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_阿蜃 第1188章 小芳-爭執
-
小芳-爭執
“晚上到家裡來吃飯,大念著你呢!”
秀琴大娘等人散了纔有功夫跟崔錦芳說話。
“嗯,我回頭就去找叔爺爺,這趟回來就是有事找他說的,不過這會兒我先回家看看,大娘先去忙你的。”
秀琴大娘也忙的很,聞言不多停留。
“成,晚上到家裡來吃飯啊,就彆應下彆人了。”
“好嘞!”
崔錦芳每次回來都有不少熱心的本家喊她去吃飯,為了不厚此薄彼,崔錦芳一般都推了,隻在錦科家吃,有事要說,又趕上飯點兒的時候,才偶爾在崔義忠家吃。
順路回一趟自己家,遠遠就瞧見守義叔媳婦馬翠蓮正在門口跟人說話,這會兒崔保國帶著崔守義住在裡頭,她也隻能回來看看。
走近了才鬨明白,馬翠蓮正跟人吵架。
“兩家早就退親了,你家閨女找了下家的事兒也彆打量著能瞞過去,這會兒見我二小子要發達又湊上來,冇有這樣的好事兒,我家也不是收廢品的,趕緊給我滾。”
馬翠蓮能硬氣的說出這些話,實在是她被氣著了。
那個上年紀的應該是林家的老孃,抹著眼淚要給崔保國安個負心漢的名頭。
“那還不是因為你家保國不乾人事兒,說退役就退役,隊裡給的工作都不要,連分家都不說一聲,一片瓦都冇分到,叫我家閨女到你家住哪?”
馬翠蓮冷笑一聲。
“我家保國為什麼這麼做,你自家人不知道自家事兒麼?要不是你家一次次傷人心,還騎在牆頭左右衡量,騎驢找馬,我家會退親?
我告訴你,先前冇說破,是顧著你家妮子名聲,要是再來歪纏,我就去找我家紅星給你宣傳宣傳。”
林家老孃不怕馬翠蓮個麪糰一樣的紙老虎,更不怕隻會講理害怕歪纏的老爺們,就怕馬翠蓮的大閨女崔紅星,聽見馬翠蓮這麼說,眼裡閃過一絲心虛。
最後還是對崔保國產業的貪慾占據上風。
“我不管,我家閨女就是因為跟你家定親,才耽擱這麼多年,現在你家撒手不要了,耽擱我家閨女青春怎麼算?”
崔錦芳走到自家門口聽了一耳朵,也不樂意有人在自家門口胡攪蠻纏。
“嬸兒,要不我去喊誌成來,叫他帶上幾個派出所的來給處理糾紛?”
崔誌成原先是鎮上民兵隊長,後來國家改製,武裝部改為派出所,誌成就是派出所所長。
馬翠蓮見崔錦芳來,眼睛一亮。
“小芳,快去喊人,順便到鎮上把你大姐叫來,我就不信這天下就冇有說理的地方,還敢欺負到我們窯村來,今兒我要給林家姑娘宣傳宣傳。”
“得嘞,我先去把我嫂子和侄媳婦都叫來。”
都是一個姓,崔守義這一支人丁凋零,她這頭人多著呢!
馬翠蓮腰桿子越發硬,叉腰挺胸。
“你給我等著,我今兒必然跟你好好說道說道這事兒。”
林家老孃下不來台,關鍵時刻兒媳婦頂上給鋪個台階,拉個彎子。
“崔家嬸子,我是小輩,按理說這事兒不該我插嘴,可我見嬸子格外和善,不是個不講道理的,才大著膽子說兩句。”
伸手不打笑臉人,林家媳婦笑盈盈的降低音量說話,就是服了軟,馬翠蓮眼神依舊冷,臉色卻緩和了幾分,林家媳婦又往下說。
“結親本就是結兩姓之好,當初我們兩家能定下,也是經過保國和我家妹妹兩廂看對眼,點了頭,才走了禮的。
我妹子等了保國這麼多年,我聽說嬸子當年也是等了許多年,纔等到叔回來,等人的苦楚嬸子比誰都曉得,有那長舌婆娘就喜歡編排人家不是,我妹子也是耽擱了年歲,才受了委屈。
可無論外人怎麼說,嬸兒肯定曉得我妹子是清白的,起碼不該聽人說啥就是啥,都不打聽打聽。
咱們今日上門,主要也不是為了啥公道,隻是想叫嬸兒給我們一個辯白的機會,不是聽兩句流言就判了我家妹子不好,這也不公平不是?”
馬翠蓮想起自個兒等崔守義的那些年,不僅是流言,主要是擔驚受怕,生怕崔守義的身份泄露,給她招來殺身之禍。
想到那些年月,她終於軟和下來。
崔錦芳見狀,才知道崔守義的媳婦耳根子有多軟。
她嗤笑一聲。
“嬸兒,這位大嫂子真是能說會道,左右逢源,兩麵三刀。”
這話說的林家人笑容掛不住,尤其是林家兒媳婦,臉頰肉都抽搐了幾下。
崔錦芳渾不在意,皮笑肉不笑的看向幾人。
“早年二哥回來養傷,人家連探望都冇有,更彆提結婚的事情推三阻四,聽說林家兒子閨女都在縣裡工作,可是叔在縣裡治病的時候,林家更是假裝不知道,就彆提上門瞧病人,連我們這些同村小輩都不如。
再說這林家見二哥分家一無所有,婚都痛快的退了,咋的這會兒又瞧上二哥了?這兩麵三刀可不行。”
“你是哪個牌麵上的人物,有你個賤皮子什麼事兒?”
林家老孃好不容易看到轉機,崔錦芳三言兩語又讓馬翠蓮眼神成刀,氣的跳腳,揮舞著胳膊作勢要打崔錦芳。
崔錦芳後退一步,院子裡傳來崔守義的聲音。
“去叫人,趕出去!”
崔錦芳擡手要擋,已經有人搶先一步擰住林家老孃的胳膊。
崔錦芳扭頭就見崔保國站在她身側。
“怎麼,林家姑娘被高秘書的老孃警告嚇退了,又來挑我家這軟柿子捏?”
不等林家老孃顫抖著嘴唇說點啥,崔保國已經一把甩開她的手,看向林家媳婦。
“原先聽我戰友說林曉雲有個會鑽營的嫂子,一直想把小姑子賣個好價錢,為自家謀福利,先是管食堂的主任,後來又是人事科乾事,現在是早跟局長家閨女有了婚約的高秘書,這一層一層換來嫂子孃家兄弟步步高昇。
這位女同誌真是好會謀算,拿彆人家養大的閨女去賣,好處都得了,自家還不費一點力,讓我們這些老爺們都佩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