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蓮花陪我闖影視世界 > 第326章 少年包青天66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蓮花陪我闖影視世界 第326章 少年包青天66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月瑤、李蓮花、包拯、公孫策、展昭五人入了京城,公孫策便總透著幾分心神不寧,似在刻意避開什麼人。

包拯瞧得分明,對大家低語:「你公孫大哥,這是在逃呢。」

展昭眸色一動:「逃?」

「逃婚。」包拯話音剛落,展昭便恍然:「哦~是了,公孫大哥有位指腹為婚的妻子~陸~湘湘~」

這話讓一旁的月瑤與李蓮花來了興致——此前公孫策與龐太師之女龐飛燕的糾葛雖未開篇便落幕,可龐飛燕爽利鮮活,倒讓人好奇這位陸湘湘是何等性情。

陸湘湘的父親是富甲一方的米商,連京城都開了幾家分店,也難怪公孫策這般東躲西藏,怕的就是被陸家尋見,斷了他暫避婚事的念頭。

幾人歇腳時,在古董店尋得一對玉獅子,雕工精巧,正待離去,卻被兩名精壯漢子攔住了去路,硬是將他們帶回了昨夜留宿的四方客棧。

一問才知,竟是鏢局丟了貴重的東西,鏢頭堵在客棧門口:「我的鏢在這裡丟了,所有人在我們沒找回失物前,不得離開客棧。」

展昭不明所以:「你丟了鏢,和我們有什麼關係?」

鏢頭語氣強硬:「凡在此住過的人,都有偷鏢的嫌疑,一個也不能走。」

月瑤與李蓮花對視一眼,都覺這群鏢師來者不善,絕非單純尋鏢這般簡單。

鏢局丟的是一對千斤重的大石獅子,可車輪壓出的轍印卻淺得反常,哪像是載著千斤重物的模樣?

李蓮花心中已有定論:鏢箱裡根本沒有石獅子。

包拯與公孫策亦看出破綻,展昭也附和:「那日我便覺車轍不對,輕飄飄的!」

月瑤點頭,幾人湊到一處低聲合計,都猜鏢局是受人指使,故意拖住他們。

既已猜到他們的意圖,當即定下對策:展昭入夜後出城去開封府報官;

包拯與公孫策故意爭執,扯些由頭引鏢師們過來評理,轉移他們的注意力;

月瑤與李蓮花則趁機繞到鏢車旁,將白天買來的那對玉獅子悄悄放進空鏢箱裡。

入夜後一切按計行事,鏢師們果然被包拯與公孫策的「爭執」吸引,全然沒留意身後的動靜。

待展昭帶著開封府尹與官差趕到,府尹一查鏢箱,當場從裡麵搜出了包拯的玉獅子——鏢師們百口莫辯,成了偷拿物件的嫌犯,被官差直接帶走,幾人這才脫身。

月瑤幾人明白這是有人設下陷阱,目的就是阻攔他們麵聖。

擺脫糾纏後,五人很快抵達皇宮,公公傳召了包拯與公孫策。

而皇上也並未現身,反倒讓公公引著二人去了陳也申的書房——這裡竟是陳也申的案發現場。

太醫早已候在一旁,上前回話:「啟稟大人,陳大人是中毒身亡,毒發迅猛,死前並無掙紮的痕跡。」

公公補充道:「皇上有旨,案發現場一概不許亂動,陳大人死後,除了將屍體移出去,屋內所有物件都保持原樣。」

話音剛落,公公便傳了陳也申的管家張炳過來,交代幾句後便轉身離去。

公孫策望著屋內陳設,低聲對包拯道:「皇上這是在考驗你呢。」

張炳垂著頭回話,說自家老爺已半個月沒出過房門,前日突然就中毒沒了氣。

可包拯卻盯著屋內乾淨的桌椅起了疑:「你說半個月沒進過屋,這房間卻收拾得這般整潔?」

話音未落,他又瞥見不遠處的地磚上,落著一小撮泥土——與屋內乾淨的環境格格不入。

公孫策當即取出帕子,小心翼翼將泥土包好收起,留作證據。

目光掃過屋內,一個一米見方的大紅木箱格外紮眼,不像是早就擺在這的東西。

張炳解釋:「這箱子是案發前一夜送來的,由老爺親自接進屋裡,沒讓我們碰。」

公孫策走上前,沉聲道:「這般大的箱子,裝的定是笨重物件。」

說話間,他又注意到桌案上攤著的宣紙——竟是徽州特產的龍須紙,是書法名家偏愛的珍品,顯然陳也申極愛書法。

包拯的目光落在了硯台與墨汁上:「這墨色不對啊,倒像是摻了彆的顏料,沒有,位置擺放得也不對啊!」

公孫策湊近一看,果然覺得怪異,再看那硯台,竟擺在桌案左側——若剛寫完字,硯台的位置該是習慣用手的一側。

他當即問張炳:「你家老爺寫字,慣用左手還是右手?」

張炳想也不想:「自然是右手,奴才伺候這麼多年,從未見老爺用左手寫過字。」

「右手?」包拯與公孫策同時出聲。

這時,屏風後突然傳來八哥的叫聲,一遍遍地重複:「老爺寫的字很好!老爺寫的字很好!」

二人繞到屏風後,見鳥籠掛在架上,張炳忙解釋:「這鳥是老爺養的,平日裡聒噪得很,大人莫怪。」

轉回桌案前,包拯又瞧見碟中剩了些飯菜,一根銀針刺在菜裡——竟是試毒用的。「看來你家老爺對吃食極是謹慎。」

可張炳卻麵露詫異:「奴才也是頭一回見老爺用銀針試毒,以往從未有過。」

包拯追問:「他把自己關在屋裡十五天,期間可有吩咐你送過什麼東西出去?信件、物件都行。」

張炳搖頭:「回大人,一概沒有。」

「你且想清楚了再說。」公孫策語氣嚴肅。

張炳卻從懷裡掏出一疊紙條,遞了過去:「奴纔不敢說謊。前幾日老爺說喉頭不適,不能說話,這幾日都是用紙條與奴才傳話的。」

包拯與公孫策接過紙條,又對照著張炳取出的陳也申往日賬本,字跡確實一致,不像是偽造。

正當二人陷入沉思時,襄陽王突然走了進來,語氣篤定地說:「這案子,本王已經破了。」

話音剛落,皇上也來到了此地,目光沉沉地掃過屋內。

襄陽王上前一步:「啟稟皇上,臣弟查得陳也申所中之毒,名為屠牛草。」

公孫策若有所思:「屠牛草產自西域,毒性霸道卻隱蔽,屬慢性毒——服用後無任何異狀,毒發卻毫無征兆,一旦發作便迴天乏術。更關鍵的是,此毒潛伏期最長可達十年,中毒者或許十年後才會暴斃。」

襄陽王點頭,接著道:「陳也申早年在軍營服役,十年前那處軍營便出過屠牛草中毒的案子。」

皇上麵色凝重地點頭:「當年是有貪官受賄,被不法商人買通,為圖便宜,竟將屠牛草當作治內傷的金銀草購入軍營,還荒唐地讓屠戶負責驗貨。」

「屠戶成了藥商?」包拯怒聲反問,語氣裡滿是憤懣,「這般草菅人命,貪汙誤事,真是貽害無窮!」

襄陽王話鋒一轉:「我已讓人驗過陳也申的屍身,胃中並無屠牛草殘留,由此可見,他正是十年前那樁舊案的受害者,如今毒發身亡,實屬枉死。」

……

之後,皇上單獨召包拯入宮,才道出實情:「朕懷疑橫隴大壩決堤背後藏著貪汙腐敗,陳也申掌管大壩財務,他的死絕不是巧合,且此事,恐怕與襄陽王有關。」

說著,皇上取出一塊免死金牌,遞到包拯麵前:「朕命你以查陳也申命案為由,暗中徹查大壩貪腐弊案,這金牌給你——」

包拯此時深知此事重大,卻在叩謝前道:「皇上,臣答應查案,卻有一個心願,想請皇上應允。」

皇上挑眉:「哦?什麼心願?」

包拯躬身:「臣先賣個關子,待日後需要時,再向皇上稟明。」

皇上愣了愣,隨即失笑:「你這是讓朕給你開了張『空白通行證』,任由你日後書寫啊。」

雖覺包拯大膽,皇上卻還是應了,包拯這才接過金牌,叩首謝恩。

可當他要將金牌收入腰間時,卻發現錢袋不見了——猛然想起方纔入宮時,曾被一個匆匆路過的宮女撞了一下,想來是那時被偷了。

與此同時,月瑤與李蓮花被公公引去了太醫院。

一進院門,便聞見濃鬱的藥味,太醫院院正迎了上來:「侯爺、夫人,宮中上清宮近來鬨了疫病,染病的宮女太監已有二十餘人,雖不算烈性,卻遷延難愈——

我們用了二位此前在民間的治疫方子,病情雖有好轉,見效卻太慢,今早已有一名宮女沒能撐住,沒了氣。」

月瑤聞言,當即皺起眉:「院正可將染病者的症狀細說一番?發熱、咳嗽、有無腹痛腹瀉?舌苔脈象如何?」

院正連忙點頭,引著二人去了太醫院偏殿——那裡隔出了臨時診區,幾個染病的宮女正躺在榻上,麵色蠟黃,咳嗽不止。

月瑤上前,為最靠近的宮女搭了脈,又檢視她的舌苔:「脈象浮數,舌苔薄黃,雖有發熱卻不高,咳嗽帶痰,痰白清稀。

與民間那次疫病的『濕熱鬱肺』不同,這宮裡的疫症,更偏『風寒束表,鬱而化熱』——原方偏重清利濕熱,不對症,所以見效慢。」

李蓮花看向院正:「原方是按什麼劑量抓的藥?煎服方法可有調整啊?」

院正取來藥方與煎藥記錄,月瑤一看便知症結:「原方裡的連翹、板藍根用量偏重,這兩味藥偏寒涼,如今患者有風寒束表之症,用多了會滯遏氣機,拖慢痊癒速度;

還有桔梗、杏仁用量不足,宣肺止咳的力道不夠,咳嗽不止,病自然好得慢。」

李蓮花接過藥方,提筆在上麵修改:「先減連翹、板藍根各三錢,加紫蘇葉二錢、生薑一錢——

紫蘇葉溫而不燥,能解表散寒,生薑助其發散,正好驅散體表的風寒;再把桔梗、杏仁各加一錢,桔梗宣肺,杏仁降氣,一宣一降,才能把鬱在肺裡的熱邪帶出去;

另外,加陳皮一錢,理氣健脾,免得寒涼藥傷了脾胃——染病之人本就虛弱,脾胃一傷,藥效更難吸收。」

月瑤在一旁補充:「煎藥時,紫蘇葉和生薑要後下,煎一刻鐘即可,久煎會散了藥性;還有,服藥後讓患者蓋薄被捂出點汗,幫著散風寒,但切不可大汗淋漓,免得耗了正氣。」

院正連忙讓人按修改後的方子抓藥,先煎了三劑,給症狀最重的三個宮女服下。

不過一個時辰,最先服藥的宮女便咳嗽輕了些,身上也不似先前那般發沉;

到了傍晚,三個宮女的體溫都恢複了正常,痰也少了。

院正又按此方煎藥,分給其餘染病者服用,次日一早再去檢視,大半人都能坐起身,麵色也好了些,再無新的發熱症狀。

第三日,月瑤與李蓮花再去太醫院時,院正喜出望外地迎上來:「二位真是神醫!

按改良後的方子服藥,已有一半人症狀全消,剩下的也都好轉大半,再無病情加重的情況——

太醫院已經按此方多煎了藥,分送到各宮預防,連皇上都誇這方子改得好!」

李蓮花挑眉含笑:「不過是對症調整罷了,疫症呢最忌『一方通治』,得跟著症狀變,藥才能見效啊。」

月瑤握著李蓮花的手在一邊點頭,又叮囑院正:「痊癒的人再服兩劑鞏固,另外,上清宮要多開窗通風,染病者用過的衣物器具用沸水燙洗,免得反複傳染。」

院正一一記下,正說著,展昭便尋了過來,對月瑤和李蓮花說道:「包大哥讓我來傳話,陳也申的案子有了新線索……」

月瑤與李蓮花對視一眼,點了點頭——宮闈疫事暫平,接下來,該專心查那藏在命案背後的貪腐迷局了。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