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鳳,刀下留人 去劍南
-
甘蔗,此時已經開始有意識地人工種植了,再過幾代,甚至會成為貢品之一,畢竟甜味,是人類刻在基因裡的追求嘛。
因此,哪怕李建成不知道甘蔗是什麼,一聽說可以製糖,也坐直了身子。
糖啊。
此時的糖主要是飴糖、紅糖、石蜜。
除飴糖由米麥製成,彆的其實已經開始利用甘蔗了,但是,因為製作工藝還很原始,味道和口感都粗糙,基本上不在貴族的食用菜單上,還是在甘蔗產地更為常見。
比如,武德五年的歲末李淵要主持祭祀祖先和神明,用的還是飴糖。
此外,常見的貴族們餐桌上的甜味來源,還有蜂蜜。
但蜂蜜不適合高溫烹飪,而此時的人還是挺喜歡在菜裡加甜味的,也有炫富功能,所以糖的地位還是很重要。
冇有人會拒絕糖,即使是日常飲食已經不缺糖的李建成,也知道糖的重要性和價值。
原本對於找茶樹不是很積極的他,此時也被調動了起來。
他當著李妙真的麵就叫了幾個人過來,都是年少時李淵分給他的家仆或者他們的後代,跟隨李建成多年,也曾上過戰場。
這些人,有的李妙真見過,有的冇見過,而李建成也很大方,直言這些人就給她用了,有什麼需求,直接和他們說就可以。
這些人的忠心程度毋庸置疑,當然,那是對李建成或者說魏王全府的,而不是對李妙真。
不過,李建成既然說這是給她用的,那就證明,她能使喚得動他們了,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信任他們。
說實在的,在李妙真給自己塑造了一個得神眷顧的形象之後,李建成雖然對她多了幾分重視,但基本是口頭上說說,真的給她得用的人力資源還是頭一遭呢。
當然,李妙真對李建成給的人會重用,但也不會完全撒手不管。
因此在來找李建成之前,她已經問乳母安媼要了她的兩個兒子,即長勤和長順。
這纔是完完全全屬於她的人,畢竟,在李妙真擁有自己的封地和莊子後,鄭觀音已經把她孃家、夫家和她自家的幾十號人口都劃給了李妙真。
等李妙真大一點,他們的身契也給了她。
這些人已經為李妙真名下的莊子和封地乾了好幾年活,可以說是身家性命都托付給了李妙真。
而找甘蔗這件事,風險性相對不會很高,若是做成了功勞也大,再加上安媼家已經長成的兩個兒子文化水平不怎麼樣,身體素質卻很好,去做這件事,的確是比較合適的。
而李建成給的這些人,李妙真肯定不可能讓他們次次去那麼遠的地方奔波,更不願意讓他們掌握了這條商路,那最好是先讓他們帶著安媼的兒子跑一兩趟,等他們學會了,就可以放心讓自己人組織這件事了。
有點過河拆遷,但,其實對李建成給的這些人來說,也不虧,她準備了很多方案,總會給可用的人找個合適的去處的。
等李妙真從李建成處回去,安媼也帶著長勤長順過來了。
不同於阿桃這個貼身侍女,李妙真對於安媼的這兩個兒子就很生疏的。
但到底是喝過同一個人的母乳,而且此時的這種關係雖然有主仆之彆,親近和信任也是不言自明的。
因此,李妙真對他們交代了更多東西,很多都是她從係統論壇裡找網友蒐集的資訊,還包括未來科研工作者對此時的劍南地區的生態環境的推測,以及當地的一些植物分類。
李妙真並冇有給他們寫下來,而是讓他們死記硬背背下來,在出發前的這段日子儘快完全記住。
不管怎麼說,在此時的官府都還冇有整理出如此詳細的資訊之前,她還是不想表現得太特彆的。
因此,連李建成給的那幾個人,她都冇有告訴。
當然,等他們從劍南一帶回來,這些人肯定能發現一些特彆之處,但冇有落在紙麵上,問題就不大,而且他們發現了也隻是會和李建成稟告。
那又如何呢,李建成會給她找好藉口的,無外乎是仙人透露。
在李妙真忙忙碌碌安排上百號人出發去南方的時候,突然得知訊息,李孝恭間被李淵任命為平定江淮地區叛亂的元帥,李靖被任命為副元帥,即將率兵討伐杜伏威部將輔公祏。
她之前已經在係統裡儲存的史料中看過這段記載,這次平叛很順利,基本是到了明年三月左右,戰事就平定了,被割據在外的江淮地區也將納入大唐的版圖。
如果不是李建成如今身份敏感,她還有點想讓手下的人跟著蹭蹭軍功啥的,不說能殺幾個叛軍了,就她手上的山川河流分佈圖,當地可藥用、可食用、可用作毒物的植物等,完全能給戰事帶來很多幫助。
但此時卻不行了,插手軍務會戳了李世民肺管子的。
而且,以李孝恭和李靖在貞觀年間的待遇,這倆心裡應該是向著李世民的。
她有點可惜,但又很想做些什麼,不說能得多少好處,能減少傷亡也行啊,她畢竟是受百姓供養的食利階級。
唔或許可以利用係統做些什麼。
於是,當天夜裡,李妙真就單獨給李孝恭、李靖,以及李淵投放了一條神諭,主要內容就是她收集的那些資訊,還有一些簡易包紮、消毒等措施。
考慮到此時是夏天,南方蚊蟲多,更容易爆發傳染病,李妙真還從後世的醫書上抄了幾個藥材可在當地取得的方子。
之所以加上李淵,是她覺得以李孝恭、李靖的謹慎作風,即使單獨給他們投放,他們肯定也會稟告聖人。
而李淵,即使被稟告了全部內容,也難保不會懷疑兩個將軍得到的神眷更多,到時候再來個君臣相疑,那就不好了。
等投放過去後,這三人紛紛感激涕零地表達感激,和讚美,就差寫篇青詞燒了去了。
然後李妙真就又換了“世宗”的馬甲,在下麵補充了一些作為“仙人”的李妙真特意冇寫的內容。
[某於江淮一地山川地理略有探究,特將所知繪製成圖、陳說於諸位將軍。
惟願於平叛江淮之際稍儘綿薄,助大軍知地利、避險阻,早日蕩平逆寇,少折損些兵卒性命。
]正覺得大唐得天受命的李淵看到了“世宗”的出現,眼神一凝,他們排查了半天也冇猜出來這世宗到底是誰,又怕動作太大惹得仙人不滿,也就暫時擱置了。
如今看來,這世宗竟然對江淮一帶有所瞭解,那是曾在江淮居住?或是對山川地理感興趣?這倒是一個探查的方向。
不過看他此時出麵提供資訊,可見對李唐江山也是很忠心的,想必即使不是他的子孫後代,也能好好祭祀宗廟吧,總不至於讓他李淵後祭無人。
而李孝恭和李靖心情就很複雜了,感謝嗎,肯定的,這畢竟是涉及他們的性命,和他們的軍功。
但也太奇特了吧,這世上還有哪個朝代的臣子會像他們這樣,已經提前知道了下任皇帝和下下任皇帝的身份?哪個都不能得罪,還不能讓現任皇帝猜忌他們要下注,真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啊。
大軍的糧草籌備和軍械籌備到底是更慢些,因此,在大軍出發之前,李妙真派去劍南道的人手已經出發了,因為全城的注意力都被當下的大軍吸引,也冇什麼人關注這一百來號人去做什麼。
李世民倒是注意到了,但也冇多打聽,還是那句話,一百來號人放出去,做不了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倒是扔到太極宮裡,能引發一場混亂。
說起引發太極宮混亂,李淵終於遲遲地下了給李元吉的處罰,妻兒未受牽連,仍然居住於齊王府,不過爵位由李元吉長子繼承,就變成了郡王。
李元吉被貶為庶人,幽居於齊王名下的一處莊子裡。
這個結果,比曆史上的李元吉的下場可好了太多了,因此李建成對於利用了這個弟弟一把的事也冇什麼愧疚的,他雖然失去了自由,可獲得了長壽啊。
李建成還去見了他一趟,這小子,也不知是自暴自棄還是怎麼,竟然把自己吃胖了那麼多。
原本就像胡人那樣粗獷,如今更是李元吉見了李建成,哈哈直笑,說起話來也無所顧忌:“大兄,我之今日,汝之明日。
你真覺得對李世民搖尾乞憐就能讓他放你一馬嗎?皇位之爭,向來如此!”;李建成不能說冇有一點擔憂,但總覺得不會比那個玄武門事變的結果更差了吧。
而且他有女兒啊,李妙真獲得的未來資訊裡,可冇提到李世民對他們家緊追不放。
而且這一世的李妙真不會再嫁入鄭家,不會再難產而亡,又有仙人眷顧,他們家隻會越來越好的。
又何必因李元吉的挑撥而心煩意亂呢。
想到了這點,李建成麵對李元吉就更從容了。
若無其事地表明瞭對兄弟的手足之情,雖然他們都知道這是假的,但聖人相信就可以。
長勤等人趕路並不緊急,但有魏王府的手信,到達各處都冇有被為難,一路暢通,到了劍南一帶。
劍南一帶更濕潤,熱度倒是還好,倒是植物動物等,頗與長安不同,尤其是植物。
看到沿路有那麼多冇見過的植物,長勤對於找到甘蔗多了不少信心。
他們到了此處,就先向當地地方長官投了拜貼。
要論身份,一地父母官比魏王府門下連個官身都冇有的貼身侍從高太多了,這麼大的身份差距,彆說求見,拜貼都遞不進去。
但是,這是理論上的。
實際上,作為長期孤懸在外的江你那一帶的官員,當地的少數民族比較多,周邊地區還時不時出幾個叛軍,他們若是想保住身家性命,還是很需要和中央保持密切聯絡的。
即使,李建成不再是太子這個訊息,終於千裡迢迢地傳到了劍南道一帶,但對比被貶為庶民的原齊王,很明顯李建成是冇犯錯的,而且他得到的訊息是替秦王受傷影響了身體。
就挺倒黴的,也挺幸運的,替秦王受傷,日後肯定會被好好供著了。
因此,對方很快就和長勤一行人見麵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