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快穿:活到大結局 > 第647章 世界十一7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快穿:活到大結局 第647章 世界十一7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這些訊息,茵茵聽了也就聽了,原以為和自家沒多大關係。

哪知道過不多大會兒,村長就來找狄勝利。

“勝利,你家老房子現在也沒住人,白放著也容易壞,正好有兩個知青覺得知青院偏僻,想住在村子裡,不如你們租兩間出去?”

狄勝利聽了緣由,立刻去請了父母過來。雖然他接了父母來家裡奉養,可老房子的事,還得他們拿主意纔好。

狄老漢和狄老太是不大樂意的:“我們家也沒人在那邊,那兩個姑娘自己住著,萬一出了什麼事怎麼好。”

“城裡來的姑娘,恐怕連灶膛都不會燒,不如給他們找一戶家裡有人的吧。”

狄淑蘭有些不同意見,趕出來阻止父母:“爸媽,我看這事能行,人家不是說了,要單給租金的。”

“你們要是擔心兩個姑孃家單獨住著不安全,正好現在和平也大了,我帶著他搬到老房子去,再養上一條狗,肯定沒事兒。”

狄勝利第一反應是不行,被蔣嫻君拉了一把才閉上嘴。

蔣嫻君說:“大姐想住過去也行,前頭帶一帶那兩個知青姑娘,等她們自個兒能做飯了,大姐跟和平還是回來吃。”

“大姐跟和平護著她們的安全,到時候租金就給大姐收著。”

狄老漢夫妻跟狄勝利反應過來,都說可行,就這麼辦。

這回,倒是狄淑蘭不願意了:“那是家裡的老房子,租金該給爸媽收著,給我做什麼。”

茵茵在邊上插了一句嘴:“爺奶在家裡有爸媽和我孝敬著,哪兒用得著自己出錢。”

村長聽見他們一家子說話,在邊上也沒走,這會兒還豎大拇指誇茵茵一句:“茵茵說得好,你們一家都孝順。”

茵茵有些不好意思的笑起來,又對狄淑蘭說:“大姑你把那錢拿著,就當是爺奶給你發零花錢。”

“要是實在過意不去,讓爺奶過一道手,再給你就是唄。”

見狄淑蘭急著要分辯,蔣嫻君給狄勝利使了個眼色,挽著她就往邊上走。

茵茵想了想,也跟過去。

“大姐,我知道你是不想叫家裡吃虧,可你也得想想和平啊。”

“你跟和平掙工分得了糧食、分了東西都往家裡拿,自個兒手裡也沒攢下什麼東西。”

“和平一天天的也大了,再過幾年不得說親?”

“到時候聘禮得出吧?新房得有吧?”

“所以這錢你好好收著,多得是要用的地方呢。”

“事兒不是這麼算的,”狄淑蘭說,“我跟和平往回拿糧食,難道我們沒在家吃?”

“至於聘禮,我跟和平商量好了,他唸完書有個初中文憑,能做的事情就多了,到時候他自己多掙幾年再說親。”

這年頭,高中入學得靠推薦,還得住校,普通農村家庭能唸到初中就算好的了。

但茵茵兄妹倆學習格外的好,隻要他們願意繼續讀,同屆的就沒人比他們更有資格被推薦。

家裡原本是打算好了,咬牙把兩個孩子一塊兒送進高中的。

“大姐,初中高中還是不一樣的,”蔣嫻君說,“這事兒你跟和平說了不算,回去跟爸媽商量,他們說了纔算。”

“嫻君,”狄淑蘭拉住她,“這事兒我跟和平真打好主意了。”

茵茵大概能明白狄和平怎麼想的。

一個是他打小在舅舅家長大,就算舅舅舅媽對他好,但他還是有股心氣兒,想獨立起來為媽媽撐起一片天。

另一個就是如今的現實因素影響了。

他們不是城裡吃商品糧的,高中畢業後能在居委會直接分配工作。他們畢業以後,多半還得回大隊和村裡來,工作也得是大隊和村裡來安排。

而這些工作,他們倆現在初中畢業也能乾。

等到過幾年恢複高考時,第一屆隻要年紀達標,不管是初中生高中生還是工人,都能參加。

要是他考上,當然皆大歡喜。

要是沒考上……

如果狄和平都提前知道哪一年恢複高考,中間也一直沒放棄溫習書本,還依然沒考上,那隻能說明他沒必要再繼續考下去,好好工作,以後在風口上去經商,說不定還更順利些。

“茵茵,”狄和平走過來,“你怎麼自己坐在這兒?”

“哥,”茵茵小聲問,“大姑說你初中畢業就不念書了?”

“對,”狄和平揉了揉茵茵的頭發,“哥想提前工作,茵茵你能答應哥一件事嗎?”

“什麼事?”

狄和平看向遠方:“茵茵你去唸了高中,到時候回來給我說說都學了什麼,我雖然不繼續讀了,但古人不是說了嗎,學無止境。”

“學的夠多,肯定能有用得上的時候。”

茵茵抿了抿嘴唇:“哥你放心,到時候我在課上學了什麼,肯定都回來給你講。”

“不過我先說好,我教你的東西,你也得好好學,我要拿學校裡的題來考你的。”

“行,”狄和平笑起來,“我等著聽茵茵老師給我上課。”

因為狄家決定好了要把老房子租出去,狄淑蘭就跟著狄老漢先去定契書。

搬鋪蓋用具這些,根本沒用他們操心,茵茵兄妹倆招呼了一聲沒上地裡幫忙的親戚小孩,烏拉拉一水兒的就搬完了。

感謝的法子也簡單,他們悄悄上山逮兔子,大孩子還去摸了幾條魚回來,廚藝好的茵茵親自動手烤了。

小孩子們一個個吃得肚兒滾圓,嘴唇都帶油光。

村裡的大人們心照不宣,一句多的話都不說。

什麼?這些都是集體財產,不能私自去逮?

小孩子嘴饞的事兒,有什麼好上綱上線的。

大家都是親戚,村裡孩子全是共犯,甚至有些家長還嘗了幾口孩子帶回來的肉呢,這不是集體都有是什麼,隻一塊兒瞞著幾個新來的知青就是了。

說起來,那兩個男知青對女知青們自己花錢去老鄉家住的事頗有微詞。

沒幾天到休息時,就仔細問了往清河村的路,請假說是見朋友去了。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