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_阿蜃 第1087章 有個姑娘叫小芳-前情1
-
有個姑娘叫小芳-前情1
新位麵開始了。
以前聽過一首歌,就開始琢磨背後的故事,雖然查到的資料很籠統,隻說是一個知青回城的故事,架不住作者腦洞比較大,可以自己發揮。
當然,這首歌僅僅是借用,順便給大家宣傳一下,帶大家重溫經典,絕對冇有冒犯的意思。
前一章末尾關於教育孩子的話題,我隻負責講過去的故事,故事裡有對的也有不對的,不會做總結,也不會強勢輸出自己的觀點。
僅僅是從個人角度,對將來教育孩子問題,發出的一個討論,不代表我自己的觀點。
總說孩子健康快樂就好,咱討論的是想法子如何把快樂落到實處,僅此而已。
正文:
崔錦芳因為一點流言,被嘲笑打壓了大半輩子,幾乎九死一生。
在花信之年,被狼心狗肺的未婚夫耽擱,被人笑話,全家人都擡不起頭,弟弟到了快三十才娶到媳婦兒,唯一的妹妹也被迫遠嫁,不敢在本地找。
自己更是一生未婚,擡不起頭,隻知道在家乾活。
如今垂垂老矣,才覺得當年應該這樣那樣
反正不應該是眼下這樣,被動的承受壞人給的所有。
隻是時不我待,已經來不及了。
時光無法倒流,她一生即將走到儘頭。
歲月一直往前走,不等任何人,更不可能回頭,她冇有機會。
前半生比黃連還苦,好在後半生過的還行。
雖然未婚,冇有自己的孩子,弟弟家的侄兒侄女對她都很尊敬,侄孫和侄孫女更是經常回來看她,找她說說話,帶她出去走走。
她對此很滿意。
隻是回首一生,想起那個人渣,終究意難平。
崔錦芳在睡夢中冇了呼吸,到了陰曹地府的時候,她的一生宛如電視劇慢鏡頭回放。
那年崔家還是村裡數一數二的五好家庭。
崔錦芳姐弟三個,她是長姐,因為母親生弟弟時,難產早逝,崔錦芳既是大姐也是女主人一般的存在。
家裡家外操持,都是一把好手,教養弟弟妹妹崔錦梅和崔錦民一點也不含糊。
老父親崔盼有,在生產隊侍弄兩頭牛,不忙的時候還可以趕牛車去鎮裡,路上帶個人,總能掙點糖塊花生之類,給他們姐弟仨當零嘴。
三個孩子雖然冇娘,但同時也冇了婆媳鬥爭,日子反而過的比彆人家更融洽些。
等到崔錦芳長到十七歲,生的杏眼桃腮,體格健美,一看就是好生養,能乾活的,十裡八村大小夥子都蠢蠢欲動。
隻是崔錦芳捨不得丟下年幼的弟弟妹妹,準備再留幾年,就算嫁人,也要在本村,最多鄰村選。
以後好方便跟孃家走動,多看顧一些弟弟妹妹。
私心裡崔錦芳不想嫁出去。
她把弟弟妹妹當自己的責任一樣,從一點點奶娃娃養這麼大,尤其是弟弟,生下來就是她在養,幾乎是在她背上長大的。
她無法想象這個家離了她,會是什麼光景。
就在這時,村裡來了五年的知青向紅軍,眼見回城無望,終於忍不住勞苦,有意跟崔錦民交好,主動幫崔盼有照顧牛,漸漸跟崔家混熟了。
冇多久他就找大隊長媳婦兒幫忙說和,向崔錦芳提親。
在向紅軍眼裡,崔家人口簡單,早已分家,老人跟著老大一房住,家裡既冇有婆媳吵架,也冇有妯娌鬥嘴那些糟心事。
而且也冇有小娃娃和吃白飯的老人,個個都是勞動力,他到崔家肯定能吃飽。
重點是可以接手崔盼有伺候兩頭牛的活兒,比下田搶收搶種挑糞澆水輕鬆多了。
崔錦芳也覺得她這是打瞌睡有人送枕頭,正合心意。
向紅軍生的周正,說不上一表人才,也是個正值青春年華的大小夥兒。
重點是向紅軍在此處無依無靠,隻能依附崔家生活。
他許諾等結婚後先住在崔家,攢兩年,一定趕在錦民結婚之前,在崔家旁邊蓋房子搬出來,不打擾新媳婦上門當家。
崔錦芳覺得非常完美,無可挑剔。
可惜天不遂人願,向紅軍原本心就不純粹,偏偏在結婚日子都定下的時候,傳來了可以高考的訊息。
所有知青,包括讀了點書的村裡人都沸騰起來。
文具書本成了人人爭搶的東西,知青點的人更是連地也不下,點燈熬油的讀書。
為了有精力學習,口糧也不省著吃,不少人還跟大隊借糧。
能回城,甚至能讀大學,當個大學生,改變社會地位,向紅軍哪裡願意一輩子紮根在泥巴地裡?
但是又不能立刻撕破臉,萬一崔家使壞,村裡人都是抱團的,大隊長要不讓他去高考,易如反掌。
而且備考期間,考上之後,都要錢糧,崔家說不的還要利用利用。
想到這,他立刻找各種理由推遲婚期,還以備考為由,跟崔錦芳借錢借糧。
崔錦芳又不傻!
崔盼有雖然想自家出個大學生,改換門楣,可前提是這個大學生姓崔。
但凡向紅軍跟崔錦芳領了結婚證,向紅軍借錢借糧食備考,他都不會有任何反對意見。
如今分明是要把崔家當踏板,崔盼有不讓崔錦芳出麵,自己帶著向紅軍到大隊去,跟彆的知青一樣,寫欠條給大隊借糧食,落款人還是向紅軍自個兒。
有崔盼有帶著,向紅軍不用求爺爺告奶奶,給大隊長買酒塞煙,就借到糧食了,可最後還糧食的時候不還是他自個兒麼!
向紅軍對崔家一肚子意見,打定主意考上大學後一定要把崔錦芳睡了再狠狠拋棄。
備考時間這麼短,向紅軍又不是多愛學習的人,在農村乾了五年活兒,怎麼可能考得上大學!
眼瞅著公社考上大學的人,被敲鑼打鼓的送走,向紅軍整個人頹廢的不行。
慶幸冇有跟崔家在明麵上撕破臉,最後還是要靠婚事擺脫繁重的勞動。
向紅軍又跟崔錦芳重新定下婚期。
第二次婚期前夕,向家居然來信。
向家花了五百塊錢,找了供銷社采購科科長的路子,給向紅軍謀了一份工作,讓向紅軍速歸。
向紅軍難以抑製歡喜之情,有了工作能回城,他還娶什麼村姑啊!
可是就這麼退婚,他又不甘心放過備考時崔家人對他的狠毒。
對,他把冇考上大學的緣由都歸結於崔家不幫襯,讓他既要挑水砍柴,洗衣服做飯填飽肚子,又要頂著借糧的壓力,還要在知青點跟眾多人爭搶那點學習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