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生子躺贏 第65章 太子重病,暗流湧動
「陛下,這種人世間從來就不缺少。自己心思臟,看彆人也覺得對方心思臟,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特彆是權力周圍環繞著人,向來心思複雜多麵,父子不相知的悲劇,曆史裡記載著的君王和太子不少,臣妾不想陛下和昭兒走到這個地步。」
思寧瞭解皇帝唐治,知曉他對自己是有真心的,也聽得進去她的話,也不會為了她真心之言而生氣。
相反,陛下反而會高興她時不時展現出來的真實。
果然
皇帝唐治握著思寧的手,感慨道:「寧兒之於朕,一如母後之於父皇。」
在唐治看來,這是對思寧最高,最好的評價了。
他母後和父皇是青梅竹馬,是少年夫妻,是鶼鰈情深……
於公,母後以智慧和德行幫父皇穩固江山。
於私,母後以溫柔和理解撫慰父皇孤獨的內心。
他對寧兒的信任,也一如父皇對母後那般信任。
他將思寧的提醒,記在了心裡,立馬派人去東宮召來太子,告訴太子不挑選太子妃,轉而選幾個良娣良媛這事。
太子唐昭聽後,笑道:「此事父皇和母後做主就行。至於母後說的東宮後院可能不穩的事情,母後你應該學學父皇,對兒臣多幾分信任。」
……
待太子離開,皇帝唐治得意的看了看思寧。
思寧無語,沒好氣的輕哼了哼,「陛下,您就贏了這一回而已,用得著這麼嘚瑟嗎?」
「寧兒,你剛才沒聽到昭兒說的,讓你學學朕,對他多幾分信任。」
「可見朕和昭兒之間,是父知子,子知父。」
思寧一聽這話,就知曉陛下此前內心對「父子不相知」很是在意,以及不安。
而昭兒的話語,剛好很好的安撫了陛下的不安。
不過這不是壞事,至少把一些事情剖露在麵上,以陛下的智慧和對昭兒的愛重,定會注意和昭兒的溝通。
而以昭兒的聰慧,肯定能察覺陛下的些微改變。
果然,之後父子兩個不可避免的因為朝堂政事發生過爭執,但給宮裡宮外的感覺,陛下和太子都是對事不對人,特彆不對著彼此。
所以,從未有傳出過陛下不滿太子,或者太子不滿陛下打壓的種種話語。
宮裡宮外都知道,陛下和太子感情好著呢!
但變故從來都是突然的。
永徽二十年冬,太子巡視黃河河堤回來後,病倒了。
太子身體向來很好,以往就算是生病,也很快病癒。
可這次尤其不同,就是思寧,身具精湛醫術的她,此刻也麵沉如水。
太子這病,很是奇怪,明明一開始隻是普普通通的風寒之症,竟吃了一個月的藥卻一直沒好不說,竟是越發病重起來。
思寧很確定太子沒有中毒。
就好似上天不想讓太子好一般。
而太子這一不同尋常的重病,大理境內開始暗流湧動。
太子若是……那誰會是下一任?
「梁王,太子病重,眼看著就要一病不起了。如此機會,您可以把握住啊。
陛下年紀大了,身體還不好,五皇子雖然是嫡次子,可他年紀太小了,才十四歲,國賴長君,您還是有很大的機會的。」
至於說這話的投機分子是真這麼想,還是忽悠梁王的,就得看梁王如何想了?
不過這位投機分子,是前些時候被五皇子燕王趕出洛安城的。
不過,這位投機分子並不孤單,還有另外兩個被燕王趕出洛安城的家夥,此刻正在許王的王府,和許王進行著類似的對話。
就連那個在原本安安分分當宋王的三皇子,身邊也來了個投機分子,也是為了忽悠他爭奪太子之位。
而宋王,這個原本安安分分的王爺,一開始是害怕的將投機分子趕了出去。
但到了晚上,又偷摸摸的將人請回來,開始了秘密交談。
顯然,他心裡的野心之火,在燃燒。
皇帝唐治對小兒子趕走攛掇他爭奪太子之位的人的態度,有多滿意,對三個被忽悠動心的兒子,就有多憤怒。
為此,專門在紫微殿召見了幾位核心大臣。
唐治斜倚在禦座上,麵色有些蒼白,眼神冰寒且銳利。
幾位核心大臣心中一凜,隱隱察覺是藩地的幾位皇子惹到了陛下,將陛下的真火招惹出來了。
皇帝唐治輕輕摩挲著指尖的玉扳指,聲音不高,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冰冷。
「今日太子重病,朕觀諸在藩地的皇子竟蠢蠢欲動,心中實在憂慮。
國之儲君,關乎社稷根本,不可不慎,亦不可不立規矩。」
唐治頓了頓,不容置疑的目光掃過階下恭立的臣子。
「自古嫡庶有彆,貴賤分明。
皇後,天下之母,母儀天下,其子乃為嫡子,血統尊貴,承繼大統,名正言順。
至於庶子……」
皇帝唐治沒有絲毫掩飾自己的不滿與憤怒,「非朕不慈,然其母本為妾侍,血脈已自低了一等。
生於側室,長於偏殿,見識氣度,如何能與中宮嫡出相提並論?
讓他們安享富貴,已是天恩,竟敢妄窺神器,簡直大逆不道,朕決不允許。」
皇帝唐治將這番話說得極其直白,幾乎將幾個庶出的兒子們貶入了塵埃。
而且明說了,就算太子沒了,也不會給他們機會登上太子之位。
幾位核心大臣們都垂首不語。
皇後賢德,太子人品貴重,能力卓絕,他們對於當今太子很是滿意,很不希望太子有事。
不過說實在的,若太子……他們其實也更傾向於林後所出的五皇子燕王。
不僅僅是因為燕王嫡次子的身份,更是因為相信林後教子的本事。
梁王、許王、宋王這三位,他們接觸很少,但即使如此,他們也能感覺到他們的平庸。
但燕王不一樣,他們接觸的多,也知曉他很是聰慧,也有政治智慧,更難得的是他謹守本分,從不妄生野心。
此前幾位攛掇他爭搶太子之位的投機之人,就被憤怒的燕王趕出了洛安城。
燕王對太子殿下這位兄長是有感情的。
從這,就能看出林後教子的本事,有能力但能壓製住野心。
不像梁王許王宋王,空有野心,還沒有本事。
皇帝唐治也是這麼想的,對梁王等三個庶出皇子,態度是前所未有的不滿與冰冷,說話的語氣裡更是帶著偏執的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