潰兵也是兵炮灰團崛起橫掃東南亞 第14章 訓練
-
待眾人吃完,龍文章大喊:“三米之內,叫大夥集合。”
集合完畢,他來到隊伍前方,“兄弟們,都還活著!不錯。”
“不過,未來的路還很長,這次打仗我們占據了武器和出其不意的優勢。
“未來打仗我們不可能每次都會是這麼順利,所以~接下來一段時間,我會教你們怎麼打仗,怎麼才能在這殘酷的戰爭中活下來。”
“現在開始,我們隊伍分成3個步兵班,一個機槍班,炮班,炊事班,醫療隊。”
“先前的組隊打散重新編組。”
“一班長:阿益,隊員7人,3人英製七七步槍,2人湯姆遜衝鋒槍,一挺歪把子配副射手。
二班長:鄧寶,(不辣)隊員7人,3人英製七七步槍,2人湯姆遜衝鋒槍,一挺歪把子配副射手。
三班長:李四福,(要嘛)隊員7人,3人英製七七步槍,2人湯姆遜衝鋒槍,一挺歪把子配副射手。
各班長,配手槍和湯姆遜衝鋒槍,隊員每人2顆手雷。
機槍班,班長:崔勇,(大鬍子)搭配92重機槍一挺,副射手2名,歪把子兩挺,布輪輕機槍兩挺,各配一名副射手,加班長共11人。
炮班:班長暫時我來代理,配備60迫擊炮兩門,擲彈筒3門,每門炮配副射手1名,共10人。
炊事班,班長:馬大誌,(蛇屁股)隊員3人,全員配英七七步槍。
醫療隊,隊長:郝西川,(獸醫)隊員3人,配手槍防身。
通訊班,班長:劉山,隊員,牛二,暫時定2人。
後勤處,班長:張迷龍,(迷龍)隊員0人,自己找聰明的人搭配,目的是給隊伍管理好物資,賺錢。
輜重隊,班長:康火鐮,(康丫)隊員7人,負責隊伍物資運輸補給
警衛班,班長:李連勝,(李烏拉)先不配隊員。
孟煩了(孟瘸子):參謀官。”
“現在咱們人員不齊,一共才40幾人,還有3名傷兵,等以後人多了慢慢補齊。
好了!隊伍整編完畢,現在開始教大家怎麼打仗。”
這時米龍問道:“團長,我以後就負責賺錢唄!是不是倉庫裡的物資我都可以拿去換錢。”
“對,隻要你覺得冇用的東西,都可以拿去換我們能用上的!”
迷龍笑道:“那妥了!不就是搞錢嗎?小意思。”
龍文章繼續,“首先教大家挖戰壕,他叫眾人圍成一個半圓形坐下,這裡以後就是大家學習的地方了!”(這簡陋的小課堂,未來會出現一堆將軍)。
他拿出樹枝按照後世記憶,在地上畫了兩條蛇形的線,告訴眾人這叫s戰壕,如果炮彈落在戰壕裡,就會減少隊伍的傷亡,s彎會減少炮彈衝擊波帶來的傷害,又畫了兩條直線對比,大家一下就明白了s戰壕的好處。
又叫眾人拿出工兵鏟,按照理解的意思開始挖戰壕,眾人紛紛開始行動,一小時後,眾人挖了一條長20米,寬一米,深1米的s彎戰壕。
看著還差點意思,龍文章又教大家改造,深度18米的反向戰壕。
也就是正麵對戰時,他們站在台階上,身高16以上都可以。
如果撤離後,戰壕被敵人占領,那敵人就冇台階可站,他們也冇18米的身高,戰壕對他們有利,對敵人冇有任何好處。
眾人看的津津有味,感覺學到了!
以前挖戰壕就是深挖,能貓裡就行,哪有那麼多道道。
看著眾人認真聽講的樣子,他繼續道:“接下來就是在戰壕底部挖貓耳洞,他拿著工兵鏟在戰壕底部正麵畫個半圓,然後讓戰士開挖,挖了半米後,龍文章讓他停下來。
龍文章繼續講解,“這個貓耳洞的效果大家能看明白吧!可以藏裝備,也可以躲避敵人炮擊,就是炮彈在你旁邊爆炸了!你也可以利用貓耳洞活下來,裡邊還可以擴大向下挖深,人多就挖大點,人少就挖小點,這個看打仗時的裝備人數。”
眾人頻頻點頭,覺得開眼界了!
接下來時間讓他們自由發揮挖洞,隻要不把上邊挖太薄,保持15米以上的厚度就行,可以向下深挖。
一下午的時間大家都冇閒著,琢磨怎麼挖能最大程度保護小命,貓耳洞不能挖的太近,容易塌方。
如果塌方了怎麼救援,洞裡要留些食物和水,兵工鏟,也可以自救。
使用效果很快被開發的差不多了!
大吼,“不練可以,給你兩個選擇。”
“一,我照著你腦袋開一槍,你冇死就可以不用練習了!
二,脫下裝備滾蛋。”
他可冇時間跟他們講隊列的好處,以後自己體會,時間緊迫,需要抓緊一切時間把他知道的知識傳輸給這些人。
眾人看團長態度這麼堅決,也就冇人反對了!
就連獸醫都帶著醫療隊在訓練。
練了一上午,稍有成效,完事叫大家吃午飯。
以前眾人都是三天餓九頓,營養體力跟不上,現在高強度訓練,三頓飯必須搞起。
午飯吃完,他叫眾人集合到小操場,小課堂繼續開課。
“一上午的隊列大家也都累了!下午我們學習兩首歌,以後飯前唱歌,行軍無聊了可以唱。”
“這裡有會唱歌的嗎?”
迷龍站起來,“我會。”
龍文章示意他上前邊來。
迷龍也不客氣,來到眾人前方,清了下嗓子。
他示意眾人鼓掌,待掌聲停下。
迷龍開唱,“你要讓我來呀!”
眾人:“誰特麼不願意來呀!哪個犢子纔不願意來呀啊~”
龍文章飛身一腳,直接把迷龍踹的翻了兩個跟頭才停下。
迷龍!我是誰,我在哪?
龍文章喊道:“我說的是軍歌,你這啥玩意。”
迷龍緩下神,“奧,那【鬆花江上】算不。”
眾人頓時不吱聲了!都想家了!【鬆花江上】被後世稱為流亡三部曲。
龍文章看著大家傷感的表情,道:“你起個頭,大家一起唱吧!”
迷龍再次來到眾人麵前,調整了下情緒,開唱道:“我的家在東北鬆花江上。”
眾人合唱:“那裡有森林
煤礦,還有那
滿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東北鬆花江上,那裡有我的同胞。
還有那衰老的爹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