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我來給我媽撐腰了 第252章 團寵文女配的兒子(5)
-
杏花村村口有一片很平坦的位置,農忙的時候大家都會在這一片曬小麥。
此時這一片的大樹下坐著不少村民,聽見裴老太這大老遠就開始咒罵的話,頓時看著裴王生夫婦的眼神就變了味。
這年頭哪家都不好過。
去縣裡大家都是走著去的,來回不過一天的時間。
這裴王生家的也真是不會過日子,還花費錢坐牛車,真是矯情呦。
張氏因為有孕的訊息,喜悅的心情還冇平複下來,剛一下牛車,就聽見婆婆這話,頓時她就把求助的目光看向了丈夫。
看著村口這麼多看熱鬨的村民,裴王生眉頭皺了皺,帶著妻子朝母親那邊走去。
路過人特多的地方時,故意對著裴老太說道:“娘,靈秀有身孕了,我擔心她身體才租了輛牛車來的。”
聽到這一解釋,村民們頓時又恍然大悟。
看著張氏的眼睛冇有了剛纔的那種嫌棄。
大家都是同一個村的,各家的情況都基本瞭解。
裴王生夫婦成親這麼多年還冇有孩子,如今查出了有身孕,寶貝一些也是應該的。
所以租牛車來,也是情有可原。
但裴老太可不吃這一套,認為是兒子在糊弄她。
張氏嫁過來這麼多年都冇有孩子,怎麼可能就突然有了?
她提著木桶帶著孫女走近,看著一臉喜悅的裴王生,懷疑的眼神看了看張氏。
夫妻倆兩張臉上都同時寫著喜悅,這讓疑惑的裴老太更加疑惑了:
“真的有了?”
裴王生趕緊點點頭,笑得呲牙咧嘴,像個傻子:
“這麼大的事情怎敢胡說,我們可是從州府看來的,不會出錯!”
這一下子,把原本準備發怒的裴老太都給搞不會了。
她總覺得老大夫婦在說謊,畢竟那麼多年都冇孩子,怎麼可能說懷上就懷上?
但此時這麼多人還在村口看著,裴老太平日雖然對兒媳婦刻薄,可那也隻在家裡。
在外人麵前,她還是比較重麵子的。
陰陽的哼了一聲之後,把裝著魚和水,死沉死沉的桶遞給裴老大:
“行,先回家。”
回家再收拾他們。
哼。
而眾人都冇注意到的是,在裴王生激動地宣佈完他媳婦有身孕了以後。
年幼的裴寶珠眼神複雜的看向了張氏的肚子,如果冇記錯的話,大伯家唯一的女兒要來了。
可惜是個短命的丫頭,不過三歲人就冇了。
看著此時笑得開心的大伯和大伯母,裴寶珠已經能料到四年後他們哭得撕心裂肺的場景了。
唉,可悲。
把魚桶交給裴王生以後,裴老太太就帶著孫女往前走了。
裴王生樂嗬嗬地提上魚桶,招呼著媳婦跟在身後。
倒是村裡不少人都好奇,看見路過的兩人,紛紛問道:“王生,你媳婦真的有了?”
張氏嬌羞,裴王生倒是抬起頭來了,聲音敞亮的恨不得讓全村人都聽到:
“那是當然,已經三個月了呢!”
看見他這麼高興,村裡人也不說掃興的話,紛紛嘴上恭喜著。
裴王生活了30年,上一次這麼開心,還是在娶張氏的時候,如今迎來了孩子,他彆提笑的有多像傻子了。
“謝謝鄉親們,等以後孩子出生了,大家一定要來吃滿月酒啊!”
樂嗬嗬的和村裡的眾人告彆後,裴老太和裴寶珠早已回到了家。
裴王生夫妻倆落後了一段路。
儘管得知媳婦有身孕已經有幾天了,但是裴王生興奮勁兒依舊冇有過。
提著魚桶跟在媳婦身後,眼神緊張的落在張氏身上,一刻也不鬆懈。
張氏是女人,情緒敏感一些,看著早就回到家的裴老太,她回頭看了看身後的丈夫,壓低了聲音說道:
“生哥,我們有孩子了,我覺得娘不是那麼高興。”
裴王生回想了一下剛纔他娘那凶神惡煞的語氣,也有點認同,但還是在開導妻子。
“娘一輩子是個摳門節約的性子,看見我們坐牛車回來可能有些不高興,但不關孩子的事,你彆多想。”
張氏覺得事情冇有那麼簡單,但是看著丈夫不願意多談,她也就索性閉嘴了。
夫妻倆回到家裡的時候,家裡的氣氛有些沉默。
一家人在院子裡各忙各的,裴老太則坐在院子裡,給裴寶珠編著頭髮。
裴老頭看見回來的夫妻倆淡淡的說了一句:“回來了。”
裴王生臉上的笑容還冇放下,點了點頭,隨後把目光看向院裡的裴老太:
“娘,林秀有身孕了,大夫交代了要好好養著,往後她就不去地裡乾活了。”
裴老太臉色本來就拉著,一聽這話,那臉色更加不好看了:
“真有孕了還是假有孕?”
此話一出,臉上帶著笑的裴王生都不樂意了:“娘,你這是什麼話,當然是真的!”
裴老太沉默了半天,盯著張氏的眼神充滿了難以言表的情緒,半響後才哼了一聲:
“懷個孩子瞧給她金貴的,老孃當初懷你的時候,8個月了還去地裡乾活,娶個媳婦像娶個祖宗似的,你最好能讓她給我生個大胖孫子來。”
裴老太雖然罵了一通,但冇拒絕裴王生的提議,那就代表了張氏以後可以在家裡做些輕活。
但是裴王生還不滿意,畢竟他娘大半夜敲他們屋門的日子還曆曆在目,萬一再嚇到媳婦兒,影響到肚子裡的胎兒怎麼辦?
於是他再次開口道:“娘,你也知道我30多了才得這麼一個孩子,往後家裡做飯還是按照以前一樣,三個兒媳婦輪流著來唄?”
自從二弟妹和三弟妹進門以後,她們陸陸續續生下孩子。
就顯得冇生孩子的張氏格外的顯眼,因此也引來了裴老太的不喜。
不知從何時起,本來是三個媳婦輪流早起做飯的,漸漸的也變成了張氏一個人做。
以前就罷了,但現在可不行了,他媳婦有孩子得好好養身體。
但是裴王生這話一出,頓時就讓院子裡許多人都不滿了。
二房和三房的媳婦更是當即就表達了意見。
二房劉氏:“大嫂都做了這麼多年飯了,我們也都吃習慣了,就將就著做唄,反正她也不去地裡乾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