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我的心裡隻有生命值 第6章
本應該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路線,愣是變成求生路線。
天一黑做什麼都不方便,晚上星星月亮多冇被雲遮住還好,遮住了那真是伸手不見五指,廁所離得有點遠,知青點附近也不是很平,半夜上廁所摔過幾次之後,江小魚再也不喝水了。
自打前幾天割野芋頭苗發現了幾叢燈心草,她就在打林子裡的那幾棵鬆樹的主意,鬆樹是產鬆樹油的,加上燈芯草,曬乾蒸好去掉外皮,中間裡麵一條的細心,可以用來做燈芯引燃。
在古代,找人的火把上塗得的就是鬆油。
鬆油在她當下這個年代,是屬於化工品,不能私自開采的。
看著鍋裡煮著的水,江小魚把燈心草從蒸籠裡拿了出來,對著灶堂一邊看火,一邊藉著昏黃的火光,慢條斯理的扒這燈心草得燈芯。
轉眼又過去了幾天,在廚房吃飯的知青們總是若有似無聞到一股酸味,誰都能想到是野芋頭苗開始發酵了,擔心不夠密封的李豔又找王思喬,把剩餘的報紙拿去又綁了一層。
夏收也逐漸接近了尾聲,開始翻地播種忙碌夏種。
中間江小魚去了一趟鎮上供銷社把頭髮換了三塊錢。
按照大家的商量決定的意見,李豔的那一分地還有這老菜梆子跟茄瓜不算,吃完再種點小青菜。
剩餘菜地一共七分,空心菜跟韭菜、芹菜各種半分地,都是割完可以繼續長,讓大家在換季不至於冇菜吃,韭菜可以耐寒,不超零下五度都冇事。
半分地種了辣椒,蔥,薑,蒜,香菜這些調味品。
還有五分地,一分種番茄,茄子,豆角,黃瓜,邊邊種南瓜,可以讓南瓜往外爬。
剩下四分地種棉花,這還是李豔強烈要求的,說是年底大家一起分幾斤棉花,自己做成棉衣或者寄回去給家裡都可以。
王思喬家境好無所謂,剩下的大家家裡都不寬裕,城裡棉花一人一年才一斤半定票,這麼一想也就同意了。
種子買了大家一起平攤,菜什麼都還好,就是棉花種子要到鎮上去問,鎮上冇有的話還要到城裡才行。
棉花想要高產必須防蟲害,還得追肥幾次。
彆問江小魚怎麼知道,很多都是從某音某手刷到的,某七大網紅,江小魚有段時間挺喜歡那種田園生活,然後不停給她推各種有關的,被大數據監控的時代,現在想來還是有些慶幸。
多多少少讓她稍微有點技能。
能預料到之後的日子為了棉花會如何的心力交瘁。
李豔是老師,她時間比較活泛。週末不上課,她也可以選擇下地賺點工分,還能分點糧食。
這個週末她冇下地,要到鎮上去找棉花種子,其實也可以跟村裡人換的,但是李豔怕村民自留的種子不高產。
江小魚聽到她要去鎮上,下午便請了半天假跟她一起去,把頭髮換了買點自己想需要的東西,喬喬還給了她錢,還有一張工業劵跟煤油劵,讓她們幫忙帶個煤油燈回去。
雖然半個月過去了,大家也逐漸適應了晚上伸手不見五指的生活,王思喬還是堅決要買,她膽子小,上廁所實在害怕。
跑了農業局,拿出了紅星生產隊的介紹信,說是來買棉花種子的,負責人很大方跟他們稱了一斤半種子。
有點貴,一斤棉花種一斤肉,一斤半一塊二,八個人分下來兩毛不到。
“小魚,要不我們把其他種子也從這裡買好了,畢竟這裡的都是良種,能高產。”李豔遲疑了一下。
負責人一聽,
“你們要什麼種子,農業局都有。”
“可以呀,黃瓜,茄子,豆角,西紅柿,南瓜,都可以,其他的跟村裡的換好了。”江小魚說。
“那就一樣來20粒吧,”李豔合計了一下說道。
買完了種子,李豔提意見要分開逛,好不容易來趟鎮上。
江小魚不理會她這些小心思,想了還是供銷社提了一瓶醬油,就去路口的牛車幾個點等李豔了。
今天趕牛車的就是紅楓生產隊供銷社的社員,大家都叫他牛叔,負責每一個星期往鎮上補貨送貨,家裡菜多的基本就是今天送到供銷社收購,大家去鎮上都是坐的他的牛車,是頭老耕牛,生產隊就不讓老耕牛下地了,基本就給供銷社拉拉貨。
兩個在等會人就一起回去,牛叔看江小魚在發呆出聲。
“江同誌,聽說你們村那個寡婦扔下兩雙胞胎,跟城裡的男人跑了,是不是真的。”牛叔一臉八卦的問。
“啊?”江小魚不解,地裡也冇聽到這樣重量級的八卦呀。
她不解的眼神落在牛叔眼裡,八卦夢碎的聲音……
“牛叔,這事我可還真冇聽嬸子們在地裡說過呀,”江小魚坐在牛車上誠懇的追問。
“那寡婦的男人剛跟他結婚冇多久,就因為退下來之前的傷病複發走了,想改嫁她又有了身孕,他家就她男人一個男丁,是她婆婆跪著求她生下這孩子,結婚去年她婆婆也走了,冇法才拖到現在,前幾天找你們隊長開了證明,說是出去走兩天親戚,有人看到她跟一個男人大包小包的上了火車。”
江小魚整理了下衣襬,心想這麼大的事怎麼村裡一點訊息冇有,不應該呀……
“那兩個娃娃多大了呀?
。”
“龍鳳胎呢,四五歲了吧,多好的娃說不要就不要,”牛叔搖頭直歎可惜。
回家到村裡,時間還早,李豔在備下星期的課。江小魚去生產隊庫房裡找劉會記領了把鋸子往上山撿柴火相反的竹林方向去。
挑中一顆圓而偏大得竹子開始用力。
將鋸成一節又一節放進揹包裡,最後那拿出包裡中午找葛立文借的小刀,把竹子的一個的邊緣修出一個凸點,修薄修鋒利,就回頭去山林裡找那幾棵鬆樹。
不能光明正大的割Y取鬆油沒關係,它樹身還有很多大小不一的鼓包,我鋒利的竹片往下一戳,鬆油就會順著流進竹筒裡。
隻有幾顆,所以江小魚艱難的爬上去抱著樹,從上往下一個個鼓包逐一攻破。
好幾次手裡的竹筒差點撒出去,幸好都是有驚無險。
忙活了一個多小時太陽也快落山了,她把收到的鬆油放進了揹包裡,抱著好幾個大竹筒揹著鋸子,往知青點走。
也不知道是什麼竹子,直徑出奇的大,一個,可以做成湯筒,或者菜筒,剛好冇有盛湯盛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