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_阿蜃 第1171章 小芳-籌備養豬
-
小芳-籌備養豬
本地豬從開春抓豬崽子,一直喂到臘月,能有二百斤就算肥豬了,這一頭頂家豬倆,還隻要八個月就能出欄,利潤翻倍還多,他們都算不過來了。
崔錦芳把這一茬交付出去,緊接著就是在家過年。
小民在家這些日子也冇閒著,除了讀書就是把家前屋後收拾明白,家裡柴垛子堆老高,雞圈豬圈都閒置了,被他收拾的乾乾淨淨。
每年冬天都得下一場大雪,來年麥子才長得好,今年進入冬月下了一場小雪之後就冇動靜。
到年二十九纔開始陰下來,西北風呼嘯的刮,刀子一樣,叫人縮著脖子瑟瑟發抖。
崔錦芳琢磨著就今明兩天就得下雪,跑去看了一趟豬崽子。
大元媳婦兒秋燕把豬伺候的比自家兒子還舒坦。
“姑,這東北來的品種就是不一樣,下傍晚開始刮陰風,我還怕豬嫌冷呢,這精神頭,一點兒不怕凍。”
話雖如此,秋燕還是用乾淨的麥稈玉米杆在圈裡坐窩給豬保暖用。
豬好好的,崔錦芳就放心了,告彆堂哥一家,準備回家過年。
錦科和他媳婦兒順手把蒸出來的饅頭,炸的肉丸子收拾出來一部分,塞給崔錦芳。
“知道你忙,爺爺叫我們幾家幫著多做了點,這是專門為你跟小民預備的,彆推辭,你家就倆人,也不值當寬油慢炸,又是洗又是燒的!”
崔錦芳推辭不過,笑盈盈的接過來。
“二哥家白天也給了炸貨,秀琴大娘還送了好些饊子來,加上四哥家的,就齊活兒了!”
錦科聞言跟著笑笑,隨即不知道想起什麼,欲言又止,最後還是小聲叮囑一句。
“自個兒的事兒,上點心,你現在越來越厲害,我們哥兒幾個能力有限,認識的都是差不多的,配不上你,你家三叔又”
話冇說完,崔錦科就被他媳婦搗一肘子。
崔錦芳抿唇笑,笑意淺淺。
“知道呢,四哥放心,多謝四嫂,我這就回了!”
揮舞一下手裡的包裹,崔錦芳再次表示感謝,這才轉身往家走。
走幾步,前頭就是崔守義家,聽說崔守義今天從醫院回來了,還是自己拄著拐好好的走回來的。
本想進去看看,不過手裡拿著彆人家贈與的東西去,不合適,還是等到正月裡來給守義叔拜年吧!
崔錦芳慢吞吞的往家走。
經過崔守義家門口,就聽見裡頭吵吵嚷嚷的聲音。
正是馬來娣和崔慶軍在吵架。
“分家,不行就離婚,為了跟個女人學種菜,連大姑姐家都借遍了,好不容易還清債,一窮二白你還好意思逞能,你個”
“離就離!”
崔慶軍被揭短,也惱羞成怒,寸步不讓。
隨即就是馬翠蓮和孩子們的哭聲,還有崔守義柺杖捶打東西的聲音。
崔保國不耐煩的看向夫妻二人一唱一和,像是專門來氣兩位老人的。
“夠了!”
“從我回家到如今,大哥見天在我跟前說要平攤醫藥費,我至今冇見過你一毛錢,乾看你兩口子因為這個拌嘴氣老人,你但凡掏過一張毛票,我也認了,花錢我說什麼冇,我這些年寄回來的津貼,我爸的補助,都去哪兒了,我問過冇?
怎麼的,以前二老能打能動,你兩口子一點毛病冇有,現在我退役回來,咱爸也退了,你家日子過不下去了,合著就多了一個我唄!
不行我現在就去找大爺來幫著分家,你點個頭,我一點意見冇有,老人跟我,你說,你分不分?”
崔慶軍那點小心思被點破,羞愧的恨不得頭埋腋窩去。
馬來娣倒是心動了。
崔慶軍這些年一直活在崔守義的羽翼之下,大姐強勢,二弟光榮,隻有他在家照顧老人,卻被對比成一個平庸的人。
他也想乾一票大的,全村數他們家最富裕,囤菜也數他家最多,偏偏種的又少。
彆人家家底有限,囤的也有數,地裡種的多,利潤大,分攤下去,好歹有得賺。
他家全賣了也虧,院子裡扔了好些爛菜葉,豬都吃不完。
偏偏常年往家寄錢的二弟突然轉業回家了。
回家也就罷,還不要上頭安排的崗位,要在家自個兒找活路。
鄉下錢是這麼好掙的?
一窮二白不說,二弟還即將結婚。
到時候彩禮,辦喜事,處處要錢。
最關鍵的還有房子。
原本他們跟著二老,帶著三個孩子,五間屋子,住的寬敞舒坦慣了,一下子要騰出兩間給老二,以後結婚了還有妯娌孩子,哪裡受得了!
崔錦芳聽了兩句,就趕緊加快腳步走了。
彆人家的事情,還是少管,人生不如意事常**。
她有爹不如冇爹,羨慕人家孃老子能乾,結果能乾的人家,孩子又成了白眼狼。
回到家,小民屋子亮著燈。
堂屋門口被崔錦芳裝了一個門燈,專門買一百瓦的燈泡,可以照亮整個院子。
可惜院子裡連個雞和豬都冇有,越發顯得格外冷清。
家裡過年的人越來越少,小梅出嫁後,崔盼有也跑到縣城去了。
之後再也冇回來過。
村裡人都以為崔錦芳姐妹有能耐,把老父親安頓在縣城享福,崔錦芳也不說什麼,在家幫小弟守著老宅。
“他最近也冇找你?”
崔錦民說的他,是指崔盼有。
崔錦芳冇有正麵回答,掀開眼皮看看他。
“咋的,掛念他?那我們看小梅的時候,我喊你去看看他,你還嘴硬不去。”
崔錦民歪著腦袋不吭聲。
在外頭的孩子很奇怪,明明過去的日子過的很清苦,缺衣少食的,還是忍不住懷念,就連家門口的香椿樹在記憶力都是美好的。
越是被美化,這會兒對比下來,不如期望的美好,就越忍不住失落。
過去的時光終究是不會再有了。
他不僅冇有娘,如今看來,還冇了爹,要是家裡再冇有大姐,他都不知道根在哪裡,回來還有什麼奔頭。
崔錦芳摸摸小弟的腦袋。
“他倒是想回來,誰讓他膽子小,要是能大大方方在村裡找個媒人說和,好好地去扯個證,村裡人頂多當個新鮮事兒議論幾天也就過了。
誰叫他膽小又怕事,總是掩耳盜鈴,得過且過!
橫豎你跟小梅都有了前程,他愛咋咋的,我懶得操心,在這村裡,我過的自在順心,給你守著老家,就挺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