉。
對上那雙肖似自己的眸子,看著那眸子裡熟悉的笑意,皇帝唐治恍然察覺這是像自己。
昭兒笑容明朗坦蕩,帶著少年人特有的銳氣,卻又透著超乎年齡的通透。
「父皇,」唐昭的聲音帶著少年人的清脆悅耳。
「身為皇子,有野心不是很正常嗎?
畢竟咱們老唐家有這麼大一份家業要繼承。」
太子唐昭語氣輕鬆,彷彿在說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
「不過,若說兒臣完全不擔心,那是假話。但是……」
但是什麼?
唐昭話鋒一轉,目光堅定地迎上皇父的視線。
「兒臣有信心能夠壓製住他們。
父皇您彆擔心,兒臣已經不是需要您和母後時時護在羽翼下的幼鳥了。」
皇帝唐治看著眼前這個意氣風發的少年,恍惚間彷彿看到了年輕時的自己,卻又比當年的自己更加自信從容。
「不過,」太子唐昭話鋒一轉,神色認真起來。
「兒臣得先跟父皇說清楚。
若兩位皇兄回洛安後,隻是心裡想想與兒臣爭這個位置,麵上依舊恪守臣禮,不搞某些踏過兒臣底線的動作,那兒臣就睜一隻眼閉一眼,隻當什麼都不知曉。」
他微微前傾身子,語氣誠懇:「兒臣信奉『論跡不論心,論心無完人'。
對於兩位皇兄,也是如此。
隻要他們不行差踏錯,兒臣願意給他們應有的體麵。」
這番話入情入理,既展現了儲君的胸襟氣度,又不失原則底線。
皇帝唐治聽完,蒼白的臉上忍不住露出欣慰的笑容,他伸手拍了拍太子的肩膀:
「好!說得好!
『論跡不論心,論心無完人',朕的昭兒果真長大了!」
他眼中滿是讚賞,「你能有這般見識與胸襟,朕心甚慰。」
唐治靠回引枕,長舒一口氣,語氣變得嚴肅。
「就依你所言。他們若安分守己,便還是朕的兒子,你的兄長;若真不識趣,心存妄念……」
皇帝的目光驟然轉冷,帶著帝王的威嚴與決斷:「那便是他們咎由自取,大理江山的安穩,比什麼都重要。」
「兒臣明白。」
唐昭鄭重行禮,「那兒臣這就去擬旨,準許梁王、許王回京探病。同時會命京兆尹和左右金吾衛加強洛安城防務,確保萬無一失。」
唐治滿意地點頭:「去吧。讓你母後也放心,有你在,朕很安心。」
唐昭退出甘露殿後,並未直接回東宮,而是轉道去了中書省。
他召來中書令許敬元,將皇帝的決定告知。
許敬元聽完,沉吟道:「殿下,梁王與許王此時回京,恐生事端啊。」
少年太子站在廊下,望著窗外紛飛的大雪,神色平靜:「許相多慮了。孤既然敢讓他們回來,自然有把握掌控局麵。
傳孤令旨:梁王、許王可歸京探病,但隨行護衛不得超過百人,入京後需即刻向宗正寺報備行蹤。」
「臣遵旨。」
許敬元躬身領命,看著太子沉穩的背影,心中暗歎:
這位才十歲的少年儲君的手段,是越發老練了。
訊息很快傳到鐘粹宮。
思寧正在教導永寧公主識字,聽聞太子處理此事的過程,她隻是微微一笑,對身旁的白芷道:
「昭兒做得很好。既全了兄弟情誼,又不失儲君威嚴。陛下想必很是欣慰。」
白露皺眉輕聲道:「娘娘不擔心兩位王爺回京後……」
還未說完,思寧便擺手打斷她,語氣淡然:「論跡不論心。他們若安分,便是陛下的好兒子。」
「若不安分……」低頭繼續教女兒認字的思寧,聲音輕柔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自有國法宮規處置。」
半月後,梁王唐忠與許王唐素節的車駕先後抵達洛安城。
兩人入宮覲見時,太子唐昭特意安排在紫微殿正殿接見。
「臣等參見太子殿下。」兩位王爺身著親王常服,恭敬行禮。
唐昭端坐主位,受了全禮,這才抬手虛扶:「二位皇兄不必多禮。一路辛苦,快請坐。」
他目光先是掃過梁王。
這位曾經的廢太子,如今眉宇間多了幾分滄桑,但眼底深處那份不甘卻依舊若隱若現。
許王則顯得更加謹慎,始終低眉順目。
「父皇病情近來有所好轉,但太醫囑咐仍需靜養。」
太子唐昭語氣平和,「二位皇兄既已回洛安,便多在父皇跟前儘孝。隻是……」
他話鋒一轉,聲音依舊溫和,卻帶著無形的壓力。
「如今朝局安穩,父皇最忌有人借機生事。還望二位皇兄謹言慎行,莫要辜負了父皇恩典。」
梁王臉色微變,許王連忙躬身道:「殿下放心,臣等明白。」
接見結束後,太子唐昭站在殿前高階上,望著兩位兄長遠去的背影。
程四言低聲道:「殿下,可要派人盯著?」
少年太子輕輕搖頭,唇角帶著洞悉一切的笑意:「不必過分緊張。給他們該有的體麵,也給他們選擇的機會。
是安享富貴,還是自取滅亡,全在他們一念之間。」
他轉身步入內殿,玄色太子常服在寒風中獵獵作響,那挺直的背影已然展現出未來帝王應有的氣度與擔當。
而此時,遠在鐘粹宮的思寧,正聽著心腹彙報太子接見兩位王爺的經過。
「傳話給太子,」思寧對叫來的內侍吩咐道,「就說是吾的意思:既要有容人之量,也要有雷霆手段。這個度,讓他自己把握。吾也相信他能把握好的。」
「諾!」內侍領命而去。
殿外,風雪依舊,而大理的儲君,正在這場無形的考驗中,一步步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