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快穿_阿蜃 > 第928章 曆劫-原生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快穿_阿蜃 第928章 曆劫-原生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曆劫-原生

碧青大人卻在視察堤壩防築途中,因為連日疲勞,站立不穩,滑落湍急河流中。

百姓為了紀念,設置碧青廟,供奉碧青大人牌位,以示感念和哀思。

隨後瘟疫四起,百姓惶惶不安,又有藥王傳人,一位老者,瘦骨嶙峋,拄著柺杖,上頭繫著師出名門象征的寶葫蘆,研製出抗疫藥方,一經驗證,立刻投入使用,救百姓於困難中。

不知是傷了什麼陰鷙,洪水退散瘟疫起,瘟疫消滅,百姓連年田地失收,人丁凋敝,暴躁易怒,逞凶好鬥。

天下紛亂起,林氏江山岌岌可危。

彼時有當朝皇太子林立琰進諫陛下,當施仁政,減輕賦稅徭役,撥錢糧賑災,令百姓迴歸本土,休養生息,恢複元氣。

無奈當時的武皇早年投身行伍,慣用武力平天下,斥責太子婦人之仁,下令發兵鎮壓暴動,引起更強反抗。

暴民所到之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使百姓惶惶,四處逃竄,民不聊生,哀怨四起。

危難之際,身處西南的漳州王,以勤王平暴亂之名,集結兵力,並王府封地私兵,打著漳州旗號,一路向北。

中途滅山賊土匪草寇,收民間有誌者,編入軍隊,越戰越勇,一路聲勢浩蕩,逼近京城。

大業武皇氣不打一處來,禦駕親征,領兵出城迎戰殺敵。

無奈京郊大營皆為官宦子弟,鬥誌不豐,貪生怕死者眾,很快兵敗如山倒。

大業武皇在此危難關頭傳位太子林立琰,誓死不做亡國君,戰死沙場。

漳州王一馬當先,斬下武皇項上人頭,軍心振奮,京郊一戰,大獲全勝。

兵馬連夜開入京城,漳州王身著金甲,與左右先鋒一起,殺入皇宮。

左先鋒許恒揣測上意,心知王爺不想擔上弑君篡位之名,當即快馬一步,趕在眾人之前,將臨危受命登基的新皇林立琰擊殺於金鑾殿上。

林立琰在太子位三十載,與陛下意見相左,時常起爭執,朝臣幾次聽見陛下感歎子不類父。

原本先皇後與武皇就相識於微末,當時還是皇子的武皇,因為母族低微,不受重視,吃了不少苦頭,進軍營征戰廝殺,流血流汗,立下汗馬功勞,才得了機會。

等武皇登基,先皇後孃家顯得不夠看,武皇吃夠了母族低微的苦頭,大肆擴充後宮,皆是世家貴女,隻為提高子嗣地位,卻為皇太子樹立十多位競爭者。

如今內憂外患之際,皇位成了燙手山芋,武皇死前甩手,皇太子林立琰被迫接手一個滿目瘡痍的爛攤子,硬著頭皮上位不過七日就死於非命。

漳州王眼看即將問鼎皇位,餘下的收尾工作都不必他操心,底下人就會儘善儘美的幫他做好。

左右先鋒帶隊,趁亂殺到諸多皇子家裡,雞犬不留。

左先鋒許恒驍勇善戰,足智多謀,帶著漳州主力,衝進皇太子宮裡,太子妃,太子良娣,三位皇孫,兩位皇孫女,殺的殺,綁的綁。

許恒深知當機立斷的重要性。

此時斬草除根,事後不過感歎一聲死於戰亂,封個哀思候之類就罷手。

可一旦留下正統血脈,之後的處置就成了天下人攻擊新皇最顯眼的靶子,輕不得,重不得,還有可能給一些勢力非分之想,惹來臥榻之側的禍害。

麵對幼崽,許恒毫不手軟,將眾人驗明正身,驅趕到密室,一把火燒了個乾淨。

出了太子宮殿,許恒舉著手中血染的寶刀。

“先皇太子家眷藏身密室,外頭奴仆失手打翻燭台,家眷儘數燒死!”

漳州王,如今大梁開國元帝,聽說此事,感歎一聲。

“先皇暴政,誤太子皇兄良久,朕悔不能早些除暴君,扶持皇太子即位,使天下百姓苦多矣!”

眾臣聞言,紛紛感歎。

“陛下仁義!”

新朝初始,元帝大施仁政,重新劃分田地,減免賦稅,鼓勵生產,與民休息。

經過兩年時間,梁朝恢複幾分元氣,元帝意氣風發,大肆封賞。

左先鋒許恒有從龍之功,如今為天子近臣,在京城炙手可熱。

許恒祖上原本也有些基業,最高曾出過三品大員,可惜到了許恒曾祖父那一輩,家中子嗣不豐,曾祖父天生不足,能活著成親生子,全憑昂貴藥材堆出來的。

許家彼時挑媳婦也不計較門戶,隻要有宜男之相,這才艱難的有了許恒的祖父。

曾祖父見著麟兒出生,吊著的一口氣終於放心嚥下。

曾祖母十八歲守寡,家中老的老小的小,無人支應門戶,宛如抱著金元寶上街的孩童,成為眾多無賴覬覦對象。

三代女人幾乎散儘家財,才勉強撫養許恒祖父長大成親。

之後自然是一代不如一代。

到了許恒這裡,更是隻剩下許恒一個。

恰好遇上荒年,戰亂不斷,更是三餐不繼,食不果腹,衣不蔽體。

許恒作為一個大好青年,不甘心歸於平庸,跟著漳州王揭竿而起,一路殺到京城,途中數次立功。

許恒當時的上峰,趙校尉,起了押注的心思,在征戰途中將自己的幼女嫁給許恒。

許恒身無長物,浪蕩多年,自稱遊俠,可是在當地村民眼裡,許恒不務正業,分明就是個二流子,一直為人詬病,更彆說誰家能捨得把女兒許配。

陡然有上峰家幼女趙氏願意攜帶嫁妝相許,簡直是被天上掉的金元寶砸中,暈暈乎乎的點頭同意,倉促的辦了婚禮。

趙氏嫁給許恒之後,隨許恒一路征戰奔波遷徙,途中嶽父戰死,嶽家散落各處。

待風波定,江山安穩,趙氏也終於隨著許恒定居京城。

成婚三年,前頭一年到處漂泊,整日被刀光劍影,鐵蹄廝殺籠罩,隨時準備逃亡或遷徙,途中還流掉一個孩子。

好不容易安穩兩年,順利生下長子,勉強算是站穩腳跟,偏偏許恒間在帝心,身居高位,又才二十出頭,未來幾十年,伴隨元帝,前途無量。

趙氏孃家隨著趙校尉戰死,已經大不如前,就算趙校尉尚在,麵對如今護國大將軍許恒,孃家也不夠看。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