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快穿之生子躺贏 > 第75章 後世論壇(一)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快穿之生子躺贏 第75章 後世論壇(一)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比如那個疏浚河道的事,他自己提出方案,卻把具體執行和提出詳細章程的功勞推給實乾派的官員。

既辦了事,又維護了皇帝‘最終拍板的權威,這政治智慧沒誰了。”

……

5l:“彆忘了他的神隊友,生母林思寧皇後。

感覺皇後基本不用操心調和這對父子,人家父子自己就能內部消化矛盾。

這種和諧,在權力頂峰的皇室太難得了。”

……

10l:“回複5l:沒錯!史書裡那段史官吐槽我記得,‘爭議反增其情,哈哈哈,估計史官當時也是一邊寫一邊懵。”

11l:哈哈,我雖然沒看過史書,但我有在某音上刷到過這個。

12l:
1

13l:哇!【星星眼圖片】頭一次知道這個有趣的曆史片段,這位昭太子牛,不愧是理世宗!!!

……

15l:“我來淺淺分析一下。

昭太子能成功,關鍵在於他把握住了核心,他的一切行為都彰顯了對父皇高宗的關心和尊重,同時證明瞭自己的能力是為了更好地為父皇分憂,而不是奪權。

這讓晚年多病、疑心漸重的高宗皇帝感受到了安全感,而不是威脅。”

16l:“回複15l:我覺得你這分析,還是有幾分道理的。”

……

18l:“對比一下大伯唐承乾,能力也有,就是太急,和魏王杠上,讓皇爺爺太宗唐濟民感覺到了威脅。

殷礽也是,索額土黨羽一事觸了康西逆鱗。

昭太子就始終和他爹站在同一戰線,分歧隻是技術性討論,方向絕對一致。”

……

22l:怎麼辦,吵起來了,但看著看著,我感覺自己就成了棵左右搖擺的草。

23l:是啊,我也是聽誰分析的都有道理。

……

25l:“還得是高宗唐治皇帝教子有方,懂得放手和信任。

昭太子也是真爭氣,雙商線上,心懷天下,又重孝道。

不愧是陛下的愛子!

這對父子簡直是曆史上一股清流。”

……

32l:“最難得的是昭太子登基後也沒讓人失望,延續了永徽之治的盛世,不,是他創造了古代盛世的巔峰。

而且,他壽命很長,但卻不會像許多年老的皇帝一樣,後麵昏頭了,頭腦一直很清醒,所以這個巔峰盛世延續了四十多年。

對了你們發現沒有,他對他母後林後極其孝順,林後說想研究農作物,他就全力支援,這母子關係也是絕了。”

……

永徽三十四年,春末。

甘露宮籠罩在一片壓抑的氛圍中。

皇帝的病情急轉直下,太醫院的太醫們進出寢殿的腳步都帶著沉重。

彌留之際,皇帝唐治緊緊握著太子唐昭的手,目光渾濁卻帶著最後的清明與托付。

“昭兒……大理……交給你了……朕……放心……”

他又艱難地轉向一旁淚眼婆娑的皇後,“寧兒……好好的……輔佐……好……昭兒……”

思寧泣不成聲,頭上的簡單絨花微微顫抖,她隻能用力點頭,緊緊回握皇帝越發枯瘦的手。

唐昭跪在榻前,眼眶通紅,聲音哽咽卻堅定:“父皇……兒臣必不負所托!必讓大理江山永固,百姓安居!”

皇帝又轉頭看了看另外也跪著,眼眶通紅,眼淚流個不停的兩女一兒,三個疼愛的兒女,艱難的叮囑了他們一句話。

是夜,皇帝駕崩的鐘聲敲響,沉重悠長,回蕩在洛安城上空。舉國同悲。

太子唐昭靈前即位,尊母後思寧為皇太後。

新帝登基,改元景元,是為景元帝。

新朝伊始,政務千頭萬緒。

太子唐昭展現出了與其監國時一脈相承的沉穩與乾練,迅速穩定了朝局。

他每日召見重臣,批閱奏章至深夜,將先帝喪事的悲痛化為治理國家的動力。

而思寧這位太後,在協助兒子平穩過渡後,一如前幾世那般,並未留戀權力。

在先帝七七之日後的一日清晨,皇帝照例來她太安宮請安時,她主動提起了後宮事務。

“昭兒,如今朝局已定,你父皇喪儀也已完畢,後宮之事,我也該放手了。”

思寧語氣平和中帶著一絲淡淡的倦意,手中撚著一串沉香木十八子。

唐昭正在用茶,聞言有些意外,放下茶盞:“母後何出此言?有母後坐鎮後宮,兒子方能安心前朝。”

思寧輕輕搖頭,露出一抹看透世事的微笑:“你已是一國之君,後宮是你的後宮,理應由你的妃嬪掌管。

母後老了,也該享享清福。何況……”

她頓了頓,聲音低沉了些,帶著真實的傷感。

“你父皇走了,這宮裡處處是他的影子,母後心裡……終究是難受。”

提到父皇,唐昭神色也是一黯,他理解母親的心情。

“那母後的意思是?”

“按祖製,後宮事務繁雜,六宮二十四司,本該都是皇後管的。但你如今後位空懸,可從高位妃嬪中擇選穩重者協理。

如果怕一家獨大,那就幾個人一起掌管後宮,將六宮二十四司分給她們管。”

思寧建議道。

唐昭沉吟片刻,點頭:“母後思慮周全。

兒子覺得,德妃韋氏,瑾妃王氏,還有周昭容,宋昭媛四人入宮日久,也是兒子後院份位最高者,可令四人共同協理。”

思寧看了兒子一眼,卻並未多言,隻道:“皇帝既有人選,那便依皇帝的意思。我也好落得清閒。”

卸下重擔的太後思寧,並未在宮中沉湎於悲傷。

她以為先帝祈福、為萬民求豐登為名,移居至洛安城郊外南山的皇家彆苑清暉園,一頭紮進了農事研究之中。

為了賺取功德,她本就對稼穡之事有些興趣,至今宮外開辟的莊子,依舊在試種新作物,研究新作物等等。

她今生雖然不曾親自侍弄過,但前幾世還是有親自侍弄過的。

如今有了大把時間和資源,更是全心投入。

“太後娘娘,這是嶺南新進獻的稻種,據說耐旱性極佳。”

負責農事的老太監恭敬地呈上一個錦袋。

思寧接過,仔細察看稻粒的成色,對身旁侍立的女官道:“取筆墨來,我要詳細記錄這些稻種的特性。

吩咐下去,在東坡劃出三塊田,分彆用不同的方法試種。”

隨即又召來精通農學的老吏和富有經驗的老農,在清暉園開辟了近百畝試驗田。

幾年間,她引入了外形奇特的落花生,並成功摸索出榨取油脂的方法。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