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李嘉誠最有價值的投資策略 > 4.有膽有識,長江後浪推前浪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李嘉誠最有價值的投資策略 4.有膽有識,長江後浪推前浪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4有膽有識,長江後浪推前浪

他這樣告誡兩個兒子,投資者要有遠見,能高瞻遠矚,以大局為重,“不為浮雲遮望眼”,不計較暫時的得失。事實證明,在李嘉誠的精心培養下,他的兩個兒子已經成為才華橫溢,能獨挑大梁的商界新秀。

1986年,世界博覽會在溫哥華舉辦。落幕之後,各國的臨時展廳或拆卸或廢棄。舊址為靠海的長形地帶,發展前景良好,地皮為省政府的公產,可以較優惠的價格購得。

生活在溫哥華的李澤钜,以他土木專業的眼光看好這塊地皮,認為將來能夠發展成為綜合性商業住宅區。於是,他積極向父親建議,說了下麵這些理由:

(1)世博會舊址附近都已開發,社區設施、交通等已有良好的基礎;

(2)溫哥華這一區域,和一般大都市不同,並無高架公路,市容美觀;

(3)舊址位於市區邊緣,有市郊的便利而無市區的弊端,無論往返市區或郊區,同樣便利;

(4)位置臨海,景色怡人,海景住宅當然矜貴;

(5)香港移民源源不斷開赴加拿大,對飽受市區嘈雜擁擠之苦而又嫌郊區偏遠冷寂的港人來說,這樣的海景住宅有相當的吸引力。

李嘉誠同意了兒子的“狂想”,認為最後一點尤顯商業眼光。說這是“狂想”,一點都不誇張。整塊地皮,大致相當於港島的整個灣仔區外加銅鑼灣。迄今為止,香港有哪個地產商,敢在這麼開闊的地段發展浩大的綜合物業?甚至在加拿大的建築史上,這也是開天辟地頭一遭。

這項工程投資巨大(後來確定的投資額達170億港元),非長實集團所能承擔。於是,李嘉誠拉他同業好友李兆基、鄭裕彤加盟,與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旗下的太平協和公司(李嘉誠占10%股權)共同開發。決策取決於各大股東(李嘉誠個人及集團占50%股權,另50%為各股東分占),具體操作人為李澤钜。

《富豪第二代》一書介紹道:“李澤钜為這宏圖世構,一手一腳策劃、設計,無不儘心血,悉付於此,他曾經在兩年之間,出席大小公聽會200多個,與各界人士逾2萬人見過麵,解釋闡述這個計劃。當然,他的背後,父親、師傅,及其他人等一直予以無限量的支援”。

1988年,新財團以32億港元钜款投得世博會舊址發展權,一切都從這裡開始。

然而世事難料,1989年3月,正在李澤钜平整地盤的施工地段,突然看到了一張“告同胞書”,措辭強烈,充滿排外的極端情緒。這與加國政府為吸引華人資金和人才大開方便之門的國策背道而馳。“他們似乎完全看不見我也是加拿大公民,他們反應太過激烈。”李澤钜氣憤而又無奈。

據傳媒估計,當地人排外,還與李澤钜的另一宗生意有關。世博會舊址,以太平協和的名義簽約之後,李澤钜便將另一間公司的200多個新公寓,直接在香港發售。訊息傳回溫哥華,當地傳媒大肆渲染,從而引起本地人的強烈不滿,質問省政府:將來世博會物業,是否又賣給香港人,讓這裡變為華人的天下?

省督林思齊博士為平息民怨,要太平協和保證,在這塊極優惠的地皮上興建的物業,不會隻在海外發售,必須優先向當地人發售。這意味著,興建的物業,將不可先期在香港賣個好價錢,而加拿大地價樓價低廉,這是公認的事實。

令人奇怪的是,這麼大的風波,李嘉誠未出麵,麥理思、馬世民也未露麵,而全盤托付給坐鎮加國的李澤钜。這表明,李嘉誠要考驗兒子隨機決斷、談判交涉的能力和毅力。

得到這個訊息之後,李澤钜立即從滑雪勝地韋斯拉趕到溫哥華,他的身份僅僅是太平協和的董事,他的樣子還是個未出校門的學子,給人以不老成之感。李澤钜求見省督林思齊,問他:“如果世博會發展擱淺,你明白這意味著什麼?”

林思齊是1967年從香港移民加拿大的,對香港的事再清楚不過。李嘉誠在香港的號召力,足以使流入加國的地產投資縮減三分之二,更會使溫哥華在香港移民潮中的受益者,落在其他省後麵。

省督說服省議會,對李澤钜的要求做出讓步,許可世博會物業可同時在香港和溫市發售——實際上是以向港人發售為主。省議員透過傳媒,向市民說明利弊關係,稱華裔移民是溫市建設的和平使者,要善待他們。

同時,李澤钜也在積極配合,以爭取民心。他在溫哥華的一次記者招待會上說:“6年來我的最大收穫,就是加入了加拿大籍”。

風波很快平息,工程繼續上馬,這就是後來定名“萬博豪園”(注:世博會又叫萬國博覽會)的龐大商業住宅群。

由此,李澤钜的處事能力得到父親的讚可,李嘉誠同意董事的一致要求,吸收李澤钜任長實集團董事。香港《信報》於1990年11月28日,刊出《李澤钜設計萬博豪園一鳴驚人》一文,對李公子推崇備至:

“對李澤钜來說,加拿大溫哥華的房屋計劃——萬博豪園,就是他事業上的試金石。因為這個被譽為加拿大有史以來最龐大的建設計劃,是由他一手策劃的,由看中地盤,以至買地、發展、宣傳,他都參與其事,全身投入……但初挑大梁,無論如何,都會有一種無形的心理壓力的。”

“幸而萬博豪園在香港刊登廣告之後,初步的反應甚佳。第一期嘉彙苑,平均每平方英尺230加元(1540港元),這個價格,較香港很多地區都便宜。加拿大增收香港移民,港人今後到加拿大居住者必較現時為多,因此,李澤钜對萬博豪園的銷售前景非常樂觀……”

“由投地到施工,這一段期間,他遇到的爭議、麵對意外和困難不計其數,如果換了一個性格懦弱、信心不足的人,早已知難而退了。但他並未如此,仍然一絲不苟地去做,笑罵由人,愈戰愈勇,終於走向成功……”

“為了這個龐大計劃的早日完成,李澤钜過去2年內在港加兩地穿梭來往,不辭車馬勞頓之苦。1989年全年,他來往港加兩地達26次之多,坐飛機如普通人坐巴士一樣”。

萬博豪園總體規劃由李澤钜一手設計,建築群的最大特色,是保留了原有湖光山色之天然美,他辟出50英畝作為區間公園,是居家休閒之勝地。

李澤钜說:“由於萬博豪園這個計劃實在太大,自己肩負重任,因此無時無刻不在想著計劃的發展。在飛機上,即使看書,都以城市規劃以及居住環境的書本為主”。

萬博豪園使李澤钜聲名鵲起,但有很多傳媒批評李嘉誠令他兒子們太低調。1989年4月的《星島經濟縱橫》指出,事實上不全是那回事,隻是人們對李家公子太陌生。

最早在1985年,香港證券界泰鬥人物馮景禧,為他所把持的最後一間公司舉行開幕酒會,李嘉誠便攜帶李澤钜出席,爭取機會使他認識本埠商界的世叔伯。

李嘉誠經常告誡兒子“凡事要低調”,但他又深知,輿論對一個人事業的巨大推動力。因此,李嘉誠會選擇適當的機會,安排讓兒子曝光亮相。

可見,怎樣延續財富神話,是李嘉誠的經營戰略的一個相當重要的課題。“打天下易,保天下難。”此話用到商界,其理亦然。有很多人通過自己的辛勤努力、省吃儉用,終於擁有了財富的金礦;但又會在霎時間煙滅灰飛,從天堂到地獄。其因何在?關鍵就在於缺乏“保財富”的經營戰略,忽略延續經營的可行性。這一點,李嘉誠力戒之,他以大局為重,推陳出新,試圖營造出“李氏財富神話”,可謂世界級巨賈的頭腦和眼光。

[投資金律]

“人生就像跑步一樣,需要不斷地學習、磨練,才能跑得穩、跑得好;也唯有從不間歇地跑,才能遙遙領先他人,捷足先登。要不停吸收新知識,留意世界經濟和政治形勢,甚至要走在社會之前。”在李嘉誠看來,投資須知“一行生意宜一種人”。人有不足不要緊,關鍵在於他對所托之事是否有根本性的影響。這個“根本性”,也就是是否能夠把握住機遇,最終贏得利潤。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