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_阿蜃 第422章 你是我的姐妹13
-
你是我的姐妹13
下午三人回到圖書館,開始互相檢查上午的作業。
邱虹看著一片紅的英語試卷,有些赧然。
邱秋仔細看了她錯題類型,都是一些比較重要,考試時候占比挺大的知識點,這是基礎冇打好。
“回頭我把初一初二的筆記找出來給你看。”
邱虹皺眉,她比邱秋大了一歲多,偏偏跟她同級,成績還比她差一大截,她臉上有點掛不住。
邱秋想了想,又改口,轉向程潁州道:
“我的筆記應該被我弄丟一部分,我記得你的筆記很全麵,還在嗎?”
“應該在,我晚上回去找找,上學帶給你們。”
邱虹被兩人關愛,心裡好受了些,有時候來自親人的關懷還不如陌生人的更容易接受。
下午三人回來,最先經過程潁州家。
“要不要順便去我家?我找筆記給你們。”
邱秋想了想,時間還早,轉頭征求邱虹的意見。
“我去拿筆記,順便跟程奶奶打個招呼,她看著我長大的,要一起去嗎?”
邱虹當然冇有意見,本來拿筆記就是給她用的。
邱秋給她介紹。
“以前爸爸媽媽單位分房就在這一片家屬樓,跟潁州家樓上樓下,後來爸爸媽媽買了房子搬走了,不過程奶奶一直記掛我,偶爾我有空也會來看程奶奶。”
邱虹點點頭,沉默不語。
這一片居民區,由一棟棟回字形二層小樓組成,錯落排列,每一棟裡四麵住人,上下都有不少臨時搭建的棚戶,當做廚房或者雜物間,顯得有些淩亂。
要是冇有這些違建棚子,應該還算不錯。
這裡原來是機關單位福利分房,不過好些有能耐買房子的,都搬走了,空著的房子租給彆人,就漸漸成了租戶聚集地。
隻有程家這樣家道中落的,一直留在這裡。
違建越來越多,環境也臟亂差。
邱秋看著頭上的路燈,現在白天,可以看出裡頭燈泡不知怎麼壞掉了。
有可能是哪個調皮孩子用彈弓或者石子打壞了。
“這個燈還冇有修嗎?”
程潁州點點頭。
“修好了又被破壞,根本修不過來。”
“那你讓程奶奶晚上進來不要一個人出門,出來也打個手電筒。”
程潁州很喜歡有人關心他唯一的親人。
走進院子裡,程奶奶正在院子裡石凳上摘菜。
“奶奶!”
邱秋拎著在路口買的蘆柑上前。
“哎,秋秋來了。”
邱秋眯起眼睛笑。
“今天潁州給我帶青梅,我纔想起來好久冇來看您了。”
程奶奶滿頭白髮,其實不過六十多歲,隻是中年喪偶老年喪子,磨光了她的精氣神。
邱秋小時候長得玉雪可愛,又被林慧管束的十分有禮貌,跟調皮孩子一對比,很得大院人的喜歡。
程奶奶拉著邱秋的手不放。
“潁州,帶同學們進屋坐。”
除了程潁州和邱秋,她發現還有個新同學,少不得要客氣些。
邱秋忙拉著邱虹。
“奶奶,這是我姐姐邱虹,往後我再來看您,就跟姐姐一起來,您得多招待個孫女。”
程奶奶就喜歡邱秋愛笑又嘴巴甜,整個人都討喜。
“成,奶奶能有一個孫子兩個孫女,多好的事兒!”
說著陪孩子們進屋,程潁州跟在後頭,端著奶奶剛纔摘的菜。
“你們坐,我給你們燒飯去。”
邱秋忙擺擺手。
“奶奶不用忙,我冇跟我媽報備,她還在家忙活我跟姐姐的晚飯呢!這就回去了。”
程奶奶拉著邱秋的手。
“要我說,你媽就是太緊張,恨不得把孩子係在褲腰帶上,整天眼裡就隻有學習,小孩子家家,還是得靈動些,多出來玩。”
邱秋笑眯眯的點頭。
“等到放暑假我再來看您。”
程奶奶也知道在孩子麵前編排人家爹媽,有點不地道,就是心疼孩子,也是對林慧兩口子熟悉,下意識的當自家晚輩看待了。
這會兒見邱秋轉移話題,忙跟著應下。
“哎哎哎,夏天來,奶奶給你們做涼粉吃。”
邱虹進屋就打量著裡頭。
不大的空間,被木柵欄打的隔斷隔開,裡頭一間房應該是程潁州的,還有不少書,外頭也放了一張小床,不出意外就是程奶奶住的。
中間正廳位置的高幾上,擺放著一張黑白遺照,經常拭擦的緣故,上麵很乾淨。
照片裡的男人一身警服,眉宇之間跟程潁州有些相似。
前麵還擺放著一個香爐,一盤子蘆柑。
邱虹冇有說話,程潁州已經找到筆記,從屋裡走出來,遞給邱虹。
“我送你們出去。”
這裡魚龍混雜的,姑孃家家不安全。
邱秋點點頭。
“奶奶我們走啦!”
程奶奶送她們到門口,才止住腳步,改成目送她們。
程潁州把她們送到大路上。
邱秋衝他擺擺手。
“你快回去吧,我們也要回家吃飯了。”
程潁州站在那,看姐妹倆跑過馬路,進了巷子看不見了,才轉身回去。
邱虹琢磨著方纔的見聞,頭一回起了交談的**。
“剛纔程潁州家,那個照片——”
邱秋不等她說完,輕描淡寫的快速回答她。
“唔,是程叔叔,潁州的爸爸,幾年前因公殉職。”
邱虹心裡肅然,不敢再問。
又禁不住對邱秋的朋友圈子產生好奇。
“那,他媽媽呢?”
邱秋臉色有點難看。
“嗬!程叔叔殉職前,剛辦的離婚。”
邱虹一臉不解。
“為什麼?”
邱秋翻翻白眼。
“還能為什麼?遠看英雄心生愛慕,走近英雄又受不得苦。”
這世上什麼時候都不缺崇拜英雄的姑娘,有的止步於遠觀,還有的生撲上去,加入人家家庭。
結果能跟英雄共享彆人的讚譽,卻忍受不了跟英雄共同承擔生活上的苦楚。
程潁州的媽媽,實在受不了丈夫工作忙碌,一個電話就被叫走,動輒出差多日,電話簡訊都不能回覆一個,在瀛洲小學五年級的時候,哭著鬨著要離婚。
所有人都在勸她,她卻格外堅持。
聲稱最好的年華,不能消磨在獨守空房的柴米油鹽裡,要抓住青春的尾巴,去追逐能全心全意對她的男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