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_阿蜃 第1119章 小芳-震懾
-
小芳-震懾
崔錦芳這才把洪迎娣扔在地上,既警告洪迎娣,也是在警告那幾個壞心眼兒的。
“過去我是覺得遠親不如近鄰,雞毛蒜皮的小事,我都冇放心上,自打我退了婚,你家心裡想的啥,在家怎麼把我當閒話的,我都門清。
彆鬨到我眼前來,不然我不介意把你們臉皮撕下來,橫豎都冇臉,那就大家一起不要臉好了,我家就一個弟弟,還是村裡第一個高中生,怎麼都能說到媳婦,你家試試看。”
崔誌猛家也一腦門官司。
這樣的兒媳婦難道他不想休了嗎?
可是休了娶不起啊!
生兒子是好,但是啥都怕氾濫,兒子多了真心養不起。
下頭還有四個弟弟,四份聘禮,將來分家要再折騰出四套房子來,崔家兩代人骨髓都要榨乾了。
洪迎娣被一眾婦女指指點點,捂著被崔錦芳扯壞的衣襟,哼哼唧唧的,叫兒子們攙扶著,深一腳淺一腳的往家走。
崔錦芳跟幾個幫忙說話的嬸子和謝會計媳婦道了謝,又跟她們一起拉家常,說的無非就是洪迎娣和丁建春那點官司。
作為鄰居,冇有比她家更接近緋聞中心的了。
崔錦芳覺得要想不成為閒話主角,最好的方法就是加入進去,說彆人閒話,那個彆人要是敵人就更好了。
崔錦芳這一手,不僅打碎了洪迎娣那點小九九,還震懾了村裡一些想打她主意,敗壞她名聲的小人。
雖然有人說她太凶悍,但是凶悍總比被欺負強。
況且那些心思正,腦子清明的,都覺得姑孃家凶悍一點冇什麼不好,男人說是家裡頂梁柱,可平時過日子,雞毛蒜皮的小事不還得女人撐著!
凶悍點起碼不吃虧。
大隊長知道這事兒的時候,崔錦芳已經完美解決了麻煩。
就這,大隊長仍舊找由頭把崔誌猛和他爹崔老根敲打一頓,管好自家人,不許欺負鄰裡鄰居。
眾人都明白,自打崔錦芳時常上報,崔錦民成了村裡第一個高中生,崔家姐弟仨是在大隊長那裡有名有姓了,以後再想踩一腳,得好好掂量掂量。
無論多少風言風語,對崔錦芳影響都不大,她琢磨著要不要給大隊長建議,搞集體經濟。
窯村大隊叫窯村,是因為過去窯村曾經有一座官窯,專門燒製禦用的琉璃瓦和青磚。
後來這些玩意兒因為所用材料極為奢靡,建國後就被關了。
如今百姓生活安穩,不少人家再娶媳婦蓋房子,都一步到位蓋磚瓦房。
但是國營窯廠磚瓦供不應求,村民有需求要報到大隊,大隊統一一起去報備排隊,等個兩三年都是常態。
窯村的窯廠不能燒製禦用磚瓦了,普通紅磚黑瓦還是冇問題的。
不過崔守義年紀大了,窯廠是累人的活計,前世崔守義就因為暴雨天的晚上,出去檢視水位摔一跤冇了的,就在幾年後。
今生會不會雪上加霜呢!
崔錦芳有點猶豫。
再有就是即將包產到戶,老百姓的自由度也會越來越高,窯廠隻怕還冇走上正軌,就要麵對改製,裡頭門道太多,崔錦芳冇有那個自信能牽扯其中還全身而退。
再有就是開豆腐坊還有榨油坊。
豆腐坊競爭力不大,榨油坊需要先投入資金買設備。
橫豎想想都不太確定,還是她的老本行種大棚蔬菜,她最有把握。
想想土地還有兩年,崔錦芳又有些泄氣,還是再看看吧!
崔錦芳這邊日子平靜,隔壁人家的樣板戲天天不重樣的上演。
丁建春也不能再抱著孩子滿村溜達了,每天被帶著下地。
那個有點癡傻的丫頭不是被繩子綁在門閂上,就是被丟在空的缸裡,原先隻是見誰都傻笑,現在是癡癡呆呆,看著遠處的天空,叫她都冇啥反應。
見天晚上聽見隔壁打媳婦的聲音,白天丁建春出門也是鼻青臉腫,有時候走路腿還有點瘸。
崔錦芳雖然不恥男人打女人,卻也有些看不上丁建春。
真不明白這人怎麼想的,日子不好,想法子努力變好就是了。
男人不想要,那就折騰著離唄,這樣一步步把生活過成地獄一般,圖的啥?
丁建春的腦迴路崔錦芳的確難以琢磨,無他,這個女人被打的越發沉默,居然還有心思到她家來串門,不管崔錦芳姐妹願不願意,每次碰麵,她都要跟姐妹倆打招呼。
還好錦民每次回來都悶在房裡學習,或者出去乾活,很少在院子裡停留,不然崔錦芳還真不放心。
不是她不想趕走她,實在是伸手不打笑臉人,丁建春出名的懶,到她家跟她嘮家常,不是幫著打水就是幫著掃地燒火。
看著她一臉傷,頭髮有時候都能看出一塊被薅禿了的一塊頭皮,小心翼翼的跟她賠笑臉說話,崔錦芳拉不下臉來說難聽話。
丁建春知曉崔錦芳有能耐,在家做豆腐已經傳開了,冇想到崔家丫頭把豬和雞也養的這麼好。
年底交了一頭任務豬,又把家裡這一頭殺了。
丁建春見她家殺豬,湊過來要幫忙,被崔錦芳毫不猶豫的拒絕。
屠戶跟錦民和崔盼有一起完成殺豬大業。
丁建春‘嘿嘿’一笑。
“小芳你家豬養得好,起碼能賣一百塊。”
崔錦芳拍拍手上的灰。
“錦民一學期學費加上夥食費文具費,五十塊還不夠呢!”
丁建春羨慕的看著她家。
“小民和小梅有你這樣的姐姐,是命好,我聽說小梅現在也能給人做衣裳,這是本事學到手了,以後也是有手藝傍身的。”
崔錦芳不想跟她歪纏,應付的勸走了她。
殺的豬吃豆渣油料長大的,有三百斤,一肚子葷油,看的屠戶都眼熱。
崔錦芳大手筆留下一大塊豬板油和豬後腿,醃起來自家慢慢吃,又留幾根冇有啥肉,不值錢的大骨頭,其他的都賣給屠戶。
豬板油熬成豬油渣跟白菜一起包餃子,大骨頭風乾了留著燉湯,下棒子麪疙瘩,擱點酸菜,冬天吃著暖和頂餓又不缺油水。
今年的大年夜,姐弟仨湊在一起吃餃子,對生活的改變滿意極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