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真的是太牛了 第一百五十七章 誰是天驕
四年半了,回來續寫。
另外,我開了新書。
——
他親自將陳默等人安排的奢華客院休息,態度愈發恭敬。
翌日,天剛矇矇亮,莊嚴肅穆的號角聲便響徹整個景都。
祭天大典,即將開始。
陳默帶著秦風、李嫣然,在宮人的引導下,前往皇宮正殿前的巨大廣場——承天廣場。
此時的承天廣場,已是人山人海,旌旗招展。文武百官按品階肅立,身著隆重的祭服。廣場四周,則有精銳的禦林軍持戟而立,甲冑鮮明,殺氣騰騰。更外圍,則是獲準觀禮的景都世家、宗門代表以及部分有名望的散修,人頭攢動,卻鴉雀無聲,彌漫著一種莊嚴神聖的氛圍。
廣場中央,矗立著一座高達九丈的圓形祭壇,以白玉壘成,上麵雕刻著日月星辰、山川社稷的圖案,古樸而神秘。祭壇周圍,按照玄奧的方位,擺放著各種祭品,三牲五穀,美酒瓊漿,更有許多散發著濃鬱靈氣的天材地寶。
陳默三人的位置被安排在觀禮台的前列,緊鄰著皇室成員和一些重臣,彰顯著特殊的待遇。他們到來時,立刻吸引了無數道目光。經過昨晚,陳默這位神秘強者的形象早已傳開,而秦風和李嫣然,一個是被太子引薦的天才弟子,一個是昨日剛被證實突破牛叉境的少女,同樣備受關注。
“看,那就是太子殿下請來的高人!”
“氣息果然深不可測,昨晚養心殿……嘖嘖。”
“他身邊那個少年,就是近日鬥牛場聲名大噪的‘無麵少年’秦風?果然氣質不凡。”
“那小姑娘就是李嫣然?如此年紀便是牛叉境,天賦恐怖啊!”
竊竊私語聲在人群中流傳。
秦風感受到四周投射來的各種目光,有好奇,有審視,有嫉妒,也有善意,他麵色平靜,目光沉穩,隻是默默運轉《禦靈訣》,感受著這廣場上遠比外界濃鬱且肅穆的靈氣流動。李嫣然則有些新奇地東張西望,她還是紋袞服,頭戴平天冠,神情莊重,在太子梁承誌、二皇子梁承業(雖稱病,但此等大典不得不來,隻是臉色依舊有些蒼白)以及一眾宗室親王、後宮妃嬪的簇擁下,緩步登上祭壇。
祭天儀式繁瑣而冗長,迎神、奠玉帛、進俎、初獻、亞獻、終獻、撤饌、送神、望燎……每一個環節都有嚴格的禮製。
梁知節作為主祭,每一步都一絲不苟,誦讀著古老的祭文,聲音洪亮,傳遍整個廣場。祭文內容無非是歌頌上天(或者說,這鬥牛星的某種天地意誌)功德,陳述梁國曆代先皇勵精圖治之功,祈求上天繼續庇佑梁國風調雨順、國祚綿長。
陳默以現代人的靈魂旁觀著這一切,感覺頗為新奇。他能感覺到,隨著儀式的進行,那祭壇之上,似乎真的凝聚起一股難以言喻的磅礴意誌,引動了冥冥中的氣運,與下方的梁國龍脈相互呼應。整個承天廣場的靈氣都變得活躍而虔誠,彷彿在朝拜某種至高存在。
“有點意思……這祭天,並非完全是形式,似乎真能溝通天地,彙聚國運民心。”陳默心中暗忖,“這鬥牛星的修煉文明,果然有其獨到之處。”
當儀式進行到“初獻”環節時,異變突生!
按照禮製,需由皇室中最出色的年輕子弟,將最重要的祭品——一件蘊含龐大龍氣的“鎮國玉璽”(非傳國玉璽,而是特製的祭天禮器)捧上祭壇核心。
原本,這個人選一直是太子梁承誌。這不僅是一種榮譽,更象征著儲君的地位和得到上天的認可。
然而,就在梁承誌準備上前時,站在宗親佇列前列的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親王,忽然朗聲開口:“陛下!老臣以為,此次祭天大典,意義非凡,關乎我大梁未來二十年國運。承誌太子雖賢,然修為進境近年來似乎有所遲緩。老臣聽聞,二皇子承業,近日得蒙高人指點,修為大進,已觸控到牛歡喜境門檻!由他獻上玉璽,或能更得上天喜悅,佑我大梁!”
此言一出,全場嘩然!
這老親王乃是梁知節的皇叔,德高望重,在宗室中影響力不小。他這番話,看似為國考慮,實則直指太子修為不足,公然為二皇子張目,其心可誅!
梁承誌腳步一頓,臉色瞬間變得難看。他修為卡在牛叉境巔峰確實有段時間了,但這般在祭天大典上被當眾指出,無疑是極大的難堪。
二皇子梁承業眼中則閃過一絲得意,雖然昨晚被陳默震懾,但此刻有皇叔公撐腰,他又看到了希望。他上前一步,躬身道:“皇叔公謬讚,孫兒隻是略有寸進,不敢與皇兄相比。但若父皇與上天需要,孫兒願竭儘全力!”他說話間,刻意釋放出一絲氣息,果然比之前強橫了不少,隱隱有突破之兆。
高台之上,梁知節眉頭緊鎖,顯然也沒料到宗室會在此刻發難。宰相劉文正和鎮國公石破天對視一眼,皆默不作聲,靜觀其變。容貴妃嘴角則勾起一抹不易察覺的笑意。
場下的百官和觀禮者更是議論紛紛,誰都看得出,這是皇室內部鬥爭白熱化的表現,竟在祭天大典上公開化了!
“這……這可如何是好?”
“二皇子竟然快突破牛歡喜了?難怪有底氣!”
“太子殿下處境不妙啊……”
就在氣氛僵持,梁承誌騎虎難下之際,一個平和的聲音忽然響起,聲音不大,卻清晰地傳入在場每一個人耳中。
“陛下,老夫觀這祭壇氣象,龍氣升騰,需心性沉穩、根基紮實者奉上玉璽,方能引動國運,得享天佑。若是心浮氣躁、根基虛浮者,恐非但不能祈福,反而可能引動龍氣反噬,於國運有損啊。”
說話之人,正是陳默!
他依舊端坐在觀禮席上,撫著長須,一副世外高人的模樣,目光卻似有意似無意地掃過二皇子梁承業。
這話裡的意思再明顯不過!直指二皇子急於求成,根基不穩,心性不佳!
“你……!”梁承業氣得臉色鐵青,卻又不敢直接反駁陳默,昨晚的恐怖經曆還曆曆在目。
那位老親王也是麵色一沉,看向陳默:“陳先生此言何意?此乃我大梁內務,先生雖是客卿,也不便插手吧?”
陳默淡然一笑:“老夫隻是就事論事,提醒陛下而已。畢竟,老夫既然受邀觀禮,總不好眼睜睜看著梁國國運因小人作祟而受損。至於插手……”他頓了頓,語氣轉淡,“若有人非要自取其辱,老夫也不介意活動活動筋骨。”
話音落下,一股無形的壓力再次彌漫開來,雖然不如昨晚那般針對性強,卻讓整個承天廣場的溫度都彷彿下降了幾分,尤其是那老親王和二皇子,感覺如芒在背,呼吸不暢。
威脅!**裸的威脅!
但這威脅,來自一位疑似牛歡喜境巔峰的強者,無人敢忽視!
梁知節眼中精光一閃,瞬間做出了決斷。他朗聲道:“皇叔不必多言!承誌乃國之儲君,品行端厚,根基穩固,由他獻璽,正當其位!承業,退下!”
皇帝一錘定音,加上陳默的強勢表態,瞬間壓下了所有異議。
二皇子和那老親王臉色一陣紅一陣白,最終隻能咬牙退下,不敢再爭。
梁承誌感激地看了陳默一眼,深吸一口氣,穩住心神,鄭重地捧起那方鎮國玉璽,一步步沉穩地走上祭壇核心,將其安放在預定位置。
在他放下玉璽的瞬間,祭壇嗡鳴一聲,其上彙聚的龍氣與國運彷彿找到了宣泄口,轟然升騰,化作一道肉眼可見的淡金色光柱,直衝雲霄!天空之中,祥雲彙聚,隱隱有仙音繚繞!
“祥瑞!天降祥瑞!”
“太子殿下果然是天命所歸!”
“大梁國運昌隆!”
廣場上頓時響起一片歡呼和讚歎聲。
這一幕,無疑是對太子地位最有力的肯定,也徹底奠定了陳默在梁國皇室中不可動搖的地位——他一句話,便能影響祭天儀軌,決定儲君榮辱!
接下來的儀式再無波折,順利進行。
當最後的“望燎”環節完成,祭天大典終於圓滿結束。
梁知誌顯然心情極好,當眾宣佈,在偏殿設宴,款待所有參與大典的臣工和觀禮嘉賓,並特彆強調,稍後將在宴席間,對此次獲得秘境試煉資格的天才進行最終的審核與勉勵。
人群開始有序退場,前往偏殿。
秦風跟在陳默身邊,低聲道:“師父,方纔……”
陳默擺了擺手,傳音道:“不過是利益交換罷了。太子引我們入局,我們借他之勢立足,他遇到麻煩,我們自然要出手。況且,那二皇子心術不正,若真讓他得勢,對我們也沒好處。”
秦風瞭然點頭,對師父的謀算又多了幾分理解。
李嫣然則湊過來,小聲道:“獲叔,你剛纔好威風啊!那個老家夥和二皇子臉都氣綠了!”
陳默失笑,揉了揉她的腦袋:“你這丫頭,看熱哄不嫌事大。待會的宴會和審核,恐怕也不會太平靜,都打起精神來。”
“知道啦!”李嫣然吐了吐舌頭。
來到舉行宴會的“華陽殿”,此處已是觥籌交錯,氣氛比昨晚的養心殿輕鬆了許多,但也更加複雜。各方勢力交錯,目光時不時地瞥向陳默這一桌,充滿了各種意味。
很快,宴會進行到一半,梁知節放下酒杯,清了清嗓子。
整個大殿頓時安靜下來。
“諸位,”梁知節目光掃過全場,尤其在那些年輕麵孔上停留,“祭天大典已成,上天佑我大梁。而今,二十年一度的‘玄牛秘境’即將開啟,此乃我梁國盛事,亦是爾等年輕才俊的莫大機緣!”
“能獲得棟梁會推薦,手持英傑令者,皆是我大梁未來的希望。然,秘境雖好,卻也危機重重,非心誌堅定、實力出眾者不可入。故,在進入秘境之前,還需進行最後一輪審核,以確保諸位的資格,並讓朕與諸位臣工,一睹我大梁年輕一代的風采!”
他話音剛落,大殿一側便走出一位身著棟梁會服飾的老者,正是陳伯觀。他手中捧著一份名冊,身後跟著數名氣息沉凝的棟梁會執事。
“下麵,唸到名字者,請上前。”陳伯觀展開名冊,開始點名。
“北地郡,羅罡!”
“南離宗,火靈兒!”
“鎮國公府,石猛!”
……
一個個名字被念出,被點到名的年輕天才紛紛出列,來到大殿中央的空地上。這些人個個氣息不俗,最低也是牛人境巔峰,牛叉境占了多數,一個個眼神銳利,充滿自信。
陳默看到了幾個熟人,比如之前在客棧有過一麵之緣、身負“紅牛體”的火驚天,他也位列其中,氣息比之前更加狂放,顯然也有所突破。
很快,陳伯觀唸到了:
“青陵城,甄小牛!”
“青竹城,秦風!”
“還有……李嫣然姑娘!”
秦風和李嫣然對視一眼,站起身,走向大殿中央。甄小牛也從另一側走了出來,看到陳默,激動地想要行禮,被陳默用眼神製止。
三人的出現,再次吸引了全場的目光。甄小牛身材魁梧,氣息渾厚,鬥牛體隱隱散發壓迫感。秦風麵容俊朗,氣息內斂,卻給人一種深藏不露之感。李嫣然明眸皓齒,靈氣逼人,巧笑倩兮。
他們三人站在一起,儼然成為場中最引人注目的組合之一。
陳伯觀合上名冊,對梁知節躬身道:“陛下,此次獲得秘境試煉資格者,共三十六人,已全部在此。”
梁知節滿意地點點頭,目光掃過場中三十六位天才,沉聲道:“好!都是我大梁的棟梁之材!審核方式很簡單!”
他抬手一指大殿一側,那裡不知何時,立起了一麵古樸的青銅鏡,鏡麵光滑,卻映照不出任何影像。
“此乃‘問心鏡’!”梁知節道,“爾等依次上前,將手按於鏡麵,運轉真元。此鏡可映照爾等骨齡、修為根基,更能一定程度上探測心性,防止奸細混入。同時,這也算是對爾等實力的一次公開檢驗。”
問心鏡!
眾天才聞言,神色各異。這不僅是審核,更是一種公開的展示和比較!骨齡、修為、根基深淺,在問心鏡前都將一覽無餘!
誰是天驕,誰是庸才,立見分曉!
一時間,大殿內的氣氛再次變得緊張起來。
風雲彙聚,真正的較量,即將開始。所有人都想知道,這三十六位天才,尤其是太子力薦的這幾位,究竟成色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