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缺失?我攜華夏英靈守國門 第136章 不同的防守理念
-
係統提示音落下的瞬間,兩座虛擬城池拔地而起,結構規模完全相同,城牆高厚,護城河環繞,四門俱全。城外東、南、西三麵是即將被六十萬大軍攻擊的方向,北麵則是一片絕對的安全區,連接著虛擬的“己方大本營”。資源點——農田、石礦、林場、以及未知的特殊資源點——散佈在城池周邊,亟待開發。
拜占庭方:
貝利薩留眼神銳利,迅速下達一連串指令:
“兵種分配:一萬輕裝步兵,八千弓箭手,兩千精銳騎兵。”
這個配置讓觀戰的拜占庭專家組微微點頭。輕步兵靈活,適合城牆防禦和快速機動;弓箭手是守城核心;保留兩千騎兵,則體現了貝利薩留的風格——他絕不會龜縮不出。
“民夫分配:三千人即刻收割城外糧草,務必在敵軍合圍前儘可能多儲備糧食。四千人開采石料木材,優先製造箭矢和修複城牆的工具。剩餘三千人,分成數隊,向外探索,重點尋找係統提到的特殊資源!”
他的命令重點在於“資訊”和“機動”。糧草要搶收,但更重要的是找到可能存在的製勝關鍵(特殊資源),併爲日後出城奇襲預留通道和情報。物資開采側重於可持續和快速補充的箭矢,而非笨重的滾木礌石。
龍國方:
朱文正的反應截然不同。他幾乎是撲到城垛邊,目光如炬地掃視城外地形和資源分佈,隨即雷厲風行地吼道:
“兵種分配:五千重甲步卒!一萬長槍兵!五千弓箭手!”(由於此次副本是公平對抗,所以士兵不享受英靈殿加成,隻有朱文正一人享受。)
純粹到極致的守城配置,重甲步卒用於堵口和反衝鋒,長槍兵對抗攀爬,弓箭手遠程壓製。
“民夫聽令!所有人!都給老子動起來!四千人,全力開采石料、木材!不要箭矢,先給老子造足夠的滾木、礌石!堆滿城牆!一千人去割糧草,夠吃就行!剩下的五千人,全部去給老子找!挖地三尺也要把那個特殊資源找出來!但找到後立刻報我,不得擅自開采!”
朱文正的策略是“工事”和“儲備”。他首先要的是最直接、最凶狠的防守物資,要在敵人一開始最瘋狂的攻擊中就用絕對的火力密度將其砸碎。糧草隻需保障,關鍵在於初期建立巨大的防禦物資優勢。對於特殊資源,他表現出異常的謹慎。
準備期的第三日,貝利薩留方的一支探索隊在北麵安全區邊緣發現了一處硫磺礦(特殊資源)。貝利薩留聞報,眼中精光一閃:
“果然有……類似希臘火的原料?但提煉和製作需要大量人力,而且危險。”
他沉吟片刻,下令:
“調五百民夫,開采運輸,另辟專門區域,派懂工匠的民夫嘗試配製燃燒物。優先度……次於箭矢製造。”
他選擇有限度地開發,作為奇兵,但不影響主體防禦。
準備期第七日,朱文正方的民夫在城池西麵山林深處發現了硝石礦(特殊資源)。朱文正親自檢視後,臉色凝重:
“此物……若運用得當,威力無窮,然煉製費時費力,極易炸膛傷己。”
他做出了與貝利薩留不同的決定:
“調兩千民夫,日夜不停開采運輸。再調三百名手巧膽大的民夫,隔離操作,按我給的方子試製火藥,封裝入陶罐!老子要在關鍵時刻,給敵軍來個狠的!”
他願意投入巨大成本,賭一把終極武器。
十日準備期飛逝而過。朱文正的城頭,滾木礌石堆積如山,垛口後滿是警惕的士兵,秩序森然,如同一頭渾身尖刺的鐵刺蝟。貝利薩留的城頭,防禦物資看似不如龍國方充裕,但城牆關鍵節點進行了加固,城內預留了機動通道,他的騎兵在營房內養精蓄銳,眼神中帶著出擊的渴望。
在準備期,兩位名將的防守哲學就已截然不同。
龍國的朱文正:
他的信念是“城存與存,城亡與亡”。防守的核心在於絕對的工事、充足的物資、頑強的意誌。他追求的是將城池打造成一個無法啃動的鐵核桃,通過殘酷的消耗戰,磨碎敵人的兵鋒與士氣。他的智慧體現在對資源的極致利用、對工事的巧妙加固以及對士兵士氣的鋼鐵般塑造上。如今敵我比例三十比一,唯有依堅城、仗血勇,方可有一線生機。
而拜占庭的貝利薩留:
他的信條是“最好的防禦是巧妙的進攻”。防守的核心在於機動、欺騙、心理戰。他絕不被動捱打,而是試圖通過有限的主動出擊,破壞敵軍的部署、後勤和士氣,以彌補兵力上的絕對劣勢。他的智慧體現在精確的成本計算、對時機的敏銳捕捉以及虛實結合的指揮藝術上。他深知孤城難守,必須讓敵人時刻感到腹背受敵的威脅,從而為自己贏得喘息之機。
十日已過,戰鬥開始。
淒厲的號角聲撕裂天際,黑壓壓的敵軍如同席捲大地的蝗災,從東、南、西三麵緩緩壓來。六十萬大軍的腳步聲、戰馬的嘶鳴聲、攻城器械的輪軸聲混合成令人心悸的轟鳴,大地為之顫抖。
敵軍陣前,高達數丈的井闌如同移動的箭塔,其上弓箭手密集如雲;巨大的投石車緩緩立起,拋竿彷彿巨人的手臂;數十輛蒙著生牛皮的衝車被推動前行,目標直指城門;無數的雲梯、飛鉤被步兵扛著,如同死亡的叢林。
“勿要慌亂!各就各位!”
朱文正屹立東門城樓,聲如洪鐘,壓過了戰場噪音。
“弩箭!瞄準井闌!投石機!測算距離,轟擊敵軍投石車陣地!弓箭手聽令,覆蓋敵軍步兵集群!”
戰鬥瞬間白熱化。巨石呼嘯著從城外飛來,狠狠砸在城牆上,磚石飛濺,留下駭人的坑洞。朱文正早已命令用沙袋、木料加固了城樓和關鍵段牆體,減少了損傷。敵軍井闌靠近,與城頭對射,箭矢如同暴雨般交錯。
“金汁!火油!”
朱文正怒吼。滾燙的惡臭液體潑下,城牆下響起一片非人的慘嚎。冒著火光的陶罐被扔下,點燃了衝車和雲梯。
最慘烈的爭奪發生在雲梯搭上的地段。敵軍悍不畏死地向上攀爬。龍國重甲步卒頂著盾牌,用長矛向下猛刺,或將巨大的滾木礌石推下。每一次撞擊都伴隨著骨骼碎裂的可怕聲響。
一名龍國士兵被數支箭矢射中,仍咆哮著抱住一個剛冒頭的敵兵,一起墜下高高的城牆。朱文正指揮若定,他的預備隊如同救火隊,精準地填補每一處被敵軍猛攻的缺口。
他的防守,就像一部精密而殘酷的機器,依靠預先準備的充足物資和嚴明紀律,高效地收割著敵人的生命。城下屍體迅速堆積。
貝利薩留同樣冷靜,但他的方法不同。他命令弓箭手進行精準射擊,優先點殺敵軍工程師和指揮官。對於靠近的井闌,他使用了少量珍貴的希臘火(類似於噴火器,但是很簡陋)——粘稠的火焰噴湧而出,點燃了一架井闌,使其化為巨大的火炬,引起了敵軍短暫的混亂。
當雲梯密集搭上城牆時,他並未立刻使用滾木礌石,而是命令輕步兵用叉竿奮力推開雲梯,或點燃油布扔下。敵軍投石車集中轟擊南牆一段,造成數處坍塌,大批敵軍沿著缺口湧來。
“步兵上前,堵住缺口!”
貝利薩留親臨一線指揮。同時,他眼中寒光一閃,對傳令兵道:
“命令騎兵隊,從北門出,繞至西麵,攻擊他們的投石車陣地!燒不掉也要擾亂了他們!”
兩千騎兵如離弦之箭,從絕對安全區迂迴而出,突然出現在敵軍側翼,猛攻防護相對薄弱的投石車部隊。攻城敵軍聞聽後院起火,攻勢不由一滯。
貝利薩留抓住時機,投入預備隊將衝入缺口的敵軍全部殲滅。這次奇襲成功延緩了敵軍攻勢,但守城壓力並未減輕,貝利薩留的兵力更加捉襟見肘。
轉眼間十日已過,攻勢永無休止。守城物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耗。滾木礌石漸漸見底,箭矢消耗驚人。民夫的調度和資源平衡成為生死攸關的問題。
朱文正在城頭嘶吼:
“節省礌石!重點使用滾木和金汁!民夫三班倒,絕不能停下開采!”
朱文正嘶啞地命令,他的嘴脣乾裂,眼中佈滿血絲。硝石礦的開采和火藥試製占用了大量人力,導致防守物資補充減慢。敵軍也發現了這一點,攻擊更加瘋狂。
一場暴雨般的石彈攻擊後,西牆一段終於不堪重負,轟然倒塌出一個數丈寬的缺口!
“敵軍上來了!”
哨兵淒厲呼喊。
“重甲步卒!隨我來!”
朱文正拔出戰刀,親自率隊衝向缺口。
“長槍兵結陣!弓箭手拋射掩護!”
缺口處瞬間成為血肉磨坊。龍國重甲士兵組成銅牆鐵壁,長矛如林向前突刺。敵軍同樣前仆後繼,屍體迅速堆積,雙方幾乎是在屍山上廝殺。一名龍國士兵身中數刀,腸子都流了出來,卻狂吼著抱住一個敵軍軍官,用最後的力氣咬碎了對方的喉嚨。朱文正刀法悍勇,連斬數名敵兵,穩住了陣線。民夫冒著箭雨,瘋狂地用沙袋、木石、甚至敵人的屍體填補缺口。
“將軍!火藥罐成了!”
一名工匠激動來報。朱文正眼中閃過厲芒:
“好!時機未到,繼續製備!省著點用!”
貝利薩留冷靜地審視著戰局。箭矢庫存雖在消耗,但尚能支撐,他下令有序拆解城內廢棄建築,以獲取必要的木材補充。硫磺燃燒物製作雖緩,卻在守城戰中屢建奇功,他特意指派經驗豐富的工匠專職調配,以降低風險。
他更加巧妙地派出精銳小隊——時而騎兵迅捷如風,時而步兵敢死突襲自北門迂迴出擊。他們不僅襲擊落單的運輸隊、破壞小型攻城器械,更多次趁夜色潛入敵營縱火擾敵。
一次,百人敢死隊以極小代價成功焚燬兩輛衝車,並有多數士兵安全返回。貝利薩留沉著評估每一次行動的戰果,精心計算交換比,確保每一次出擊都物有所值。
他深知主動出擊纔是延緩敵軍攻勢的上策。儘管總兵力處於劣勢,但他通過頻繁的部隊調動、旗幟變換,在城牆上製造守軍充足的假象。他更不時親臨陣地,宣講奇襲勝利、表彰英勇將士,使全軍士氣始終高昂。在他的指揮下,守軍彷彿一把繃緊的弓,隨時準備予敵以重擊。
時間在南場屍體和血腥中緩緩而過,轉眼間已過去四十日。
最後的二十日,戰鬥已非“慘烈”二字可以形容。兩座城池都已殘破不堪,城牆多處坍塌,守軍士兵十不存三,民夫也死傷慘重。每一天都像是在地獄邊緣行走。
貝利薩留的城池已到了最後關頭。守軍不足五千,人人帶傷,城牆多處坍塌,全靠意誌支撐。他做出了最後一個,也是最大膽的決定。他集合了最後五百名保持戰力的士兵,以及所有剩餘的硫磺燃燒物。
“今夜,是最後的機會。你們從北門出,繞行至敵軍主營。”
貝利薩留的目光掃過這些疲憊但堅定的麵孔。
“你們的任務不是殺敵,而是製造最大的混亂!焚燒他們最後的攻城器械儲備,尤其是投石車和衝車!在營中四處縱火,高聲呐喊,讓敵人相信,我們的主力援軍正在回援!”
他深知,這五百人很可能有去無回。但同時,他在城內命令所有還能動的人全部拿起武器,登上殘破的城牆,點燃所有火把,奮力擂鼓,發出震天的呐喊,做出決死反擊、裡應外合的態勢。
漆黑的夜色中,這支決死的奇襲部隊如幽靈般潛行,利用敵人久攻不下後的鬆懈,成功突入了敵軍主營深處。他們瘋狂地投擲火把和燃燒罐,點燃了堆積如山的糧草和數十架寶貴的攻城器械。沖天的火光映紅了夜空。
“援軍來了!”
的呐喊聲在恐慌的敵軍中迅速蔓延。攻城部隊的指揮官大驚失色,後方傳來的喊殺聲和火光讓他們誤以為後路被斷,主力援軍真的到了。前線攻勢瞬間陷入了混亂和停滯。
貝利薩留抓住這千載難逢的機會,親自率領所有能動彈的守軍,向正麵因混亂而士氣低落的敵軍發起了一次決死的反衝擊。竟然一舉將攻上城牆的敵軍全部趕了下去,並趁勢燒燬了數架抵近的雲梯。這次突襲不僅極大地動搖了敵軍士氣,更重要的是,實質性地摧毀了敵軍相當一部分剩餘的重型攻城器械和部分糧草,為拜占庭方贏得了最後寶貴的喘息時間,也嚴重削弱了敵軍最後階段的攻堅能力。雖然五百勇士近乎全軍覆冇,但其戰略價值巨大。
朱文正的城池再次被突破,這一次是東門。衝車撞破了包鐵的門扇,敵軍潮水般湧入。
“堵住門洞!死戰!”
朱文正渾身是血,分不清是自己的還是敵人的。重甲步卒組成最後的防線,用身體抵擋敵人的衝擊。關鍵時刻,朱文正發出了怒吼:
“火藥罐!投!”
數百個密封的陶罐被點燃引信,由臂力強的士兵奮力投向城門洞和城外敵軍最密集處。
轟隆!轟隆!
震耳欲聾的爆炸聲接連響起,火光沖天,破片四射!城門洞內的敵軍被清空一大片,殘肢斷臂四處飛濺。城外的敵軍也被這前所未見的武器嚇得魂飛魄散,攻勢驟然停止。
龍國士兵趁機用一切可用的東西重新堵塞城門。但這最後一搏也幾乎耗儘了特殊資源和最後的力量。接下來的日子,全憑一股不屈的意誌在支撐。城牆上下,屍山血海,呼吸間都是濃重的血腥和焦糊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