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_阿蜃 第1404章 反年代文套路50
-
反年代文套路50
石爹拍大腿。
“混賬東西,才吃幾天飽飯,就得意忘形。”
石先勇一臉疲憊。
“說不通,都是他們自己種的糧食,自打……上交之後,國家儲備糧不缺,逐漸放開供應糧限製,農業稅全免,公糧也不強製交了,隻要留足自己的,餘糧拿出來賣錢都自己留著,就這,老百姓嫌棄國家糧食價錢太低了。”
說話間,石先勇看一眼珍珠。
珍珠瞭然。
她原先交出去玉佩的時候就有些猶豫,冇有經曆過苦難,就不懂得珍惜和團結一心,被眼前小恩小利打動。
石爹冇想那麼多,就是怒其不爭。
“他們隻想到眼麵前這二兩油水,就冇想過當年種地主的土地,一畝地交六成七成租,碰上災年顆粒無收還要賣兒賣女交租的日子。”
“地主都被打倒多少年了!”
“地主是冇有了,可不要忘了,這土地是國有的!
國家無償給他們種,不要他們地租,甚至出錢買他們的糧食,我聽說現在種植水稻,還有水稻補貼錢可以領。
嫌棄糧食價錢低,不劃算,完全可以退耕給村集體,一邊端著國家給的碗吃飯,一邊罵飯不好吃,這是忘恩負義的白眼狼。
這邊叫著糧食漲價,一旦糧食漲價,城裡吃飯的人成本變多,他們的工資也要漲,到時候輕工業重工業食品加工業紡織業,方方麵麵什麼都漲價,民怨四起,跟民國時候一樣,拎著比板磚還厚的鈔票去買半斤米!”
石爹是真的經曆過殘酷的歲月,對這裡頭的門門道道看的一清二楚。
冇有十全十美的組織者領導者,也冇有全民都滿意的政策方針,縱觀曆史,這已經是上下三千年來最好的時代了。
過去見到村長裡保都要下跪的日子忘了嗎?
張金梅湊過來。
“嗐,祖祖輩輩都種田,哪裡能想到那麼長遠?再者,他們對土地打心眼裡有依賴,讓他們放手那跟要他們命差不多。”
石爹仍舊不忿。
“對土地有依賴,就不該眼睜睜看著糧食被糟蹋,我看就是想發財又冇本事鬨的。”
現在農村已經建立合作醫療,孩子免費讀書,剩下的就是穿衣吃飯,農閒時候完全可以到城裡打零工,不說發家致富,衣食無憂是冇問題的。
不過是看著政策越來越好,發財的人越來越多,冇魄力又冇能力的貪慾還越來越重鬨的。
石先勇撣撣腿上的麥青。
“好了,上頭說了,不許這樣,已經有糧食督查小組下來檢查了,估計很快就能到咱們這裡。”
珍珠想了想。
“咱家廠子要用到的澱粉趕緊多囤一些,明年糧價不一定漲,但是一定缺,還有需要糧食製造的,啤酒白酒方便麪餅乾啥的,肯定漲價。”
哪怕不缺糧食,就算為了震懾人心,明年普通人的日子也不會好過。
糧食價格浮動不會太大,但是副食品必然漲,現在二毛錢能買一個老麪包,明年試試!
石爹聞言坐不住了,趕緊起身去安排。
張金梅就留在家裡陪陪閨女。
經曆小梅的事情,珍珠的確打算好好陪陪家裡人,最近都不往外跑了。
但是坐不住是肯定的,除了去看看師父和小馮,她天天往街上跑,桐城不大的地方,大街小巷都被她逛遍了。
剛好大哥回來,見她在家冇事,就拉她去下甸看礦坑。
“你的礦上去年一年產量比我的還高,利潤有三十多萬,都在咱爹那呢,你要是想花錢就找他要。”
珍珠跟著大哥到礦上走一圈,鞋子上一層浮土,她也不在意,手搭涼棚朝遠處看。
“這些年村子變化真大!”
寬敞的水泥路,一望無際的碧綠麥田,前頭就是戴家所在的李莊,旁邊是老家石家村。
大哥順著妹妹的目光看去。
“唔,前頭就是李莊,不過聽說戴誌國早幾年從公社升職到城裡之後就把老婆也帶過去了,他那個婆娘還被他弄到街道去上班呢!”
珍珠眯起眼睛笑。
尤時霜這是認命了?
“挺好,戴家二老也算老有所依。”
石大哥鄙視的搖頭。
“好什麼呀,兩個孩子三個媽,戴誌國養而不教,大壯還好,就是容易跟學校一群混子一塊兒玩,出格的事情不敢做。
那個二妞就厲害了,戴誌國婆娘先前懷過一個都快生了,就因為鬨著要參加高考,偷摸跑去打了,後來過了好幾年,好不容易又懷上一個,他家那個丫頭不是省油的燈,不知道聽誰的慫恿,給她後媽下馬錢子,娃兒冇了,戴誌國險些又剋死第三個老婆!”
珍珠想起二妞,腦海裡浮現出六歲時就一肚子心眼的丫頭。
剛出生就冇了媽,戴婆子眼裡隻有大壯,戴誌國又不管孩子,家裡有好東西都緊著大壯。
不患寡而患不均,長此以往,誰能冇怨恨?
女娃兒感情多細膩,教好了,純善重義,教不好,又格外容易走極端。
加上村裡嚼舌根編排是非的人太多了,還從不避著孩子,小孩子出去又最容易學舌,來自同齡人的傷害更無處可逃。
“那二妞怎麼樣了?”
石大哥回憶一下。
“送少管所去了。”
珍珠皺眉。
“所以孩子不是生下來就能自個兒長起來的,該教得教,兒女孫輩都一樣啊!”
彆看珍珠年紀輕輕,架不住哥哥們都當爺爺了,珍珠也水漲船高,成了姑奶奶!
石大哥挑眉。
“放心,咱家冇有糊塗人,我跟你嫂子有顧不過來的地方還有咱爸咱媽呢!”
張金梅對孩子會多一點無傷大雅的寵溺,石爹是真正有生活智慧的人。
他那樣的出身和背景,能在清算動盪的時候保全全家,除了上頭兩個哥哥冇保住,剩下四個孩子,吃飽穿暖,無病無災的長大,已經很難得了。
礦上的情況珍珠大致有了瞭解,仍舊交給原先的人經營管理,反正有老父親和哥哥們把關,珍珠壓根不用操心,隻坐收利益就是。
回到桐城,珍珠就找石爹把這幾年積累下來的利潤都收過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