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花陪我闖影視世界 第267章 少年包青天7
八賢王隨眾人回到府衙,目光落在公孫大人身上,語氣帶著幾分隨意的探尋:“公孫大人離京赴任,想來已有二十年了吧?”
公孫大人忙不迭點頭,語氣裡帶著幾分侷促:“是是是,王爺記性真好,下官確實已在此地任職二十年整。”
“二十年未曾返京,不認得本王,倒也情理之中。”
八賢王哈哈一笑,語氣輕鬆,隨即話鋒一轉,道明來意,“皇上接到大人的告急文書,知曉高麗太子李崗遇刺一事,唯恐兩國因此兵戎相見,特命本王火速前來,協助處理此事。”
公孫大人聞言,臉色驟變,連忙躬身請罪:“哎呀,下官無才無能,辦事不利,竟讓如此大事發生,還勞煩王爺親自跑一趟!往後下官定當鞠躬儘瘁,全力協助王爺偵破此案!”
“誒,眼下並非追究責任之時。”
八賢王擺了擺手,神色漸趨嚴肅,“其實關於此事,朝中亦有不少爭論。當務之急,是如何化解眼前這場危機,莫讓兩國關係徹底惡化。”
眾人紛紛點頭稱是,唯有包拯眉頭微蹙,忍不住出聲追問:“王爺,您方纔說‘爭論’?不知朝中諸位大人,是在爭論什麼?”
八賢王端起茶盞抿了一口,語氣淡然帶過:“也沒什麼要緊的,皆是朝中政務,遇到些分歧,議論幾句罷了。”
月瑤與李蓮花對視一眼,心中瞭然——八賢王顯然不願將朝政爭論之事透露給他們,這番話不過是隨口敷衍。
李蓮花指尖摩挲著茶杯邊緣,眼底閃過一絲瞭然,月瑤則輕輕頷首,沒有再多問,隻靜靜聽著接下來的談話。
片刻後,八賢王開門見山,詢問案情:“關於高麗太子遇刺一案,眼下可有什麼新的進展?”
公孫大人聞言,額角滲出細汗,緊張地回道:“下……下官已經命人全力調查了,隻是……”
“事到如今,可有鎖定什麼嫌疑之人?”八賢王不疾不徐,追問下去。
公孫大人支支吾吾,半天說不出話:“現……現在還……還沒有。”
“那便說說,有什麼可用的線索?”八賢王依舊語氣平和,卻帶著不容迴避的壓力。
就在公孫大人窘迫之際,一旁的公孫策起身,拱手替父親解圍:“啟奏王爺,案發當日,據高麗使團的人所言,太子房間內曾有一名叫小艾的女子在場,隻是事後此女便離奇失蹤。若能找到小艾,對偵破此案定有幫助。”
“那小艾的下落,可有眉目了?”八賢王看向負責追查的衙役頭領陸雲。
陸雲立刻站起身,恭敬回話:“啟稟王爺,卑職等連日來四處偵查,走訪了城郊村鎮,至今仍未尋到小艾的蹤跡。”
他話音剛落,門外突然傳來衙役急促的腳步聲,一人匆匆進入,高聲稟報:“大人!王爺!方纔有人在城郊竹林發現了小艾的蹤跡!”
眾人聞言,立刻起身趕往城郊。果然,在竹林深處一片空曠之處,看到了暈倒在地的小艾。
包拯快步上前,卻突然停下腳步,拉住身旁的沈良,指著地麵疑惑道:“等等,沈大哥,你看,這周圍竟連一點腳印都沒有,小艾是怎麼去到那裡的?”
沈良救人心切,哪裡顧得上細究這些,一把拉開包拯的手,急聲道:“哎呀,都什麼時候了還管這些!先救人要緊!”
說罷,便快步跑到小艾身邊,蹲下身輕輕呼喚:“小艾?小艾你醒醒!”
月瑤和李蓮花則環顧四周,隻見竹林靜謐,地麵落著零星竹葉,確實沒有腳印也不見半分雜亂痕跡。
月瑤蹲下身替小艾把脈,片刻後輕聲道:“隻是昏迷了,並無大礙。”
沈良聽罷,當即小心翼翼地將小艾抱起,快步送往包母處安置照看。
誰知小艾醒來後,眼神裡滿是惶恐,嘴裡不停驚叫,渾身發抖,任憑誰靠近都拚命躲閃。
“娘,小艾這是怎麼了?”包拯看著狀若瘋癲的小艾,滿心疑惑。
包母歎了口氣,搖頭道:“我剛給她把過脈,脈象平穩,並無異樣。
依我看,她定是昏迷前受了極大的驚嚇,一時半會兒緩不過神來。”說罷,她轉頭看向月瑤,似在詢問她的看法。
月瑤輕輕搖頭,表示自己也無法判斷,隻是目光落在小艾身上時,心中起了疑:
看小艾這模樣,倒不像是真的失了神智,她的眼神偶爾閃過一絲清明,不似受創之人該有的混沌——她難道是在裝瘋賣傻?
月瑤正思忖著,莫非小艾知道凶手是誰,卻因懼怕不敢說,才故意這般?她下意識看向身旁的李蓮花。
李蓮花見狀,悄悄拉著她的手退後幾步,附在她耳邊低聲道:“她不是真瘋,應該是在幫救她的人隱瞞。
想來是救她的人事先叮囑過,讓她莫要透露分毫。不過我覺得,那救她之人,應當不是殺害太子的凶手。”
月瑤聞言,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心中的疑慮稍稍有了方向。
另一邊,沈良看著小艾的模樣,氣得一拳捶在床框上,怒聲道:“一定是那高麗太子!不知道他對小艾做了什麼齷齪事,才把孩子嚇成這樣!”
公孫大人則急得直跺腳,搓著手道:“完了完了……我還以為找到小艾就能破案,現在她這副樣子,咱們怎麼向八賢王交待啊!”
好不容易尋到的線索突然中斷,眾人一時都沒了頭緒,屋子裡彌漫著一股無力感。
沈良深吸一口氣,放緩腳步慢慢靠近小艾,聲音放得極柔:“小艾,彆怕,我是沈大哥,不會傷害你的……”可小艾依舊掙紮著,想要躲開他的觸碰。
沈良索性輕輕按住她的肩膀,不讓她掙脫,語氣鄭重地說:“小艾,你聽我說,太子已經死了,他死了!再也不會有人欺負你了!”
“他……他死了?”小艾聞言,渾身的顫抖漸漸停下,眼神裡多了幾分茫然。
沈良見狀,繼續安撫:“對,他死了,你不用再怕了。告訴我們,你當初是怎麼從太子房間裡逃出來的?”
“逃?不是逃……是女鬼!是女鬼救了我!”小艾突然又慌亂起來,聲音帶著哭腔。
公孫策立刻追問:“那太子是誰殺的?”
“他……他破開了女鬼神像!他好凶……後來女鬼就來找他了!他嚇得渾身發抖……是女鬼殺了他!我看不見,我真的不知道!”小艾越說越激動,眼淚順著臉頰滾落。
“小艾,彆激動,沒事了,沈大哥在這兒呢……”沈良輕輕拍著她的背,柔聲安撫。
小艾慢慢靠在他身上,情緒才又平複下來,隻是嘴裡反複唸叨著“是女鬼救了我”,再也問不出半分有用的線索。
眼見從她口中無法再得知更多資訊,眾人隻好暫且作罷,再次返回府衙,將小艾的情況向八賢王一一稟明。
“你們對此案,有什麼看法?”八賢王問道。
公孫策率先說道,“什麼女鬼殺人,我全都不信,小艾是由於受驚過度,說話語無倫次,實不足信。
可是她也是唯一的證人,也有衙差看見異象,這就證明她所說的也並非全是憑空捏造,但是實情到底如何,我也不能參透。”
公孫大人脫口而出:“那還不簡單啊,一定是太子想對小艾施暴,小艾一怒之下就把他殺了!然後製造假象,裝病扮傻矇混過關,這些案子我見得多了。”
李蓮花笑了下說道,“先不說她一個不會武功的弱女子殺不殺得了太子,就說衙役們也都看到了,小艾是在太子死之前失蹤的,那麼她既然能逃走,為什麼還要殺太子呢?”
包拯也連忙說道:“沒錯,我相信,在小艾逃走之後太死之前這段時間裡,一定發生了什麼事情,如果可以解開的話,破案就指日可待了。”
八賢王想了想說道,“這件事情不容易搞清楚……”
包拯眼中閃過一絲篤定,“我的心裡已經有一點眉目了!”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看向包拯,公孫大人忙問,“什麼眉目?”
“是關於小艾的,我還沒有把握,不過我相信隻要繼續調查,一天之內就會有眉目的。”
“一天?好,那我就給你一天,隻要你查出來,重重有賞!”
“謝王爺!”
“沈良、陸雲——”
“在”兩人齊聲應到。
“給我到百鬼竹林繼續搜查,發現可疑的人馬上給我帶到這來!”
“是”
隨後眾人分頭查案,李蓮花笑著對八賢王說:“王爺一路辛苦,不如到我們的住處坐坐?也算我們替你接風洗塵。”
月瑤也附和道:“是啊,正好讓你看看我們在廬州的‘小窩’,雖比不得王府氣派,倒也清淨。”
八賢王本就想與二人敘敘舊,當即欣然應允:“好啊,讓我也感受一下你們的生活是什麼樣的。”
三人結伴來到住處,院內幾株翠竹修剪得整齊,牆角爬著幾蔓薔薇,倒有幾分雅緻。
李蓮花引著八賢王在院中石桌旁坐下,沏了杯新茶遞過去:“這是前幾日剛采的雨前茶,你嘗嘗。”
八賢王呷了一口,笑道:“此處雖小,卻也雅緻,還得是你們會享受,比我在京中自在多了。”
“那以後朝中如果沒有大事,不如多出來走走,跟我們一起駕著蓮花樓四處轉轉,包吃包住怎麼樣?”李蓮花雖然在開玩笑,但也透著一股認真和對他的關心。
八賢王確實感受到了李蓮花的真誠,隻是無奈,“還是算了,身在皇室,身不由己啊!”
李蓮花笑笑,也不勸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有自己的責任要擔,實屬無奈之事,他也沒辦法。
“對了,小艾姑娘應該是裝的,但她和救她之人跟殺死太子之事無關,不過救她之人有線索也說不定。”
八賢王想了想“嗯”了一聲。
“還有那個高麗來的尚書崔光浩武功不錯,而且與太子好像不和。”李蓮花點到即止,而且自己也不確定,就沒再說下去。
這時月瑤的飯已經做的差不多了,廚房裡也飄出陣陣香氣。
李蓮花隔著窗戶喊:“月月,彆弄太複雜,王爺又不是外人。”
月瑤探出頭笑:“知道了,就幾道家常小菜,不過你唸叨了好幾日的鬆鼠鱖魚,今天可得讓你解饞。”
片刻後,月瑤端著菜出來,鬆鼠鱖魚色澤鮮亮,清炒時蔬翠綠欲滴,噴香的小雞燉蘑菇,還有一碗燉得奶白的菌菇湯和嫩黃的炒雞蛋。
最後她從櫃中取出一瓶桃花釀,笑道:“這酒年份淺,不烈,正適合下飯。”
八賢王看著滿桌家常菜,拿起筷子嘗了一口魚,打趣道:“看來我今天來對了,竟能嘗到月瑤親手做的菜。”
李蓮花夾了一筷子鱖魚遞到月瑤碗裡:“先給我們大廚嘗嘗。”
又轉向八賢王,“她呀,平時懶得動,今天因為你來了,才樂意做這一大桌的,平時啊,可都是我做飯!”
月瑤嗔了他一眼:“就你話多,你做飯時我不也在一旁打下手?說的好像我什麼都不做似的!”
“是是是,我錯了,彆生氣,來,你愛吃的小雞燉蘑菇——”李蓮花討好的說著,同時不忘給月瑤夾了個雞腿。
八賢王喝了口酒,著看倆人鬥嘴感覺有趣,神情十分放鬆。
在京城這樣的日子可是很少見的,幾乎每天都在勾心鬥角,煩不勝煩,嘖!真羨慕他們這種自在又悠閒的日子。
“王爺吃菜,彆光喝酒……”
三人邊吃邊聊,你一言我一語,聊起京城舊事,又說起廬州的趣聞,窗外日光漸斜,桌上飯菜見了底,酒瓶也空了大半,滿院都是歡聲笑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