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快穿_活到大結局 > 第466章 世界八26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快穿_活到大結局 第466章 世界八26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陽遼王爺與王妃感情真好。”

聽見明國皇帝的誇讚,傅元舟帶著一副你很會說話的表情,得意的應了下來:“本王與王妃感情的確很好。”

不少明國官員抿了抿嘴唇,垂眸掩住不屑,也有靠後的人借著杯盞的遮掩,小聲說:“這話也能這麼的說出口,果然是不知含蓄之美的黎國人。”

與他不同,上首的明國皇帝臉上倒是帶了幾分感歎:“夫妻同心,舉案齊眉,陽遼王爺與王妃情誼難得。”

他話音剛落,傅元舟就問:“舉案齊眉是什麼意思?”

明國的官員堆裡發出嗤笑聲,引得黎國一邊的使臣臉上表情都冷淡下來。

茵茵瞥了他一眼,見他隻一心拉著自己的手把玩,便沒說話。

明國皇帝往下瞥了一眼,明國眾官員臉上的笑容都收斂了,又由翰林官出來仔細解釋這舉案齊眉到底是什麼典故。

傅元舟側耳聽完道:“原來是這樣,還請明國皇帝不要用這個詞來形容本王與王妃。”

傅元舟偏頭看向茵茵:“詞是好詞,本王與王妃也的確互敬互愛,但是舉案至齊眉這種事著實不必,府裡又不是沒有伺候的人。王妃是能與本王並肩而行之人才對。”

傅元舟這話出口,明國王宰相眼中劃過幾分異彩,看向茵茵的視線也帶了幾分估量。

茵茵輕輕捏了捏傅元舟的手指,眉眼彎彎,坦然認同了這句話。

明國王相開口道:“陽遼王與王妃感情羨煞旁人。”

寧令惪也反應極快的跟著吹捧了兩句茵茵與傅元舟的感情好,又舉杯同王相共飲。

兩個老狐狸各有心思,表麵上卻是你好我也好。

這回的宴會算得上是賓主儘歡,回到了國賓館的傅元舟則是擁著茵茵,在她耳畔道:“李太後不做的事,咱們一定會做成的。”

茵茵轉頭,借著燭火看他,最後捏了捏他的臉:“睡吧。”

楚家原打算等宮宴過後,就趕緊往吳宅去一趟,但傅元舟有心想辦一件事,茵茵次日就命人給父兄去信,請他們再等等。

既然兩人感情好的事情已經在明國上層人儘皆知,茵茵和傅元舟也不遮掩,日日把臂同遊,把明國京城好吃的好玩的都試了一遍。

因為茵茵兩人都不是什麼頤指氣使的人,反而都帶著幾分活潑跳脫,成婚都幾年了,還膩膩歪歪的,看得人不自覺露出笑容。

所以這一圈下來,連明國京城的百姓也知道了黎國陽遼王與王妃的恩愛。

到這時,茵茵纔等到了明國太後請她進宮。

“像,真像,”明國太後看著茵茵,麵上有些恍惚,隨後看向李將軍夫人,“母親說的沒錯,王妃同我年輕時生得幾乎一模一樣。”

“是啊,”李夫人用帕子在眼角按了按,“臣婦當初見到王妃時,也恍然以為幾十年時光空度,又回到過去了。”

兩人演得聲情並茂,茵茵隻坐在一旁看著。

兩人頓了頓,卻繼續流暢的演了下去。

李太後問茵茵過得好不好,又問她娘從前還活著時的光景。

茵茵看了想同她打感情牌的兩人一眼道:“本王妃在自己家裡,豈有過得不好的道理。我娘也是如此,除了舊年與我爹成婚前過得不好,後頭沒有孃家親人外,也沒什麼不好的。”

她這話出口,李太後與李夫人麵上都有些掛不住,李太後更是露出傷神模樣,落下淚來:“她怎麼會沒有孃家親人,我是她親妹妹啊!”

茵茵連裝都不陪著裝,板著臉道:“太後您姓李,我娘姓吳,您怎麼會是她親妹妹呢。我娘可是打聽得清清楚楚,我嫡親的小姨早就沒啦!”

李太後伏在大迎枕上哭著,李夫人站起身,拉著茵茵的手,將屋裡伺候的人都趕出去:“王妃,太後娘娘就是你的親小姨啊!”

“當初太後娘娘與我女兒玩得好,我家外出上任時,兩個孩子胡鬨,她悄悄躲在了箱子裡跟了出來,等上了船才叫我們知道。”

“那時船要再返回,已經不能了,我們便隻好等下了船再送信回去,說帶著外甥女一同玩一段時間。”

“哪知到我家將軍赴任不久,吳家就出了事,我們收到訊息時,事情已經塵埃落定。”

“偏生此時我女兒生了一場大病沒了,我家便瞞了下來,將太後娘娘充作我李家女養大。”

李夫人臉上的淚水濕了臉龐,卻也沒伸手去擦:“等辦完喪事,家裡又迎來了京中清查吳家人的官員,我們將人應付過去後,再派人去邊關尋找你娘一家,卻已經沒了他們的蹤跡。”

“後來將軍往邊境領兵,他又仔細找過,卻隻見到了吳家的墳塋。”

隨著李夫人的聲聲哭訴,茵茵麵上的神色也漸漸軟和下來,她憋紅了眼圈,做出強撐模樣,不去看李太後和李夫人。

“話都是太後與李夫人在說,本王妃如何知道真假。”

太後從脖子裡取出一枚貼身戴著的玉玨:“這是我吳家的玉玨,每代製式皆不相同,我與兄姐這代,便是這樣的,你若見你娘戴過,便該認得出來。”

李夫人去接過來,遞到茵茵手中。

茵茵捏著玉佩低著頭,好半晌才說:“我娘他們到了邊境,哪兒有什麼貴重東西還留得住。若是能有,我外祖家何至於沒了人。”

太後劇烈的抽泣一聲,捂著嘴,又哭起來。

茵茵這會兒是真有些眼眶發酸:“不過後頭,我孃的確命人又做了三枚這樣樣式的玉玨,她說給大舅舅那枚,傳給了大哥,大哥又給了他的長子玨哥兒。”

“她自己那枚,帶進了棺材裡。”

“她替小姨做的那枚,傳到了我手裡,我將它帶到了明國來。”

在李太後和李夫人亮起來的眼神中,茵茵繼續說:“不過我已將它交給了父兄,請他們幫著在京郊的佛寺中供奉,過幾日便該供奉完了。到時候和外祖家的靈位一起,送入吳家舊宅安放,一家子團圓,也是幸事。”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