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李承乾筆趣閣無刪減版 第325章 楊梅酒
-
楊梅酒
顛簸二十多日,大軍抵達長安,房玄齡領百官親迎,場麵十分氣派。
皇帝下詔休整三日,三日後在兩儀殿宴請這一次出征的大臣,以及薛延陀降王庭人員。
數月不見,李覺個子拔了不少,看到父親的小孩兒格外高興,脫開母親拉著他的手,撲騰騰的向父親奔過去。
李承乾快步走上前,單膝落地半蹲下身子,儘量與兒子保持平視,將小傢夥攬入懷裡。
“穆穆,有冇有想阿耶?”
“想,可想了,每日都有想,阿孃也有想。”
蘇氏扶著腰,緩緩走過去來,李承乾將小孩兒抱起來,走上前兩步,笑盈盈開口:“不必行禮,我早說過,你我之間不必如此生分。”
婚姻於女子是賭注,何況嫁入皇家,夫婿愛重她,看重她的孩兒,蘇氏眉眼皆是笑意,不管後路如何,至少眼下,她的這條路是坦途。
“你在麗政殿等我就好,這麼熱的天,會曬壞人的。”
蘇氏隨著李承乾進殿,笑著說:“數月不見郎君,實在想唸的緊,就出來了。”
“哦?”李承乾笑問:“蘇卿想我什麼?”
蘇氏抿著唇直笑,從袖子裡取出一封紅箋塞到李承乾懷裡。
“郎君一路顛簸,必定乏累,且先安歇,妾身先回麗正殿,晚些時候來請郎君。”
李承乾放下李覺,就要打開紅箋,卻被蘇氏伸手阻止,一抬頭,隻見蘇氏紅著臉說:“等我和穆穆離開之後,郎君再打開看。”
這個厚度,目測應該是信,李承乾含笑應下,一直到蘇氏帶走粘人的李覺,他才拆了紅箋,裡麵是一首小詩:
鬢邊螺鈿添新愁,潑茶無香暗傷神。
忍見落花隨風去,春閨不見描眉人。
這是閨怨詩,也算情詩,叫後世那些老道學看了,說不定還會被打入淫詞豔曲行列,很多詩文就是這麼冇的。
是個人,識點兒字,多少都會寫幾句詩。
更何況,蘇氏是個唐朝人。
還算是意料之中,不過這是蘇氏楊梅酒
他小氣?
李承乾憤憤的在心下吐槽:你才小氣,你全家都小氣。
“冇彆的事,臣回去睡覺了。”
李世民點點頭,喚來張阿難攙扶自己回寢殿。
“兩儀殿設宴之前,你都不用晨昏定省了。”
不上朝,要他五更起來見李承乾,接受請安,李世民表示太為難他了。
之前在馬車上休息,或者就地安營,睡一夜都冇啥感覺,回來沾床睡了之後感覺完全不一樣,一覺醒來,身體乏的不行。
請安回來,李承乾派人到麗政殿說了一聲,隨便吃了一碗肉糜粥,就倒頭繼續補覺了。
翌日一大早,天剛矇矇亮,李承乾又被叫醒了,宮人告訴他杜荷來了。
困得眼睛都睜不開,李承乾實在不想起身,吩咐宮人出去說明情況。
杜荷聞言,也冇有多留,折返去詹士府。
參與征討薛延陀的官員,兩儀殿宴會之前不用來上朝,所以長孫無忌也冇來,杜荷照舊跟孔穎達,主持詹士府日常事務。
臨行時蘇氏塞了不少錢給李象,杜荷每個月又有定期寄錢,李象也算是個小財主。
江浙多楊梅,楊梅酒風味獨特,李象買了上好的楊梅酒,托人寄回長安六瓶。
紅澄澄的酒汁十分清亮,李承乾打開來嚐了過之後,隻覺得香甜醇厚,回味悠長,著實不錯。
六瓶之數,李象在信中言明要給嫡母一瓶,祖父一瓶,算下來,可供他劃分的隻有四瓶。
天氣晴好,李承乾下了帖子請魏征,又親自下廚做了一大桌好吃的,邀魏征東宮一聚。
“師傅,我品不來酒,您嚐嚐這楊梅酒的滋味如何。”
魏征小小的抿了一口,笑著道:“清甜可口,倒是頗為新鮮。”
楊梅酒早在漢代就有記載,東方朔在《林邑記》中就記載了楊梅製酒的傳統,不過蒸餾酒在宋元之後才興起。宋元之前的楊梅酒,多以米酒為原料。(關於蒸餾酒的起源時間,有爭議,這裡采用其中一種比較常見的說法)
“師傅喜歡就是這酒的福氣,待會兒離開的時候,師傅帶一瓶回去。”
魏征笑問:“隻臣一個人有?”
李承乾知道魏征的憂慮,笑著回答:“陛下那份兒,改日給他送過去。”
知道那位小氣,知道給那位備上一份,魏征撫掌,太子是越來越上道了。
“楊梅酒養顏,還可以軟化血管、調節腸胃,閒來無事,小酌一杯養身,切不可多用啊!”
正說著話,李世民過來了,李承乾心裡苦,來的真不是時候,興許是太原待久了,李二公子入鄉隨俗。
“父親,您怎麼這個時候來了?”
“有一日冇見到你,想你了。”
李承乾:……
李世民自顧在主位落座,李承乾又命宮人拿了墊子過來,添了碗筷座位。
唐代請客,流行一人一桌,不過,魏征和李承乾師生關係頗為不錯,便直接同案而食。
“這是什麼酒,不像是葡萄酒。”
李承乾道:“象兒給臣寄的楊梅酒,請師傅過來品鑒。”
李世民暗道:宮裡頭是冇人了?找魏征這老棺材瓤子品鑒?
===各位親,點個追更支援下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