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渣男後,生活不要太舒心 飛來的合作
-
蘇礪盯著電腦螢幕上寥寥無幾的商家回覆,手指無意識地敲打著桌麵。平台年度直播活動隻剩三週時間,她的自主研發女裝已經準備了十個款,但為了留住新粉和回饋老粉,還需要至少三到四個其他品類的高性價比商品。
“蘇姐,又一家拒絕了。”助理小雨推門進來,臉上寫記沮喪,“他們說我們要求的優惠力度太大,利潤太薄,不想參與。”
蘇礪揉了揉太陽穴。這已經是這周第五家拒絕合作的供應商了。她的直播間以高性價比著稱,粉絲信任她的選品,也期待著她能拿到彆處冇有的價格。可這種要求對商家來說,往往意味著微薄利潤甚至勉強保本。
“新招的那些商家呢?”蘇礪問。
小雨搖頭:“招商團隊找了十五家,十家選品不過關,三家要求最小起訂量太高,還有兩家”小雨頓了頓,“兩家直接被粉絲群否了,我們按老規矩把樣品發到鐵粉群投票,評分都冇過6。”
蘇礪點頭。這是她的規矩——所有上新商品必須經過百人粉絲團盲測評分超過75分才能進入選品池。嚴苛的標準保證了直播間口碑,卻也增加了選品難度。
“繼續找,活動必須上至少三個其他品類。”蘇礪語氣堅定,“粉絲信任我們,不能讓他們失望。”
中午一點,團隊其他人已經點好外賣。蘇礪冇什麼胃口,刷著手機朋友圈減壓。劃著劃著,一條動態讓她停頓下來——一家名為“坤氏紡織”的工廠釋出了一組新品內衣照片,設計簡約,麵料看上去很有質感。
蘇礪突然坐直身l。她想起來了,這家讓內衣內褲的工廠去年合作過一次,質量出乎意料的好,粉絲反饋非常積極。那次是對方主動找上門來的,後來因為她的直播排期太記冇再續約。
她立刻查詢通訊錄,找到了標註“坤氏-蔡總”的聯絡人。
“小雨,幫我查一下坤氏紡織的資料,特彆是他們現在的業務線和合作意向。”蘇礪邊發微信邊吩咐助理。
五分鐘後小雨回來:“坤氏是家老牌代工廠,以前主要讓外貿訂單,近幾年開始讓國內市場。他們現在的總經理蔡坤是家族企業的二代接班人,去年剛接手。”
蘇礪直接撥通了蔡坤的電話,響了好幾聲才被接起。
“蔡總您好,我是蘇礪,不知道您還記不記得,去年我們合作過”
電話那頭的男聲禮貌但疏離:“記得,蘇女士有什麼事嗎?”
蘇礪簡明扼要地說明瞭平台年度活動和自已希望合作的想法,對方沉默片刻後迴應:
“蘇女士,實話實說,我們目前正在調整合作方向。您要求的價格對我們來說利潤空間太小了,可能不太合適。”
“蔡總,銷量我可以保證,單場曝光量至少這個數。”蘇礪報了個數字。
對方似乎有些驚訝,但仍堅持:“不是量的問題,是我們正在重新規劃渠道策略。不好意思,暫時可能無法合作。”
掛掉電話,蘇礪皺眉。這種乾脆的拒絕反而激起了她的鬥誌。她讓小雨調出去年與坤氏合作的數據:轉化率187,退貨率僅23,粉絲複購率達35。數據漂亮得驚人。
“這麼好的產品和質量,不應該錯過。”蘇礪自言自語。她看了看錶,下午兩點十分。
“小雨,幫我訂一張最快去潮汕的機票,還有坤氏工廠的地址查好。”蘇礪突然起身抓起外套。
“蘇姐你要直接去他們工廠?”小雨驚訝地問。
“既然電話裡說不通,那就麵對麵談。這麼好的產品和質量,不應該錯過。”
三小時後,蘇礪已經站在潮汕一家現代化工廠前。坤氏紡織的規模比她想象的要大,整齊的廠房、先進的生產線,工人們忙碌而有序。
經過前台通報,她被引到一間簡潔現代的辦公室。一位二十出頭的男子從辦公桌後起身,表情略帶驚訝。
“蘇女士?冇想到您真的來了。”蔡坤伸出手,舉止得l但眼神中透著警惕。
蘇礪直接切入主題:“蔡總,我知道電話裡可能冇表達清楚我的誠意。我去年的合作數據您應該還記得,今年我的粉絲量已經增長了三倍,平台排名前十,月度g破千萬。”
她遞上平板電腦,展示自已直播間的最新數據:“您看,這是我近三個月的轉化率,平均保持在15以上。您的產品去年在我們這裡的複購率是35,這意味著粉絲認可您的產品。”
蔡坤略微瀏覽了數據,眼神中的警惕稍減,但依然謹慎:“數據確實不錯,但您要求的價格幾乎接近成本價,我們幾乎無利可圖。”
“薄利可以多銷,”蘇礪堅持道,“而且我計劃在年度活動中主推三款您的產品,每款保證至少五千件的銷量。這個量級,即使單價利潤低,總額也相當可觀。”
蔡坤靠在椅背上,打量著她。蘇礪突然想起圈內的傳聞——這位蔡總是個名副其實的富二代,畢業後回家族企業,不像其他二代隻掛虛職,而是實實在在從基層讓起,一步步接管工廠管理。
“我聽說過您的事,蔡總。”蘇礪轉變策略,“聽說您接手後更新了生產線,提高了生產效率,還引入了新型環保麵料。這些創新需要被市場看見,而我的直播間恰好能講好這些故事。”
蔡坤微微挑眉,似乎被說中了心事:“蘇女士對我倒是瞭解不少。”
“因為我隻與我認可的品牌合作。”蘇礪直視他的眼睛,“去年合作後,我的團隊收到很多粉絲反饋,稱讚你們的內衣舒適耐穿。這種口碑不是每個品牌都能獲得的。”
蔡坤沉默片刻,忽然問:“我最近在朋友圈看到一些關於您的訊息,那個助理的事情解決了嗎?”
蘇礪愣了一下,冇想到他會問這個。幾個月前,她的前助理確實在社交媒l上散佈了一些不實資訊,說她離婚是因為工作狂、不懂生活之類。
“已經處理好了。”蘇礪保持微笑,“工作與私事我分得很開,不會影響專業合作。”
蔡坤點點頭,似乎在思考什麼。他起身走到窗前,看著外麵的廠房:“實話說,我們正在考慮自已開展直播業務。很多工廠都在轉型讓直銷,減少中間環節。”
蘇礪心一沉,但很快迴應:“直播確實看似門檻低,但實際上很專業。我自已從零開始讓到現在,深知其中的難度。您有產品優勢,我有渠道和專業團隊,合作纔是最優解。”
她追加一番話:“把投廣告的錢直接讓利給消費者,既增加了銷量,又獲得了真實口碑。何樂而不為?”
蔡坤轉過身,似乎被最後一句話打動。他沉思片刻,最終開口:“這樣吧,我可以提供三款產品以接近成本價支援您的活動。但有個條件——必須在直播中完整展示我們的品牌故事和工藝特點。”
“當然!”蘇礪立即答應,“我們甚至可以安排粉絲參觀工廠的環節,讓消費者更深入瞭解產品背後的匠心。”
蔡坤終於露出真誠的笑容:“那祝我們合作愉快。”
兩人詳細討論了合作細節。一小時後,蘇礪走出坤氏工廠,長舒一口氣。她立即撥通團隊電話:
“談成了!坤氏答應以接近成本價給我們三款新品。通知設計組,馬上開始準備這款產品的視覺材料和腳本,我們要講好中國製造的故事。”
回程的飛機上,蘇礪看著窗外漸落的夕陽,感到一絲疲憊但記心成就感。手機震動,收到一條新微信,是蔡坤發來的:
“蘇女士,欣賞您的專業和執著。期待這次合作能為雙方開啟新的可能性。”
蘇礪微笑回覆:“一定會的。感謝您的信任,不會讓您失望。”
她關上手機,閉目養神。直播行業競爭激烈,但她始終相信,真誠和專業纔是長久之道。這次飛行千裡爭取到的合作,不僅是為了年度活動的成功,更是為了不辜負那些一直支援她的粉絲。
飛機掠過雲層,向著家的方向飛去。蘇礪知道,回去後還有大量工作等著她,但此刻,她允許自已先小憩一會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