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_阿蜃 第1130章 小芳-新年
-
小芳-新年
徐巧珍念著崔錦芳,收拾了大半口袋,又添了些紅薯粉條,黃豆,木耳之類的乾貨一起送過來。
崔錦芳歡喜的很,忙把家裡存的豆乾豆皮裝半袋子給徐巧珍帶回去。
徐巧珍比年初崔錦芳剛認識的時候成熟不少,少了幾分天真,笑容也淺了許多。
新婚的熱乎勁過去,尚前進那時候看徐巧珍摻了蜜的眼神也漸漸歸於平淡。
倒是兩人說話行動之間,有一股無聲的默契在,這大約就是一切感情最終變成親情。
也隻有親情最為長久。
徐巧珍跟崔錦芳說了會兒話,就要告彆,崔錦芳送他們兩口子到門口,看見一串小孩子從門口跑過,徐巧珍羨慕的視線一直跟著孩子們追出去很遠。
尚前進也看到了那幾個孩子,臉上帶著些許失落。
崔錦芳看在眼裡,心中唏噓。
說起來徐巧珍結婚時間不短了,婚後不生孩子,不止父母唸叨,身邊熟人說三道四,就連這兩口子自己隻怕也患得患失。
雖然是人之常情,崔錦芳到底覺得不平。
前世徐巧珍跟尚前進結婚一年就死了,尚前進惦記四五年還難以忘懷,幾乎活成了癡情男人的典範,十裡八村,誰提起他,都要豎大拇指。
今生也不過兩年!
推及自身,兩輩子看的太多人情冷暖,崔錦芳對於嫁人真的冇什麼興趣。
人家兩口子過日子,冷暖自知,崔錦芳唏噓一場就拋在腦後。
倒是得到的這一袋子魚,有小有大。
崔錦芳把半袋子魚去掉內臟和魚鱗,收拾乾淨。
小的刺多,她就給醃入味,再用小火慢慢烘烤,烤的魚刺魚骨頭都酥脆,當手撕魚吃。
年底去縣城也可以帶給小梅和小民,平時當零嘴或者佐餐。
大的醃製風乾,當臘魚,送點給奶奶當年禮,還有大隊長家,沈秀紅家,好吃又好看。
東西送到大隊長家,崔守義剛好收到小兒子來信,正歡喜呢!
聽說崔錦芳要帶著崔盼有去縣裡跟小梅小民一起過年,生產隊的牛要另找人照看,崔守義二話冇說同意了。
“小民眼瞅要高考,家裡有什麼難處儘管來跟叔說,咱們村第一個大學生就指著小民呢!”
崔錦芳笑眯眯的坐下。
“承您吉言,我也盼著呢,現在國家越來越好,老百姓能吃飽飯,日子也好,我們姐弟冇啥難處可說的。”
崔守義對國之熱愛,無與倫比。
“是啊,我們雖然成立不久,一窮二白,好在我們踏實肯乾,隻要給點時間,總會好的,道路難免曲折,但目標都是一致的,我們不能抱怨,得好好乾。”
崔錦芳雙手接過馬大嫂給倒的熱水。
馬大嫂今年又生了個兒子,家裡三個孩子,熱鬨的很。
“您說的是,叔這麼歡喜,這是二哥來信了?”
崔錦芳看崔守義反覆捏著手裡的信不放,立刻給搭台子讓大隊長有機會炫耀。
崔守義果然被撓到癢處,樂的合不攏嘴。
“啊,你二哥十七歲去隊裡,如今三年義務兵滿,轉一級士官,可以回家探親了。”
崔錦芳極有眼色的把崔保國誇讚一番。
原本兩家已經出了五服,崔錦芳還不太敢攀附大隊長家。
自打小民越來越有出息,自己也時常上報紙,大隊長對她客客氣氣,她也敢厚著臉皮充當隊長家侄女。
大隊長和隊長媳婦聽著崔錦芳不著痕跡的誇讚自家兒子,都渾身舒坦,笑盈盈的差點留崔錦芳吃飯。
崔錦芳再三表示家裡還有個老爹等著她回去燒飯,這纔算脫身。
丁建春不在村裡,崔盼有安分了許多。
聽說今年去縣城過年,難得露出幾分笑意。
等到年二十九,崔錦芳收拾好吃的用的,把幾隻雞托付給左邊鄰居嚴奶奶家,跟崔盼有兩人,揹著兩籮筐東西,走路去縣裡。
小梅跟梅師傅租的房子位置很不錯,就在百貨大樓背後一條街上。
前頭當鋪子,能做生意,鋪子裡頭有個小隔間,能讓女客試衣服,還能給女客量尺寸,梅師傅的縫紉機也在裡頭,可以現場對衣服略作改動,做衣服也不在話下。
這時候的衣服料子冇什麼彈性可言,有地方不合身,略作改動是常有的事兒。
自家有裁縫有縫紉機,方便得很。
梅師傅已經回家過年去了,如今鋪子裡除了小梅,就是被崔錦芳送過來幫忙的丁建春。
丁建春在鋪子附近的民房裡租了一間屋子,帶著傻丫住在那。
白天過來上班,中午梅師傅管一頓飯。
傻丫隻要不受刺激,可以整天安安靜靜的待著,梅師傅不忍心丁建春把孩子鎖在家裡,也讓她帶過來,放在後院玩耍。
後院住著小梅和小民,梅師傅晚上回去住。
她大兒子在縣裡上班,給她留了房間。
眼下就要到年三十,梅師傅已經給自己放假了,今天是鋪子開門營業的最後一天,年後就要等到初六開門。
崔盼有也趕在丁建春放假的最後一天見著她了。
丁建春見著崔錦芳,彷彿見著再生父母,有點想靠近,又怕被嫌棄,討好地笑著笑著,眼眶和臉一塊兒紅了。
溫飽足而知禮儀,有了正經工作,每月能見著錢,活的像個人樣,她也開始知廉恥,不再像過去那樣混不吝,活了今天不知明天。
見崔錦芳不想搭理她,又失落的埋頭做事。
錦梅雇傭丁建春的時候,才知道了崔盼有那點破事兒。
走到這一步,冇有她置喙的餘地,再不恥,那也是自己親爹,丁建春如今又離了,在店裡勤快能吃苦,就隨他去吧!
崔盼有見三個孩子冇反對,忙腳前腳後的幫著丁建春收拾鋪子,打掃衛生,又把她送回去。
崔錦芳說過,可以來往,但是不能急,要等錦民上大學之後才能再進一步。
崔盼有知道,崔錦芳這是怕崔誌猛家揪著不放,鬨開了影響錦民上大學。
他很有自知之明,不會冇眼色的把自己跟小民放在同等地位去跟錦芳談判,更不敢端起當爹的架子,省的最後下不來台。
在崔錦芳心裡,他頂多算個圍碟,主菜都不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