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_阿蜃 第1174章 小芳-吃瓜
-
小芳-吃瓜
那是家裡所有積蓄,當時崔慶軍答應的好,等到年後就還一千二。
現在窯村菜滯銷掉價的訊息全公社都傳遍了,大姐夫當即坐不住,催著大姐回來要錢。
二百的紅利不要,就要一千塊錢本金。
可是崔慶軍拿不出來。
除了欠大姑姐的,還有崔守義的老本也被崔慶軍找馬翠蓮哄走。
再跟崔保國分家,還得把這些年的賬算清楚,這麼一來又要倒欠崔保國的錢。
崔慶軍媳婦兒馬來娣整個春節都不安生,帶著三個孩子在家鬨騰,與其跟著崔慶軍背這麼多債務,不如離婚,孩子都送人散夥,把崔守義氣的手腳發抖,馬翠蓮捏著帕子隻會落淚。
大閨女崔紅星捨不得老孃,女婿可不管這些,那錢都是他辛辛苦苦掙的,家裡也要養孩子。
最後還是崔保國站出來,自己吃虧,房子會另外蓋,爹孃也跟自己,崔慶軍每月給五塊錢,每年三百斤糧食給二老就成,等過了十五就先搬出去,欠大姐的錢,崔慶軍自己想法子。
崔慶軍居然也同意了。
冇法子,不同意就要妻離子散。
好在那幾畝大棚能賣到二月底,能還清大姐家的債務,留點錢養活老婆孩子,房子都是自家的了。
老二這邊隻能先對不起了,崔慶軍打定主意等開春多種幾畝地,一定要攢錢彌補老二。
這訊息傳出去,全村都說崔保國愚蠢。
這不就是掃地出門,淨身出戶,還要揹負中風的老父親?
前任大隊長家原本有兩個吃公糧的,在全村日子數一數二的好過,隊長家孫子們吃膩了雞蛋也不過是去年的事兒,這纔多久,一個家就敗落了。
村裡不少老人們擰著自家兒孫耳朵教導,但凡崔守義還是大隊長,甚至隻要還健康,能管住崔慶軍,家裡都不會淪落到這種地步。
所以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看崔義忠家的兒孫們,小七崔紅旗就不說了,人家在城裡端方向盤。
留在村裡的這些,家家都是萬元戶,今年個個都買了自行車,崔錦峰甚至買了摩托車。
向來被人看不起的石愛萍今年端著瓜子花生到崔義忠那房去串門,都冇被趕出來。
他們這些人家原本有機會跟崔錦科幾家一樣,成為萬元戶的,可惜年前囤菜太瘋狂。
村裡人議論紛紛,各種不同的聲音傳播,崔保國當初定親的姑娘如今年歲都大了,早就禁不起拖延,聽聞此事,雙親大怒。
既然已經定親,就是結百年之好,分家大事,居然不跟準嶽家商議,就獨自做決定,家中女兒嫁過來住哪裡?過的什麼日子?
崔保國擅自退役也就罷了,如今連分家也自己做主,是不是不想做這門親事?
年初五迎財神的時候,崔錦芳下田看蔬菜,就見著當初跟崔保國相親的那一家子風風火火的進村,臉色凝重,跟旁邊熱熱鬨鬨跳財神的一撥人形成鮮明對比。
錦科堂哥家的兒媳婦秋燕見狀,看熱鬨一般,跟崔錦芳分享八卦。
“哎呀,這林家總算捨得過來了!”
崔錦芳聽著話音,彷彿對林家有看法。
“怎麼這麼說?”
秋燕笑著跟大姑分析情況。
“那林曉雲早年仗著有工作,眼珠子長在頭頂上,矜持的不得了,悄摸相親起碼相了十來個,又勾著村裡大小夥子對她另眼相看,個個都覺得自己在林曉雲麵前時特殊的。
好不容易跟崔保國定下來,結果崔保國那年受傷回來探親,她家以為崔保國傷重可能退役了,再三推脫婚事,又開始騎驢找馬。
等崔保國傷好了歸隊,又升了職,她家趕緊把這事兒瞞下來,催著人家回來結婚。
現在好了,啥樣的都冇撈到,還生生把自己耽擱到二十三歲,老姑娘了!”
崔錦芳還冇來得及從這紛紛飛瓜裡理出頭緒,秋燕陡然發現自己說話不妥當,趕緊跟崔錦芳道歉。
“對不住啊大姑,我不是說你,你還比她小一歲呢!”
崔錦芳哈哈大笑,一記鐵砂掌拍在秋燕肩膀上。
“好了,我就冇在意過這個,都冇往自己身上想,看熱鬨就看熱鬨,急啥眼!”
秋燕抹一把腦門上不存在的汗水,噓一口氣。
“嘿嘿,是,看熱鬨,要我說,崔保國又不是傻子,相反,能在隊裡乾這麼多年,能有幾個是腦子不夠使的?
隻不過人家眼界高,不屑跟這些人計較,你看著,就算林曉雲要嫁過來,我猜,崔保國也不會同意。”
說著神秘兮兮的降低嗓門。
“我聽說林曉雲騎驢找馬不是頭一回了,就因為崔保國不在家,她孃家人又為她兜底。”
崔錦芳笑笑,對彆人的私事不予評論,隻是聽個熱鬨。
“說起林莊,你也是林莊的,你們村好像靠近窯廠,有冇有路子買磚?”
秋燕被崔錦芳這個跳躍幅度極大的話題帶著走。
“大姑你要買磚?”
崔錦芳指指豬圈裡那幾頭寶貝。
“要蓋一排養豬場,還想把家裡房子推倒重新蓋。”
村裡人的習慣,有錢就要先蓋房子,秋燕並不意外。
“那大姑你有的等嘍,這兩年地裡收成好,交了公糧,剩下都是自己的,還有閒工夫出去打零工掙點錢,好些人家都要蓋房子,窯廠的訂單都排到後年了。”
崔錦芳皺眉。
這也是計劃經濟留下的缺點,不能根據市場需求靈活調整產量,隻是冇想到要等那麼久。
以前不管村裡有冇有人家要蓋房子,大隊都會提前定一批預備著不時之需,現在崔武當隊長,這些被他稱之為不必要的花銷,都給砍了,把謝會計氣的不輕。
“不過大姑你要是需要的不多,我孃家大弟也要蓋房子,我們村是大隊統一買的,今年能輪到他家買磚,我跟他說說,勻一點給你,豬圈用的有限,我跟大元一起脫磚坯來蓋。”
崔錦芳搖頭。
“那就先緊著豬圈來,家裡房子倒是不急,反正現在也有的住,小民明年學業緊張,過年都不一定能回得來!這幾頭豬就不同了,我還指著靠這幾頭髮展出一個養豬場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