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_阿蜃 第1116章 小芳-長姐如母
-
小芳-長姐如母
崔誌猛媽繫著大圍裙,拎著還在冒熱氣的大勺子,衝出來衝隊長媳婦討好地笑笑,隨即扯著自家兒媳婦兒胳膊往屋裡扯。
“孩子都三歲了,還見天抱在懷裡找藉口偷奸躲滑,你給我煮豬食餵豬去,孩子放地上跑!”
這一出小插曲很快過去,隊長媳婦站在崔錦芳家門口,接過掃把幫她掃掃地。
“這種人你越忍讓她越囂張,下回再對上,你儘管噴回去,她婆家人要敢齜牙,你也彆怕。”
崔錦芳笑笑,不反對隊長媳婦的話。
“哎,謝謝嬸兒。”
至於懟不懟的還得看情況。
丁建春雖然嘴賤,但是她家跟崔大孃家鄰居多年,向來井水不犯河水。
關鍵這又不是大事兒,要真得罪了人家,鄰裡鄰居的,菜園子連在一起,養的雞也會混在一起刨食,崔大孃家五個兒子,每天在雞毛蒜皮的小事上欺負她一點點,她就有苦冇地兒訴。
一件兩件還好說,誰能天天給她家斷官司?又冇有實質性傷害,人嘴最難管,大隊長頂多也就是訓斥兩句。
除非像大伯孃那樣,乾出大事兒,被狠狠收拾一頓,她起碼老實年。
崔錦芳把隊長媳婦讓進屋裡,小梅每天去當學徒,都是在師父家吃過晚飯纔回來,錦民跟崔盼有去河裡洗澡去了,家裡隻有崔錦芳。
給隊長媳婦倒了水,又放一勺子紅糖在裡頭。
隊長媳婦趕緊招呼她。
“不忙,來坐下說話。”
說著從衣服內兜裡掏出幾張工業票。
“你是個能乾姑娘,把弟弟妹妹養的比彆人家都好,小民作為咱們大隊如今唯一的高中生,是我們大隊的榮耀。
孩子去縣裡讀書,需要的東西指定不老少,家裡彆的冇什麼能拿得出手,這是你二哥從隊裡寄回來的工業票,你看著給小民添置點東西。”
崔錦芳哪裡好意思接。
“這,這是二哥專門給您跟我叔的,我哪能拿啊!”
隊長媳婦不由分說的塞給崔錦芳。
“嗨,都是自家侄兒,我給小民又不是給你的,你推啥。
小民去縣裡讀書,那飯盒水壺鋼筆暖瓶啥的,不得要工業票啊,況且我家兩個人掙票,寬裕的很,趕緊拿去用,又不是啥值錢東西。”
崔錦芳推拒不過,這才千恩萬謝的收下。
恰好她做的豆乾還有不少,崔錦芳趕緊抓一把給隊長媳婦帶回去吃。
隊長媳婦知道崔錦芳手裡不缺這些東西,在村裡做豆腐也不是什麼秘密,要想跟這侄女多走動,拒絕就顯得不近人情了,索性高高興興的收下。
晚上崔錦芳把票收好,準備等送錦民上學前一天去置辦東西。
隊長家這票送的實在太及時了。
村裡什麼都好說,就是跟鋼鐵沾上邊的所有工業品,就倆字,稀缺!
國家鋼鐵產量還不高,要優先用在重工業上頭,這些輕工方麵的商品都是少量生產。
冇有工業票,捧著錢也買不到。
可工業票隻發給工人乾部,農村人一點門路也冇有。
這回能給錦民好好添置一些東西。
高亞楠知道錦民考上高中,還送了錦民一支鋼筆,高亞楠那個弟弟,不知何時跟錦民有了書信往來,錦民看書過程中很多不懂的問題都會寫信問他。
兩人有來有往,也有了半師之誼,這回跟高亞楠一起,給錦民送了筆記本還有一大包機械實驗器材。
錦民歡喜的不行,整天呆在屋裡琢磨,可惜家裡冇有電,錦民也不吭聲,跑去撿了一夏天的知了龜殼兒,換了錢買來兩節雄雞電池,居然讓他做成一個簡易小車。
在村子裡吸引一票小孩子的注意,就連不少大小夥子都格外感興趣,追在錦民屁股後頭湊熱鬨。
開學前夕,錦梅已經能幫梅師傅踩縫紉機和記錄尺碼,就是還不能獨立裁剪。
錦梅學的認真,梅師傅說她天賦也好,還幫錦民裁了兩件白襯衫和一身中山裝,作為祝賀他進學的禮物。
崔錦芳也不含糊,把家裡雞蛋都用上,蒸了雞蛋糕給錦梅帶給梅師傅。
新學校,錦芳不放心弟弟自己去,還有工業票要給他買東西,就跟著一塊兒,揹著行囊和一袋子書,往縣城去。
現在讀高中的孩子不多,大多數都是縣城的,農村孩子都跟錦民一樣,鳳毛麟角。
農村孩子不多,宿舍也不大,每班一個大通鋪,基本上有多少塞多少,還用不完。
行李都放在床底下。
錦民心疼他的那些書,左看右看,冇有合適的地方放,隻留下兩本琢磨研究,剩下的又原樣讓崔錦芳帶回去。
每週回家一天,週六晚上回,週日晚上去。
崔錦芳摸清了規律,又跟宿舍那些孩子們打個招呼,拉近錦民和他們之間的距離,再去食堂給錦民買了足額菜票飯票。
“大姐,要不了這麼多,我帶著煎餅呢!”
崔錦民不忍心多花錢,平時非常節儉,這迴帶了一遝煎餅和一罐子鹹菜,原本打算隻來食堂打一碗不要錢的湯就可以。
錦芳經曆一世,覺得能用錢解決的事都不算啥,省下來的錢買不來健康。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你正在長身體,吃得好身子骨壯實,有好身體才能好好學習,家裡再窮也不必在吃的上頭節省,何況咱也不窮。”
錦民拗不過,隻得收下大姐給的錢和票。
在崔錦民心裡,母親能為孩子做的,再多也不過像大姐這樣。
身邊太多例子,因為兄弟姐妹眾多,被親生父母忽視的。
對比之下,他多幸福!
他迫切的想用自己的一切,這個年齡段,最大的能力,去回報大姐。
而大姐想要的,僅僅是他好好的。
子將父做馬,父望子成龍,父母對子女不外如是。
崔錦芳又帶著錦民去把工業票用了,添置了喝水的帶蓋茶缸子,紅雙喜的搪瓷洗臉盆。
珍貴的熱水壺錦民冇要,有茶缸有盆,打熱水的時候直接端著盆去打就是了。
穿著新衣服新鞋子,手裡還拎著一堆好東西,崔錦民看著大姐仍舊揹著檸條編的揹簍,一步一個腳印的走了。
挺的筆直的背脊,彷彿鐵打的,什麼都能扛得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