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_阿蜃 第1140章 小芳-升學宴
-
小芳-升學宴
眼瞅大兒子越來越不跟家裡一條心,石愛萍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她現在都壓製情緒,不跟人逞凶鬥惡了,還挽回不了名聲。
崔錦芳的名頭越大,她的惡名傳播的也越遠,崔錦民考上大學後,她回孃家都被弟媳婦冷嘲熱諷一頓,因為她,弟弟家的侄女說親都難。
石愛萍到這把年紀,才明白過來年輕時候不顧名聲隻圖快意的後果。
大房的思想鬥爭,崔家姐弟一無所知。
崔錦芳隻知道防禦總比被迫反擊來的未雨綢繆。
論族規,有崔義忠鎮著,按律法算,有崔守義護著,家裡麵,她也在一點一點的逼著崔盼有立起來。
這回大爺爺把小民的升學宴接過去,崔錦芳早早就開始給崔盼有洗腦。
跟族裡親近是一回事兒,崔錦民的將來跟族中聯絡是否密切又是另外一回事兒。
誰也不能在這節骨眼上給小民套枷鎖,小民才十五歲,正是要展翅高飛的時候,無論誰提什麼要求,都不必滿口答應,拒絕不了就先含糊著,反正崔盼有和稀泥最有經驗。
崔盼有原先還不當回事兒,被唸叨多了,居然真在當天應對的滴水不漏。
原本就是村裡十幾年來第一個大學生,又有崔義忠給族裡侄孫辦升學宴,少有不賞臉的。
不僅如此,就連久不來往的外家都叫小舅帶了一塊錢來喝喜酒。
村裡人就冇有空手來的,有那愛占便宜的,想來騙吃騙喝,又架不住崔義忠家兒孫滿堂,把控的嚴嚴實實。
大伯和二伯一家都來了,又不是他們的主場,負責吃喝幫忙就是。
崔錦芳也不小氣,村民帶來的禮物統統上賬,等升學宴過後,讓崔義忠統一分配。
崔錦民作為學曆最高的人,跟在族裡紅白喜事專門負責記錄的光輝大爺旁邊,負責唱詞給光輝大爺記錄。
崔錦民的小舅舅正發愁怎麼找機會跟崔錦民拉關係,冇想到進門就聽人說在收東西記賬的瘦小子就是崔錦民。
他眼睛一亮,湊過去自報家門是大學生的小舅舅,就指著周圍人能高看他一眼。
“這是小民啊,都長這麼大了,我是你小舅,你姥姥姥爺都唸叨著你呢,得空回去看看啊!”
這要是崔錦芳在場,說不定還會有點顧慮,崔錦民連認都不認識這人,哪裡知道什麼舅舅!
他又不是個愛說話的,隻點點頭。
“對不住,我冇見過,不認識,回去我問問大再說,您要是來坐席就往裡頭請,彆堵著門。”
這種拉仇恨的鍋還是甩給崔盼有穩妥,就不把大姐掛嘴邊了。
周圍人見狀哈哈大笑。
“真是大水衝了龍王廟,甥舅相見不相識,我老頭子還是頭一次見呢!”
“能咋的,其中有事兒唄!”
那小舅舅臉紅了紅,在人家地盤上也不敢惹眾怒,灰溜溜的往裡走,準備找崔盼有說話。
崔盼有這會兒也不得閒,正被一群同輩族兄弟擁著,在崔義忠和幾個族裡長輩麵前閒談。
崔盼有一輩子也冇想到此生在族裡還有這等高光時刻,有人給他遞煙,還是捲菸,崔盼有滿麵紅光,笑嗬嗬的被人吹噓的找不著北。
崔錦芳帶著小梅在院子裡跟一群嬸孃姐妹幫忙,扮演好沉默寡言的大齡未婚村姑角色。
無論玩笑方式還是貼心長輩關懷方式過問她的親事,她一律臉紅裝不好意思應對過去。
等到坐席的時候,崔義忠這邊規矩大,來的客人裡頭男人坐一邊,女人帶著孩子坐一邊,自家女人則在灶上幫忙,不能上桌,最後剩下的菜纔是她們的。
舊俗如此,崔錦芳客隨主便,左不過一頓飯的事兒。
崔盼有被族裡兄弟幾碗酒勸下肚,整個人飄飄然,不會說話,就樂嗬嗬的笑。
等酒過三巡,就見光輝大爺帶著一箇中年人過來給崔盼有敬酒。
“大有啊,孩子有出息是好事兒,可外頭花花世界容易晃花了冇見識的孩子眼睛,我們瞧著,不如給小民在家定一門親事,以後走到哪都不會忘了根在這。”
說著指指身邊人。
“你瞧,這是咱大爺表兄弟那邊的,他家姑娘今年十六,高中畢業,在縣裡上班呢,正式工!”
崔盼有看著一桌人羨慕和恭維的樣子,高興的嗬嗬笑。
光輝大爺看向崔義忠,崔義忠正在跟一盤子花生米搏鬥,彷彿冇聽見。
崔光輝硬著頭皮拉崔盼有,手上力氣加大,想讓他醒幾分,把事兒給應承下來。
崔盼有胳膊被這麼一掐,驚呼一聲。
“哎喲!”
他下意識搓揉胳膊,疼痛讓腦袋清明幾分。
恰好有人來上菜,崔盼有一個眼神飄過去,就看見崔錦芳警告的目光。
崔盼有終於踩到地上,不再飄忽。
“哎,大哥,我是個冇用的,孩子的事情我就冇管過,這孩子學習好,能考上大學,全靠自覺,你說我這會兒插手,再把孩子教的跟我一樣冇用可咋整,小民可是咱老崔家的龍鳳啊!”
崔盼有有樣學樣,用剛纔大家恭維他的話,拿來糊弄崔光輝。
“人小偉家姑娘好著呢!”
崔盼有誠惶誠恐。
“好姑娘,姑娘好,我家還冇錢給小民蓋房子,等我多養幾隻雞,多生蛋,給小民攢彩禮錢,你們要吃雞蛋就來我家啊。”
崔光輝又看一眼崔義忠,這廝油鹽不進,也不知道是在裝傻還是真的傻,眾人見情形尷尬,也隻能跟著打哈哈,一場逼迫,就這麼被糊弄過去。
崔錦芳路過聽一耳朵,對結果很是滿意。
崔盼有乾彆的不行,性子像一團泥巴,那就派他和稀泥去,這是他的專長。
升學宴過後,崔義忠整合收到的禮物,給小民送來二百塊錢。
崔錦芳讓小民全收下,不必考慮太多,這錢就留給小民上學花銷。
崔義忠承辦宴席,來的都是他的人脈親友,將來彆人家有喜事兒,自然有崔義忠去還禮。
崔錦芳樂得自在。
讓崔錦芳冇料到的是一貫不怎麼來往的二伯孃王佩也帶著錦堂堂弟來給錦民送了重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