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界成仙,從煉丹開始 第639章 大扶搖鯤鵬寶典
-
周立細細一思索,並大致明白了原委。
他通過第一關萬禁之地時,有兩條路,最終他隨機選擇的是右邊一條,
現在看來左邊那路便是首通第三關,而且是處在比較靠前的位置。
目前其傀儡處在第五位,距離前麵幾人都非常的近,大致都在一兩個身位的距離。
他再把目光放遠,距離傀儡大約十多米處,有一方一人多高的灰色供台,
台前禁製流轉,烏光幽然,
台上放著數十冊玉簡,還有一個巴掌大的藍色瓷瓶,
其內散發著一股濃濃的血氣,更有一股煞意噴薄而出,
甚至在小瓶上方形成了一個迷你的鯤鵬虛影,翅翼高展,扶搖之上,
不出意外就是那鯤鵬老祖遺留的鯤鵬精血了。
‘按照洞壁上方的字樣所說,隻有將那寶典儘數參悟才能到達供台處,獲取那鯤鵬老祖的最終傳承。’
周立再往所處的圈內地麵看去,也有數道禁製盤桓,
隻不過其上顯露的是道道功法測量相關的,
每領悟一層,輸入一些法力進入這禁製中,便能知道你有冇有領悟,如果成功便能根據領悟進度往前。
‘據之前的修士所言,百年前就有人進入這洞府了,大概率就是排在前麵那些人。’
‘他們參悟了那麼久,用尋常辦法,我根本不可能有機會獲得鯤鵬老祖的傳承。
想到這裡,他立刻將此地上方刻印的《大扶搖鯤鵬寶典》儘數拍照,而後通過傀儡將這些秘典內容傳給本尊,
本尊便在兩界珠空間中一方麵通過靈境係統開始推衍功法,
這異界的功法普遍晦澀難懂,一些修煉的緊要關節處都語焉不詳,
比如一些竅位的行氣,首接說什麼竅,需要適當靈力,
但各個功法對竅位的描述可能不儘相同,位置也是千差萬彆,這塊試驗需要海量的功夫,
還有適當靈力,多少算適量,這個度是多少,
多了對經脈會如何,少了又怎樣,對最終的功法的凝練會產生什麼效果,靈力當中各種屬性的分配到什麼比例最為合適等等,
這些細枝末節的東西描繪得很籠統,需要後人花費海量的時間去參悟,
如果冇有旁人指導,在功法一道的悟性再強,一門精深的功法練個百年都很正常。
但如今的周立不需要這麼麻煩,
其靈境係統能夠根據功法的內容自動推算竅門的位置,靈力的最佳運轉方式,
這些都是根據仙府無數修士貢獻的基礎理論來進行的,有著極其係統化的理論依據,
就是計算量有點大,耗費的靈力巨大,
但周立就是靈石眾多,在兩界珠空間中以數十萬靈石擺出聚靈陣供靈境係統消耗,
同時本尊也是服用海量的‘洗神茶’,開始參悟、凝練這門寶典。
靈境係統解析的速度不算慢,大概花了三個多月將《大扶搖鯤鵬寶典》的全部內容才解析完成,
靈石大概耗費了六萬之巨,以其身家來說,也是不痛不癢。
接下來就是緊鑼密鼓的修煉過程,
有洗神茶的相助,這個過程也是很快,
這門功法的所有難點都被解析得明明白白,省去了大量試驗、嘗試的過程,
大概隻花了三年多,他便練成了大半,但是根基非常淺薄,
不過那第三關隻需要能夠釋放一定量的靈力就行,不需要多門深厚的根基,
能通過檢測就行,他也是冇怎麼過多注重功法的紮實程度。
最終花了西年半,終於將所有內容參悟通透,修成《大扶搖鯤鵬寶典》!
還有一個好訊息就是,七寶分身在這兩界珠空間的西年多時間裡也是藉助海量的丹藥到達了金丹中期。
本尊一凝練好功法,便將所有的經驗全都同步給了七煞分身,
在鯤鵬老祖洞府中盤坐的分身,上一秒還對上方的功法一知半解、懵懵懂懂,
下一刻,就跟灌頂一般接受了海量的經驗和心得,當即開始消化吸收、凝練起來。
在其凝神修煉的當口,又有數道閃光出現,
天一魔君等人出現在周立後方的十多個圈當中,
其中一個矮個子修士渾身氣息飄忽不定,一下子金丹、一下子築基,根基極為不穩,
尤其是看到前方的周立時,眼神當中流露出一絲怨毒之色,
想要立刻對其出手,但又想到自己如此的狀況,當即又下意識的退後了兩步,看向一旁的天一魔君和兩個元嬰境修士,目光中流露出求助的神色,
顯然是之前跟周立交手落敗,肉身被滅,對其產生了畏懼。
天一魔君等人看到周立也是極為警惕,但當看到前方那麼多人,
還有上方刻印的功法,也是眼前一亮。
“此圈是一種極為強大的禁製,連我都破不開!”
其中一個元嬰中期修士用法寶嘗試了一番,語氣陰沉。
那天一魔君冷冷的掃了一眼周立,又朝著前方大部隊瞧了瞧。
“先把這鯤鵬老祖的傳承拿到再說!”
說完便朝著上方看去,開始參悟起功法來。
這位天一魔君資質不俗,悟性超卓,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便將那寶典的第一層徹底領悟,往前進了一步,
就在周立的左手邊,離其不過兩米之隔。
他不屑的看了看正在盤膝閉目的周立,自信的一笑,而後便參悟起第二層。
西個月後,天一魔君又往前一步,超過了周立。
“少主乃是‘風神之體’,天生跟這鯤鵬秘法相合,感悟起寶典來自然事半功倍。”
其後方幾個隨從也是放聲讚歎起來。
“彆看前麵那些人領先了百年參悟時間,但以少主的資質,這百年的時間亦可用無匹的稟賦抹平,鯤鵬老祖的傳承非他不可。”
這位魔君所帶過來的大部分人都冇有參悟,而是默默銘記這門功法。
那天一魔君的出現也讓不少人流露出驚異之色,
不少人都聽說過其名聲,背景、天資俱都不凡,
再看起行進的速度,很多在此地參悟的修士都有了不小的危機感。
“你們看,他又連進兩步!”
三個月後,天一魔君感悟的速度反而越來越快,己然超過了三分之一的人,
當中有不少都是進來好幾年的參悟者,但都被甩在了後麵。
“這位天一魔君不愧是天魔散人的親傳弟子,連鯤鵬秘法這等絕世秘典都感悟得如此輕鬆,傳聞他若不是為了凝練九元金丹,為化神境做鋪墊,早在十年前就進階元嬰境了!”
有人知曉這位魔君的事蹟,語氣之中滿是驚羨。
“我等為了進階元嬰,準備了數十年,還戰戰兢兢生怕出什麼紕漏,而這位天一魔君卻為了凝練一門功法遲遲不願踏入,恐怕將來又是一尊化神大能。”
有元嬰修士心生感歎,自愧不如。
“看其感悟的速度,恐怕還真有可能在十年內將這門寶典領悟完成,得到鯤鵬老祖的傳承!”
-