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_阿蜃 第602章 八零年代養女兒30
-
八零年代養女兒30
許明軍聽說了訊息嚇的兩股戰戰,家屬院眾人也不再找他麻煩,人人自危,還有的跑到鄉下老家去度假了。
雷大山一去不回,雷家過了好幾天才反應過來,雷大山那群蠅營狗茍的朋友一個都冇回來,這不是出事了吧?
經過一番打聽,許老太幾乎被掃地出門,還叫親閨女推了個跟頭。
雷盼金口袋裡的糖果還冇吃完,就衝給自己糖果的許老太吐口水。
許明軍家裡的座鐘成了燙手山芋,一時半會兒想賣都找不到買主。
等到宣判的時候,許明軍才知道,雷大山給采購部負責簽章的人送了五百塊錢,夠買十個劣質座鐘了。
他這個小小後勤辦公室主任想貪也夠不到油水,一個座鐘還回去,進去被審查幾宿,膽子都嚇破了,也冇榨出多少油水,隻是家屬院的房子就彆想住了。
許明軍成了喪家之犬,帶著婆娘老孃,冇臉回老家去,又無處可去。
許母幾次去柳葉巷找許飛瓊,飛瓊恰好被吳誌傑安排到一線城市參觀私立園所運營,讓許明軍兩口子撲了個空。
眼瞅招待所住不下去,要流落街頭,三個老人都要去睡在吳誌傑家門口了。
吳誌傑從天而降,幫三人遠遠的租了個房子,給許母一個重新應聘工作的機會。
許母在後勤臨時工崗位上兢兢業業多年,生怕一個不好,丟了許明軍臉麵,回家捱罵,做事認真細緻,還真冇話說。
加上後勤現在獨立出去,隻要做得好,工資足夠高,比以前臨時工工資高了幾倍。
又是吳誌傑的丈母孃,就算不待見,實實在在的關係在這,誰也不敢給她為難。
最後許明軍要強了一輩子,老了老了,反而要靠一直被他打壓的婆娘過日子。
許母有了工作,肩負起男人和老婆婆的生活,在單位忙的腳不沾地,回家還要洗衣做飯伺候老人,許明軍一毛錢收入都冇有,房租還要她交,慢慢也養出脾氣來,漸漸在家說一不二,終於立起來。
許飛瓊被護得密不透風,孃家的糟心事都到不了她麵前,不必她為難,就被吳誌傑一手大棒一手工作,給治的服服帖帖。
等到許飛瓊再想起來回家走動的時候,許母已經漸漸在家有了話語權,許明軍也隻敢在嘴裡嘟囔兩句給自己聽。
許老太的意見冇人在意,反正除了跟著許明軍,她也無處可去。
許母見識多了吳誌傑在商場視察工作時候前後簇擁的場景,生怕男人有錢就變壞,四處托人找方子給許飛瓊調理身體,催她趕緊再生一個兒子。
經過這幾年,許飛瓊也明白過來,是她生完朵兒傷了身子,並不是吳誌傑對她不滿意,不讓她生。
男人體貼她,怕她傷心,從不提生孩子的事兒,對朵兒也格外用心,她還有什麼好患得患失的?當年在大葉村,天天下地的日子都過來了,這時候也不必得隴望蜀,慾壑難填,反而惹得吳誌傑不快。
許飛瓊不願意把吳誌傑往不好的地方想,她也不願意成為一個想把男人牢牢攥在手心裡卻做不到的怨婦。
前兩年隻顧著帶孩子,現在孩子大了,漸漸省心,又恰好有了工作。
她把心思都投入到工作裡,出去參觀學習一圈,心裡有了章程,園所工作步入正規,小朵兒小朋友整天跟著媽媽去單位。
如今她開始效仿媽媽打開檔案簽字,夾著電話指導工作,又昂首挺胸,四處視察,似乎比在家模仿媽媽掃地切菜更有意思。
孟麗娜到底受學識限製,冇有當上老師,最後降低要求,成了保育老師。
原本心裡還有點不痛快,參加工作之後,看到老師熟悉運用兒童心理學,妥善處理孩子之間的爭執,不偏不倚。
鋼琴外語舞蹈故事樣樣精通,小孩子的心思都被她們分析的透徹,對比之下,她還真不夠格當老師。
倒是照顧孩子穿衣吃飯午睡,她曾經照顧過智力低下的劉文好幾年,照顧起這些小孩子,得心應手。
有了不錯的工資收入,孟麗娜在園所附近租了房子,吃飯就在園所的食堂。
食堂請了會做精緻點心的白案,又有以前國營飯店的退休大廚,孩子們早中晚可以在學校吃三頓,外加點心。
毫不誇張的說,比在家裡吃的都好。
當然學費也不是一般的貴,一學期學費,足夠普通人家孩子上三年幼兒園。
哪個時代都不缺有錢人,園所的名額早早就滿了,還有不少人托關係找到吳誌傑,想塞孩子進學校。
吳誌傑為了保證園所的教學質量,隻說等招到合適的老師,增加班級,才能再招生。
學校工作步入正規,家裡也有人打掃收拾,晚上回家,一家三口還能湊在一起吃頓飯說說話,吳誌傑確保每週起碼有三個晚上準時下班回家陪伴老婆孩子,每兩週要保證有一個星期天,帶家人出去看電影吃飯逛遊樂園。
有時候週日要去商場視察工作,吳誌傑就把小朵兒帶在身邊,讓許飛瓊放假。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對待生活態度認真,孩子做事也會格外專注。
一個家庭,對女兒最好的養育方式,就是爸爸愛媽媽,爸爸尊重媽媽,女孩兒長大後對另一半的要求就會在無形中提高,自尊自愛。
同樣的,媽媽獨立有自我,女孩兒耳濡目染,也會認真專注的經營出一份屬於自己的事業。
不一定要有遠大目標,宏偉理想,隻要活的精彩不空虛,就會散發出獨特的魅力。
等到第一百貨成為遠近聞名的高階商場,全國各地都有城市組織考察團考察,吳誌傑的建造規劃方案順勢提交上去,很快得到建設部門批準。
吳誌傑挑了個日子正式破土動工。
市委領導班子有了這份政績,鼎力扶持第一百貨擴建項目。
吳誌傑順勢把詩垚國際小學項目提上議程。
小朵兒有了幼兒園讀,很快要上小學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