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亮劍:讓你偷家,你登陸東京灣? > 第889章 逆毒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亮劍:讓你偷家,你登陸東京灣? 第889章 逆毒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他那套看似完美的“囚籠”政策,在張合這種天馬行空的、完全不按常理出牌的打法麵前,變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笑話。

他想困死對方,結果對方又是“啄木鳥”,又是“反向投毒”,在他的“囚籠”內外,來去自如,把他自己,搞得焦頭爛額,狼狽不堪。

東京大本營,發來了措辭嚴厲的電報,質問他為何連方麵軍的“腸胃安全”都保證不了。

岡村寧次,在華北的第一次亮相,就以一種他從未想象過的、最屈辱的方式,宣告了失敗。

他知道,自己,又一次,小看了那個名叫“張合”的對手。

而就在岡村寧次,焦頭爛額地,處理著方麵軍的“內部衛生問題”時。

張合,已經抓住了這個千載難逢的戰機,開始了更大規模的、真正的“破壁”行動。

“時機,到了。”

太原指揮部,張合的手,在巨大的沙盤上,重重地一揮。

“命令,獨立旅所有主力部隊,結束‘深耕’和休整。從今天起,轉入全線反攻!”

“命令周衛國,率領一團、二團,及‘鐵流’裝甲突擊隊,組成‘東路軍’。目標:正太鐵路!我要你,在一個星期之內,徹底切斷這條連線山西和河北的經濟大動脈!”

“命令楚雲飛,率領三團、四團(原馬占山部),及‘幽靈’狙擊手部隊,組成‘南路軍’。目標:同蒲鐵路南段!給我把長治、臨汾一線的鬼子,徹底分割、包圍!”

“命令李雲龍,你的後勤部,就是我們的‘中路軍’!我要你,組織根據地所有的民兵和百姓,對我們收複的地區,進行地毯式的‘反掃蕩’。把鬼子挖的溝,給我填平了!把鬼子建的牆,給我推倒了!把鬼子搶走的糧食,給我一粒不剩地,全部搶回來!”

“這場反攻,代號——‘春雷’!”

“我要用一場真正的雷霆攻勢,來告訴岡村寧次。他的‘囚籠’,在我們華夏人民的鐵拳麵前,不過是一堆土雞瓦狗!”

命令下達,整個太行山根據地,如同一個被壓抑了許久的火山,瞬間爆發出了驚人的能量。

數萬名養精蓄銳已久的獨立旅將士,如同猛虎下山,從太行山的各個隘口,猛撲而出,殺向了那片被“囚git”籠罩的、沉寂已久的華北平原。

而此時的華北日軍,正深陷在“腹瀉危機”的泥潭之中,士氣低落,指揮失靈。

他們那條看似堅固的“囚籠”防線,在獨立旅排山倒海的攻勢麵前,如同紙糊的一般,被瞬間撕得粉碎。

東線,周衛國的“鐵流”部隊,再次展現出了它無與倫比的突擊能力。

他們沿著正太鐵路,一路平推。日軍在沿線設定的那些碉堡和據點,在坦克的炮口和重機槍的火舌麵前,根本不堪一擊。

許多據點的偽軍,在看到獨立旅的坦克之後,甚至直接放棄了抵抗,開啟大門,舉起了白旗。

短短三天時間,從娘子關到石家莊,長達數百公裡的正太鐵路,就徹底陷入了癱瘓。

南線,楚雲飛的指揮,則更像是一場藝術。

他將“幽靈”狙擊手部隊,化整為零,像撒豆子一樣,撒遍了整個晉南山區。

這些神出鬼沒的狙擊手,如同戰場上的死神,專門獵殺日軍的指揮官、炮兵觀察員和通訊兵。

日軍的部隊,被打得暈頭轉向,指揮係統徹底失靈,變成了一群無頭的蒼蠅。

緊接著,楚雲飛再指揮主力部隊,對這些陷入混亂的日軍,進行分割、穿插、包圍。

岡村寧次在晉南地區,僅剩的兩個主力聯隊,被楚雲飛用這種“點穴式”的打法,搞得首尾不能相顧,最終,被分割包圍在了幾個孤立的縣城裡,變成了甕中之鱉。

而李雲龍的“中路軍”,更是聲勢浩大。

成千上萬的百姓,拿著鋤頭、鐵鍬,跟著民兵和地方部隊,走出了村莊。

他們高唱著戰歌,以一種近乎狂歡的姿態,開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平溝推牆”運動。

那些曾經帶給他們無儘恐懼和壓迫的封鎖溝,被他們用自己的雙手,一鏟一鏟地,重新填平。

那些曾經阻斷他們與親人聯係的牆壘和碉堡,被他們用最原始的辦法,一塊磚一塊磚地,徹底推倒。

整個華北平原,都在這股不可阻擋的、人民戰爭的洪流麵前,顫抖。

岡村寧次,站在北平司令部的窗邊,麵如死灰。

他聽著遠處隱隱傳來的、如同春雷滾滾般的炮聲,聽著參謀們一份接著一份的、關於防線被全線突破的報告。

他知道,自己,又輸了。

而且,這一次,輸得比多田駿更徹底,更無可挽回。

他那套引以為傲的、被大本營寄予厚望的“囚籠”政策,在絕對的實力和更高明的戰略麵前,被證明,一文不值。

他終於明白,他麵對的,已經不再是那個他印象中,隻能在山溝裡打遊擊的“土八路”。

他麵對的,是一支擁有了裝甲部隊、狙擊手、和強大工業生產能力的、現代化的軍隊。

更可怕的是,這支軍隊的背後,站著的是數千萬被徹底喚醒了的、不願再做奴隸的人民。

“春雷”攻勢,僅僅持續了十天。

岡村寧次的“囚籠”,就宣告了徹底的破產。

獨立旅,不僅完全打破了敵人的封鎖,還將根據地的範圍,從山西一隅,向東,一直擴充套件到了河北平原的腹地;向南,則將整個晉南地區,都納入了實際控製範圍。

根據地的總麵積,擴大了近一倍。

總人口,更是突破了千萬大關。

獨立旅,也因此,一躍成為了整個華北地區,實力最雄厚的力量。春雷”攻勢的巨大勝利,帶來的是前所未有的廣闊天地,但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煩惱”。

指揮部裡,幾位核心領導人圍坐在一起,麵前的桌子上,沒有慶祝的酒杯,隻有一堆堆令人頭疼的報告和資料。

“旅長,政委,咱們現在是家大業大,可這日子,也越來越難過了。”後勤部長李雲龍,這個一向樂觀的胖子,此刻卻愁眉苦臉,手裡拿著一本厚厚的賬本。

“根據初步統計,咱們新解放區的人口,超過了五百萬。這五百多萬張嘴,每天光是吃飯,就是個天文數字。咱們從鬼子和偽軍倉庫裡繳獲的糧食,雖然不少,但最多也隻能支撐兩個月。開春之後,青黃不接,要是不能及時解決糧食問題,是要出大亂子的!”

趙剛也點了點頭,補充道:“問題不止是糧食。新解放區,大多是平原地區,長期被日偽統治,群眾基礎薄弱。我們派下去的工作隊,雖然受到了百姓的歡迎,但要真正建立起穩固的基層政權,恢複生產,沒有幾個月的時間,根本不可能。這段時間裡,如何維持穩定,防止敵特的破壞和反撲,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周衛國則從軍事角度提出了問題:“我們的戰線,拉得太長了。從太行山到河北平-原,東西跨度超過五百裡。兵力被嚴重分散,到處都是漏洞。岡村寧次雖然元氣大傷,但他手裡還有十幾個師團的主力。一旦他緩過勁來,對我們任何一個點進行反撲,我們都很難及時支援。”

勝利,就像一把雙刃劍。它帶來了廣闊的疆域和巨大的聲望,也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和潛在的危機。

如何消化這片巨大的勝利果實,將這片新生的、但卻脆弱的根據地,建設成一個真正穩固的後方,成了擺在張合麵前,比打一場勝仗,更加複雜和艱巨的任務。

張合靜靜地聽著眾人的發言,手指在地圖上那片新染紅的區域上,緩緩地劃過。

“大家說的都對。”他開口了,聲音不大,卻很沉穩,有一種安定人心的力量,“我們現在,就像一個一夜之間,繼承了一大片良田的窮小子。田是好田,但我們手裡,既沒有足夠的種子,也沒有足夠的耕牛。如果經營不好,這片良田,不僅不會帶來豐收,反而會變成一片拖垮我們的荒地。”

“所以,我們接下來的工作重心,必須立刻進行調整。”

“我宣佈,啟動‘築巢引鳳’計劃。”

“築巢引鳳?”眾人又一次聽到了一個新鮮的名詞。

“對。”張合點頭,“‘巢’,就是我們根據地的基礎建設和內部環境。‘鳳’,就是我們發展所需要的人才、物資和技術。”

“第一,關於糧食問題。”他看向李雲龍,“兩個辦法。一,‘開源’。立刻組織部隊和百姓,進行大規模的春耕生產,這一點不用我多說。我要說的,是第二點,‘引流’。”

“岡村寧次的‘囚籠’雖然破了,但他在平原上建立的那些商業網路和運輸渠道,還在。我要你,立刻成立一個‘根據地貿易總公司’。我們要主動和那些敵占區的、願意和我們做生意的華夏商人聯係。我們有什麼?我們有山裡的藥材、皮毛、煤炭。我們需要什麼?我們需要糧食、布匹、藥品。”

“用我們有的,去換我們沒有的。用商業的手段,去打破敵人的經濟封鎖。隻要價錢公道,我相信,有的是商人,願意冒著風險,把糧食賣給我們。”

“第二,關於政權穩固。”他看向趙剛,“我們人手不夠,那就發動群眾。在新解放區,立刻開展‘減租減息’和‘清算漢奸財產’的運動。把從漢奸惡霸手裡沒收來的土地和財產,分給最貧苦的農民。誰是我們的朋友,誰是我們的敵人,要讓老百姓自己看清楚。”

“同時,開辦‘基層乾部速成學校’。從那些在運動中表現積極的農民和青年裡,選拔人才,進行短期培訓,讓他們成為我們自己村的村長,自己鄉的鄉長。把政權,真正地,交到人民自己手裡。”

“第三,關於軍事防禦。”他看向周衛國和楚雲飛,“我們的主力部隊,不能再分散駐守了。必須立刻收縮,進行集中的、高強度的整訓。特彆是‘鐵流’和‘幽靈’,要擴編,要加強。”

“平原地區的防禦,交給誰?”張合的嘴角,勾起一抹笑意,“交給我們的‘朋友’。”

“命令敵工部,立刻和那些已經被我們策反、或者正在搖擺的偽軍部隊聯係。告訴他們,現在,是他們棄暗投明、將功贖罪的最好機會。我們可以保留他們的番號,甚至給他們提供武器彈藥。他們的任務,就是替我們,守住那些二線、三線的城鎮和交通線,成為我們和岡村寧次之間的‘緩衝帶’。”

“岡村寧次想打我們,就得先打他自己的‘皇協軍’。我倒要看看,他這出戲,怎麼唱下去。”

張合的“築巢引鳳”計劃,環環相扣,招招都打在了問題的要害上。

它不再是單純的軍事思維,而是將經濟、民生、統戰等所有手段,都融為一體的、更高層次的戰略佈局。

他要做的,不僅僅是守住這片土地。

他要在這片土地上,建立起一個全新的、能夠自我迴圈、自我發展、並且具有強大吸引力的、生機勃勃的“生態係統”。

張合的“築巢引鳳”計劃,如同一台精密的機器,開始在廣闊的根據地裡,高速運轉起來。

李雲龍的“貿易總公司”,很快就開啟了局麵。

他派出的商隊,偽裝成普通的行商,帶著根據地裡的山貨和煤炭,通過各種秘密渠道,進入了北平、天津、保定等大城市。

起初,那些敵占區的商人們,還心存疑慮,不敢和他們交易。

但當李雲龍,開出了一個誰也無法拒絕的條件——所有交易,可以用日偽發行的“中儲券”,也可以用黃金白銀,甚至可以用根據地兵工廠生產的、質量上乘的肥皂、火柴等緊俏工業品進行“以物易物”時。

商人們的顧慮,瞬間就被巨大的利潤所取代。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