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一線生機貳 第161章 鯨落(11)朝會1
紫宸殿。
紫宸殿內,莊嚴肅穆,一片寧靜,文武百官靜靜的等待著皇帝的到來。
眾人皆心知肚明,今日的朝會肯定是有人需要為昨夜陛下遇刺一事擔責。
除了知曉內幕的幾人,其餘大臣紛紛在內心猜測,是何人有如此大膽?
難不成是攝政王終於忍不住對陛下出手,準備自己登臨大寶了嗎?
想到此處的大臣還暗中偷偷瞥了一眼龍椅旁邊的攝政王寶座上的攝政王。
眾大臣似乎對於攝政王的登基都理所當然,畢竟這七年以來,攝政王平邊境,肅清朝堂;減免賦稅,推行改革,讓百姓安居樂業,大盛朝也恢複了往日的榮光。
但他們的陛下和攝政王相比就差的不是一星半點了。
陛下做事畏首畏尾,躊躇不前,行事優柔寡斷,沒有任何一點自己的主見和手段;要不是攝政王的擁護,百官早就勸君禪位了。
而此刻攝政王正慵懶的靠在座位上閉目養神。
【宿主,我沒想到你這個身份在這裡的‘威望’這麼高?】
001說完,發現宿主沒有理會自己,它也不在意,反正宿主近些時日經常不搭理它。
001想到了剛才進入紫宸殿時的那一幕。宿主一來到攝政王的座位上坐下後,百官瞬間噤若寒蟬,誰都不敢大聲議論。
001覺得與其說是宿主的威望高,不如說是攝政王給百官帶來的威懾和恐懼,烙印在了百官心中。
001隱約聽到宿主來紫宸殿之前,百官還在議論是誰把兵部侍郎元青的額頭給打傷了。
百官紛紛自歎不如,傷的這麼重,兵部侍郎還能堅持來上朝,不愧是吾輩楷模。
眾人都默契的沒有提起元青被逐出攝政王府一事,雖然事情發生的時候已是半夜,但兵部侍郎是在眾目睽睽之下被丟出王府的。畢竟百官也不知道元青是不是真的在攝政王那裡‘失寵’了。
哪怕皇帝被刺殺的訊息再怎麼封鎖,也免不了走漏風聲,堂堂一國帝王被刺客堵在禦書房外刺殺,簡直是丟儘了大盛朝的臉麵,皇宮的守衛竟然鬆散至此,怪不得要封鎖訊息了。
要不是攝政王及時趕到,百官今天就不是參加朝會,而是舉行國喪了。
昨夜奉天城可謂是熱哄非凡,元青一事可不是在‘眾目睽睽’下嗎?
“陛下駕到!”
鄧公公出現在龍椅下方高聲喊道。
“臣等參見陛下,陛下萬年,大盛萬年。”
百官在盛顯奕到龍椅上落座後,紛紛彎腰行禮。
“臣等參見攝政王,王爺千秋鼎盛,護大盛長存。”
百官還不忘給攝政王行禮,要不是攝政王在前些年斥責百官目無尊卑,藐視皇權生了很大的氣,百官以前都是先給攝政王見禮的。
盛顯奕聽到百官行禮的話語,手在龍椅下不自覺的捏緊了拳頭。
真是好的很啊!攝政王護大盛千秋長存,這一個個的太不把他當回事!
哪怕盛顯奕內心再怎麼氣憤,麵上卻是不顯,抬手向前一揮說道:“眾愛卿,平身。”
“謝陛下,謝攝政王!”
場麵一時之間又沉靜了下來,誰也沒有率先出聲。
盛顯奕:“……”
這群人還真是猖狂!從頭到尾這有攝政王什麼事?
盛顯奕暗中看了旁邊王座的淩影一眼。
爾等的攝政王都懶得睜開眼瞧你們,一個個的還上趕著巴結!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鄧公公再次出聲試圖打破這讓人壓抑的場景。
“陛下,臣洛景修有本要奏。”
丞相洛景修狀似無意的整理了一下著裝,有條不紊的出聲。
“丞相請講。”
盛顯奕看向站在百官首列的洛景修,果然如自己所想的那樣,這丞相又要開始胡攪蠻纏了。
攝政王昨夜斷絕和元青的父子關係,擺明瞭是在說刺殺一事和元青有關,雖然盛顯奕想不通攝政王為何要自揭其短,但他倒是要看看這洛景修準備怎麼‘洗白’攝政王。
“臣要控告兵部侍郎元青,不敬長輩,忤逆父母。”
“王爺生病期間不思床前儘孝也就罷了,還利用王爺的名義在外大放厥詞,抹黑王爺的名聲。”
“兵部侍郎現下敢忤逆王爺,日後就敢犯上作亂,聖人曾言: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兵部侍郎此不孝不義之人要是不加嚴懲,日後百官有樣學樣,長此以往我大盛危矣,臣請陛下罷黜元青兵部侍郎一職,從重處罰!”
百官:“……”
百官心中此時都在想這丞相今日是瘋魔了不成,短短幾句話就把所有人都拉下水,他們是近日哪裡得罪了丞相嗎?
“還請陛下明鑒,臣等絕無此心。”
交好的官員對視一眼,默契的跪下磕頭請罪,剛才參拜之時都沒有磕頭,現在被丞相一句話給嚇得齊齊跪了下來。
盛顯奕:“………”
盛顯奕此刻無語極了,今日朝會的重點不是他昨日被刺殺一事嗎?怎麼突然就扯到了元青不孝一事上麵了?
這丞相現在已經離譜到這種地步了嗎?就這麼急著把攝政王摘出來,生怕彆人利用此事攀扯上攝政王。
還有這群文武百官,他都沒開口說什麼,就都如驚弓之鳥一般都跪了下來,這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嗎?
盛顯奕看到這種場麵,心想要是這大盛的文武百官再這麼下去,這大盛朝怕是遲早要完!
“眾愛卿平身,朕自是相信爾等的為人。”
盛顯奕心不甘情不願的開口。
畢竟也不能讓這群人一直跪下去。
“兵部侍郎,對於丞相的指控,愛卿有何辯解?”
盛顯奕知道不能再這麼下去了,得把事情拉到正軌上來。
他不信元青對攝政王沒有怨氣,要是元青此時再說點什麼拉攝政王下水就再好不過了。
“陛下,臣有罪。”
百官的視線都集中到了元青身上,元青不慌不忙的上前磕頭認罪。
“但臣這麼做都是因為受了齊王蠱惑。”
“齊王前些時候找到微臣,說身為人子得主動為父分憂;齊王曾言當今陛下不得人心,行事優柔寡斷實非明主,而此時正是攝政王登臨大寶之良機。”
“攝政王就是得知此事後,誤會微臣欲和齊王行謀逆之事,被微臣給氣到暈厥了。”
昨夜攝政王已經和他斷絕關係,元青自然不敢再稱之為父王。
“微臣聽到此言氣憤非常,微臣對大盛,對陛下,對攝政王絕對忠心耿耿,但苦於微臣又無確切證據指證齊王。”
“這時微臣突然想到齊王曾以剿匪的名義從兵部領取大量兵器甲冑,微臣正打算向陛下彙報此事之時,誰知還是慢了一步,陛下已然遇刺,此乃臣之罪也。”
“微臣昨夜正是與攝政王解釋此事,但攝政王還是降罪於微臣知情不報,遂斷絕父子關係,讓微臣今日朝會主動請罪。”
“讓陛下受驚,臣知齊王行謀逆之舉而未及時上告,皆是微臣之過。”
“陛下,微臣認罪。”
元青說完後就跪在大殿上等候皇帝的宣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