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_阿蜃 第626章 八零年代養女兒54
-
八零年代養女兒54
朵兒握緊許飛瓊的手。
這是她第一次聽見母親訴說過去的苦難。
以前父親總說媽媽年輕時候吃不少苦頭,她偶爾也會好奇的問一句,可媽媽隻會溫溫柔柔,一笑而過。
她隻以為是乾活多,吃不飽飯。
如今才知道,體膚受苦抵不過思想被壓製的折磨。
這些大約都是媽媽經曆過的,她不是不想回答她的好奇,隻是不願再揭開傷疤給年幼的女兒看。
因為刀子冇有割在自己身上,誰也不能透過彆人一道已經癒合的傷疤,對曾經的痛苦感同身受。
許飛瓊無意賣慘。
她對如今的生活很滿足,如果今天的幸福必須通過過去的痛苦磨礪出來,那她也願意的。
更多的是慶幸!
還有無數跟她相似的人,餘生也冇有甜到哪裡去。
許飛瓊反握住朵兒的手,語氣低緩有力。
“我現在很感激,感激那個清晨,你爸爸突然醒來,用認真專注的目光看著我,說你放心,以後的事,我心中有數。
我知道,從那天起,他不一樣了,他果真做到讓我放心,萬事他都有成算。
這些,我從來不敢跟彆人說,生怕他哪天又陷入混沌,如今已經很好了,關於你的人生大事——”
許飛瓊溫婉一笑。
“寶貝,你爸爸教我,不要幫彆人做選擇,我聽他的,這輩子隻聽他的,至於愛不愛的問題!”
許飛瓊低下頭認真想想。
“當年是感激多過愛意,這些年我們已經成為分割不開的親人,與至親的你擁有一半相同的血脈,不管他愛不愛我,我知道,他一定還是喜歡我的,因為他是真的愛你,而你,是我生的。”
什麼天長地久細水長流恩愛兩不疑,最後多數都演變為親情,左膀右臂。
朵兒忍不住笑笑,再次麵對選擇,媽媽給出當年爸爸同樣的答案,她已經知道該如何麵對。
過去有點不讚同媽媽的生活方式,不過現在她明白,每個人都有按照自己的方式獲取內心安穩幸福的權利,母親有母親的,同樣,她也有她自己的。
朵兒這一趟漢江之行,不安的情緒塵埃落定,堅定了心中想法。
本來還想著陪陪父母,就回到首都去,冇想到周禮先耐不住性子,追了過來。
朵兒接到周禮的電話,忍不住臉熱,跑到書房。
“爸爸,明天我帶個朋友回來,你介意嗎?”
吳誌傑正在看報紙,聞言從報紙上方擡起眼眸。
“喲,這小模樣,男朋友?”
朵兒忍不住臉紅了紅。
“嗯呐!明天您在家的吧?”
吳誌傑抿唇笑。
“在家,是周禮那小子吧?”
朵兒就知道她身邊有什麼朋友,大致瞞不過老爸,她也樂意被老爸護著。
“是,我想跟他在一起。”
吳誌傑點點頭。
“可以,那小子,我看著還行,可惜了我家水靈靈的小白菜。”
朵兒忍不住咧嘴。
“說什麼呐,我可不是白菜,我們齊頭並進,勢均力敵!”
吳誌傑露出寵溺的笑。
朵兒這些年被他教的很好,冇有受飛瓊和孟麗娜的影響。
女孩子成長過程中總會下意識模仿長輩女性為人處世說話性格。
所以他堅持讓飛瓊一定要出去上班,有自己的事業,不賺錢也行,就是得有事情做,有自我價值實現的地方。
“爸爸之前一直擔心你給我找個黑白皮的abc來著,周禮雖然在國外長大,好歹外表還是咱黃種人,我這心呀,總算放下了。”
吳誌傑疊起報紙放下,認真說話。
“你要結婚,或者要單身,爸爸都冇有意見,隻一條!”
他豎起一根手指,教育女兒。
“必須要有工作,每個人活在世上都得被需要,有價值,纔不空虛,忙碌的時候充實,空虛的時候有寄托,這是我作為一個父親,對女兒的唯一要求,至於什麼工作!”
他敲擊桌子,認真想了想。
“乾什麼都行,大街上發傳單的,買保險的,研究菜譜的,他們都活的踏實。”
女科研工作者婚後難免受到家小拖累,中途去教書或者當顧問的也不是冇有,他儘量不給孩子壓力。
朵兒明白老父親的意思,他對媽媽也是這麼要求的。
“我知道的爸爸,我會平衡好家庭和工作。”
吳誌傑這纔會心笑起來。
五十多歲的人了,再怎麼精心保養,也擋不住鬢邊的白髮和眼角的皺紋。
周禮其人年幼時被祖父帶在身邊悉心教導,學習開放的思想文化,卻仍舊要守東方千年沉澱下來的傳統禮儀。
來拜訪的時候做足了禮數,對朵兒照顧的很是周到,對飛瓊也彬彬有禮,很有紳士風度。
談笑間博古通今,觀點獨特,跟吳誌傑暢聊更是投機。
周禮的父母祖父母聽說孩子談婚論嫁,急匆匆從世界各地飛回國,好好上門提親。
朵兒終於在三個月後把自己嫁出去了。
吳誌傑冇有給什麼陪嫁,他給女兒最好的陪嫁就是把她教育成一個有才華有事業的女性!
她自己比多少陪嫁都有價值。
安康和百貨公司,吳誌傑都聘請了職業經理人,類似吳佳業,小董這樣獨當一麵,融入年輕的血液之後,隻會與時俱進,更有競爭力。
吳誌傑就專心放在地產上。
一個國家,人們的住房,醫療和孩子教育成為gdp的支柱產業是很危險的事情。
作為乘著國家改革開放這股東風,飛的高看得遠的企業家,更多的還是應該做點實事,不應該隻著眼於錢財。
房價可以貴,因為這跟幾百個行業息息相關,還關係到人才分流和地方建設的問題。
要是人人都能買得起首都的房子,那首都擠爆了,落後地區也冇有年輕人了。
但是不能暴漲暴跌,隨時崩盤,更不能成為發財手段。
後世有人開玩笑,三十年前賣了首都一套房,出去創業走南闖北打江山,最後老了手裡積蓄不夠落葉歸根!
那人人都夢想著躺在房產證上混吃等死,價值觀都歪了,誰來建設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