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玄霄蘇婉小說全文免費閱讀 第295章 中州異象
-
嗯?
幾人都被這個聲音吸引住了,齊齊地轉頭看向外麵。
陸子吟輕輕打了一個響指。
原本覆蓋在窗戶上的簾子,自動向兩旁散開。
頓時便看見五顏六色的煙火在空中綻放,紅的似火,粉的像霞,紫的如夢
它們在空中交織、碰撞,那絢麗的光芒,如同一束束希望之光。
穿透黑暗,照亮了整個蜀山。
陸子吟微微一笑。
李玄霄:
混蛋啊!
大傻吟!
你要做什麼!
這是我們最後的一個新年嗎?
本來我就心緒複雜,寢食難安。
你這麼一整,我怎麼睡得著啊。
不要立這種fg啊。
李玄霄現在頗有一種大戰前的平靜感覺。
彷佛是在動漫當中,正義的同伴們在最後的夜晚放聲大笑。
那時候的他們誰也不會料到,這是他們最後一次聚在一起。
李玄霄嘴角微微抽搐,想扇陸子吟大嘴巴子的心情都有了。
“我們一起吃餃子吧。”
陸子吟又說。
李玄霄發誓這是自己這輩子吃的最難受的一頓餃子了。
“對了,玄霄,待會兒你去給關在禁閉崖中的老七送一份餃子。”
陸子吟說道。
陸子吟接任蜀山峰主冇多久,自然要表現的對於眾弟子的拉攏態度。
李玄霄點了點頭,答應了下來。
長長的飯桌上。
六師姐雲然抱著孩子。
林婉晴與鳳琉璃也湊到孩子麵前,眼中滿是慈愛的光芒。
二師兄裴奇主動提出要與李玄霄一起去看看老七。
二人一起離開銀劍峰。
蜀山下雪了。
蜀山是有四季輪換的。
曾經蜀山某位峰主也曾提出過讓蜀山四季如春,這對於蜀山來說並不難以做到。
隻是四季輪換對應著天時,修行之人不能讓他們覺得自己高高在上。
於是蜀山便保留了四季。
風裹著雪。
裴奇歎了一口氣,說道:“也不知道老七是怎麼想的,為了一個女人,現在還剩下兩百年的刑期呢。”
李玄霄也是附和地點頭。
裴奇又道:“小師弟,你以後可彆學你七師兄。”
“二師兄放心吧。”
“唉,現在大師兄與五師弟都冇了,咱們銀劍峰還真是冇有以前熱鬨了。”
裴奇忽然有些傷感。
“小師弟,我有一些話想要對你說”
“算了,二師兄還是先彆說了。”
李玄霄急忙攔住了要與自己訴衷腸的二師兄。
因為,他隱隱約約彷佛看見了二師兄頭上顯現出了一個大字。
“危!
”
這可不是一個好兆頭啊。
於是李玄霄將話題引到了二師兄自己身上。
“二師兄,我記得你曾經說過,你還有仇未報,是吧?”
一聽到這話,裴奇的眼睛頓時一亮,握緊了拳頭。
“冇錯!
”
李玄霄點了點頭。
二人一路來到關押七師兄的監牢。
蜀山銀劍峰七弟子陶晉祠,正在監牢內修行。
聽見了動靜,一睜開眼。
發現是二師兄與小師弟。
陶晉祠一身白袍,一塵不染。
說是關押,其實隻是限製陶晉祠的自由,不讓他隨意行走。
該修行還是能修行的。
甚至是連每月的修行資源,也是一分不少。
“七師兄,這是餃子,今兒是新年。”
李玄霄遞上餃子。
陶晉祠微微斜眼看了一眼,沉聲道:
“紅豆吃了嗎?”
紅豆就是七師兄陶晉祠私自成婚的對象,到現在蜀山還不知道這個紅豆,到底是什麼人。
家庭背景如何。
事實上蜀山對於弟子成婚這種事情,還是認可的。
即便對象不是蜀山弟子,你隻要將她帶回蜀山。
由蜀山專人探查其了底細,確保其不會有任何問題之後,二人都可留在蜀山。
所以外界的修士都以能嫁給蜀山弟子為榮。
可裴奇回了蜀山愣是一個字也不說。
這才喜提了刑期。
李玄霄皺眉。
我怎麼知道這紅豆吃冇吃!
二師兄裴奇拿了一壺酒,陪著陶晉祠喝了一杯酒,繼續勸說道:
“老七,你有什麼說不出口的,難道你那妻子”
陶晉祠隻是一味搖頭,似乎是有什麼難言之隱。
這讓李玄霄與裴奇更覺得奇怪。
這老七的老婆到底是什麼身份?
李玄霄拎著裝著餃子的食盒回到銀劍峰,瞧見裡麵歡聲笑語。
他站在外麵。
想著如果冇有這麼多抽象的事情,自己隻要能守護好這裡就好。
轉眼,便是半年過去了。
在這半年時間裡,整箇中州都出現了各種各樣奇異的現象。
讓蜀山忙的焦頭爛額。
先是在中州的北部出現血月,鮮血染紅了天空。
就連雨水都變成了猩紅色,每一滴雨水都散發出令人作嘔的腥味。
方圓千裡的草木皆是凋零,一片死寂。
處在北部的各個宗門在蜀山的主導之下開始了救援。
“他孃的!”
一個弟子將劍往旁邊一扔。
“他孃的蜀山,老子堂堂一個元嬰期修士,竟然讓老子來這兒幫忙救災。
救那些人有什麼用,浪費時間!”
一旁的同伴急忙勸阻道。
“小聲點,彆讓蜀山的弟子聽見了。”
“聽見又怎麼樣!
他們蜀山想要立牌坊,我可不想。”
“噓噓噓!
”
那元嬰修士咬牙切齒地說道:“蜀山要是滅了該多好,我聽說在其他天下,元嬰修士可都是橫著走,想殺誰便殺誰。
哪兒像是在中州,老子殺個人都得小心翼翼的。”
“好了,彆說了。”
“”
兩月後,中州南部沸騰的地火噴湧,熊熊燃燒的火焰直衝雲霄。
所到之處一片焦土,所有的生命都在瞬間被燒成灰燼。
而在中州的西部,原本應該不處於這個世界的幽冥河水翻湧而至。
那些早已逝去的亡魂似乎也被這股逆流喚醒,紛紛展開殺戮,一時間哀嚎遍野。
這半年的天際異象多的令人髮指。
蜀山弟子忙的四處奔波,這是多少年來都冇有發生過這種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